《读书的艺术》汉译中语句的灵活处理
2021-11-18刘志颖
刘志颖
摘要:文学作品语言特点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英国翻译家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林语堂所著《生活的艺术》中“读书的艺术”一章节,探讨其中语句翻译的灵活处理。
关键字:读书的艺术;汉译;语句处理
1. 引言
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概念在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时各有侧重点,但通过对其各自特点和指导效果进行分析可知,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本文即着重展现两种概念交替应用的有效性。
2.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研究途径》(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中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概念。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意愿的为“语义翻译”;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为“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标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其忠实原作者的意愿和原文形式。而交际翻译的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其侧重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效果。
3. 文学作品(以“读书的艺术”为例)
“读书的艺术”出自林语堂著作《生活的艺术》,体现了林先生叙述生动、思想表达深远丰富的典型写作特点。经对其英文原文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既包含一些中国特色文化意象介绍,又对西方国家习以为常的事物有所提及。此外,形象修辞也于文中熠熠生辉。那么,如何将这些突出特点在译文予以展现值得译者细细考量。
4.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文学作品的可行性
语义翻译关注原文作者意愿表达,交际翻译侧重译入语读者反应。这决定了二者在指导翻译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前者能够遵循作者意愿,对原文形式的特定表达效果予以保留,而后者则有助于通过适当变通扫清译入语读者的阅读障碍,最终使得作者的思想建议得到有效表达。
文学作品既需要展现源语言特点,又意图传达深刻思想内涵。综合考量,只有交替使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才能全面发挥其指导效果,促进文学作品翻译的成功。
5.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的翻译实例
5.1 语义翻译指导实例
5.1.1 There are ugly faces that have a fascinating charm and beautiful faces that are insipid to look at. (Lin Yutang,777)
A:所以世有可憎的美面,也有可爱的丑面。(越裔,2017:767)
B:有丑的貌而具有一种动人之美的,也有好看的脸面而看起来非常可憎的。(黄嘉德,2001:257)
评析:该处上文意在表达面目可爱与否与真实相貌无关,在该句解释中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以突出强调其观点。可以看出,原文语言结构对仗,句意对比明显,文学效果突出。A译文应用语义翻译理念,形象还原了源语句式结构,保留了对比修辞,在译入语中充分展现了源语作者的思想以及源语语言特点。与之相比,B译文在表达上则显得拖沓,未能展现出原文风貌。
5.1.2 For our intellectual interests grow like a tree or flow like a river. So long as there is proper sap,the tree will grow anyhow,and so long as there is fresh current from the spring,the water will flow. (Lin Yutang,778)
A:因为我们的智力兴趣是如同树木一般的生长,如同河水一般的流向前去的,只要有汁液,树木必会生长;只要泉源不涸,河水必会长流;(越裔,2017:768)
B:因为我们的知识的兴趣是象一棵树一样的生长,象一条河一样的流的。只要有相当的树汁,那树木无论如何都会长起来的,只要有泉源的新流,河水总是会流动的。(黄嘉德,2001:258)
评析:该句中原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阐明了“世界上没有什么书是绝对要读的”这一道理,极具感染力。为在译文中呈现这一生动效果,译者应当遵循语义翻译理念,在译文中保留比喻修辞。此外,因为“树”、“河流”等意象在英语国家中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所以两译文都保留了原意象,形象生动地还原了原文语言的美感。
5.2 交际翻译指导实例
5.2.1 Even if it is a book about physical events,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seeing such events in person or living through them,and reading about them in books,for then the events always assume the quality of spectacle and the reader becomes a detached spectator. (Lin Yutang,776)
A:即使是一篇描寫事实的文章,躬亲其事和从书中读到事情的经过,其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种事实一经描写到书中便成为一幅景物,而读者便成为一个脱身是非真正的旁观者了。(越裔,2017:768)
B:即使是一本描述事实的书,亲眼看到或经历同于书中读到也有所不同,因为后者会赋予该事件一种奇观色彩,让读者成为客观的旁观者。(黄嘉德,2001:258)
评析:从“seeing such events in person or living through them”一处来看,A、B译文表达有所不同。B译文译为“亲眼看到或经历”,显然为直译,遵循了语义翻译理念,尽可能保留了原文的形式;A译文表达为“躬亲其事”,由“事必躬亲”这一汉语成语转化而来,使中文读者能够很快体悟到该处文意,极大地关注了读者的感受。且相比B译文的白话文翻译更具文采,更符合林语堂先生的写作风格,可谓是十分成功的交际翻译应用。
5.2.2 In reading as in eating,what is one man’s meat may be another’s posion. (Lin Yutang,777)
A:读书也和吃食相同。在我是美味的,也许在别人是毒药。(越裔,2017:769)
B:读书也正与吃东西一样,甲的甘肥也许正是乙的毒药。(黄嘉德,2001:259)
评析:A、B两译文都倾向于语义翻译,依照原文形式进行表达。而这句话的后半句句意恰好与汉语中的著名典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相符,因此利用该典故进行翻译能够使得译文更加地道,更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此外,还可增加译文的文学色彩。
5.2.3 He is the type of person who says to himself:“I must read Shakespeare,and I must read Sophocles,and I must read the entire Five Foot Shelf of Dr. Eliot,so I can become an educated man.” I’m sure that man will never become educated. (Lin Yutang,778)
A:犯这一类毛病的人必在自己的心中说,我必须读莎士比亚,我必须读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我必须读艾略特(Dr. Eliot)的全部著作,以便可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认为这个人永远不会成为有学问者。(越裔,2017:768)
B:这类人必对自己说:“我必须读莎士比亚,我必须读索福克勒斯,我还必须读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鄂的《五尺丛书》,那样我才能变得有文化。”。但我确信那样的人永远不会变得有文化。(黄嘉德,2001:258)
评析:对于“the entire Five Foot Shelf of Dr. Eliot”的翻译两译文有所区别。A译文译为“艾略特(Dr. Eliot)的全部著作”,据笔者分析,应是考虑到中文读者对“the Five Foot Shelf”(哈佛大学著名的“五尺书架计划”,意思是若每天用15分钟阅读经典,四年毕业后所读的书可以摆满一个五英尺长的书架)这一概念颇为陌生,因此译者在交际翻译理念的指导下将“五尺书架计划”改译为了“全部著作”,为读者扫清了阅读障碍。而B译文选择运用语义翻译理念,对原文这一新鲜概念予以保留,力求完整传达原文作者表达意愿。笔者认为,在该句的处理上,应用语义翻译理念,进行异化处理,保留“五尺书架计划”原文表达,反而能够拓展中文读者的知识面,给予其收获知识的满足感,激起其对外域文化的兴趣。
6. 结语
本文中,笔者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对“读书的艺术”汉译中语句的灵活处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理念可以交替应用于同一篇文章,而且能够各自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使得整篇译文表达流畅、地道、文化内涵丰富。此外,经实例分析,笔者总结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念指导下的具体使用翻译策略:语义翻译倾向于直译,在介绍对译入语读者来说较为陌生的事物时,可以加以注释,达到原作者语意传达完整与译入语读者理解轻松的双重目的。交际翻译倾向于意译,将原文中生硬难懂的语言意译为译入语读者熟悉的名言警句、四字成语等形式,既便于读者接受,又可增加译文语言的文学风采。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New York:Harper,1998.
[2] 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New York.1981.
[3]蔡萍.紐马克翻译理论浅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3).
[4]林语堂,黄嘉德.生活的艺术[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5]林语堂,越裔.生活的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