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研究

2021-11-18杨雅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常态化管理措施高校图书馆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织结构,其主要职能为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科研建设,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进行不断改革,满足管理需求。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常态化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

关键词:常态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

引言: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师生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开始呈现多元化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体系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面对这样的管理需求和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对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创新,积极构建新常态下的管理模式,切实解决现阶段管理问题,科学面对时代挑战。

1.高校图书馆管理必要性

1.1顺应高校教学改革需求

我国高校教学需求一直在随着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而变化,这表示高校图书馆想要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需要积极顺应高校教学改革趋势,在此基础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现代化管理体系。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早已经融入到了社会发展和运行中,这表示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在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这不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1]。总之,高校图书馆在常态化社会发展趋势下,为了推动高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管理工作向科技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2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质量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师生,服务内容是为师生提供阅读书籍、查找资料等,进而满足师生对于获取知识和开展科研的需求,由此可见,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性[2]。但是从实际的高校图书馆运营发展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工作存在机械化较强、服务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明确、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管理质量的提高造成了较大的阻碍,限制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工作形式和服务方式,积极进行创新个改革,形成具备时代特征、彰显学校发展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

2.常态化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

2.1积极创新管理理念

第一,高校图书馆需要转变以管理和保存为主的管理理念,树立满足在校师生需求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从服务对象角度出发完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对书籍资源的快捷高效管理;并且需要形成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理念,通过完善图书馆环境、提高图书借阅和查找便捷程度等方式,尽量为读者阅读和查找书籍创造良好的环境,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还能够提高书籍资源应用率。第二,高校图书馆需要树立多元化管理理念,形成对图书馆现有管理职能的突破和扩展,进而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确保图书馆能够在高校运行及学校师生自我完善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并且能够从同地区高校图书馆中获取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式[3]。

2.2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第一,高校图书馆需要科学分析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和问题,基于信息化时代发展建设背景,不斷完善和创新现有管理模式,进而合理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建设,真正将先进信息管理理念和技术渗透到实际管理工作中,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第二,高校图书馆需要实现对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构建线上图书管理模式,开发读者线上预约座位、查找书籍、阅读书籍、个性化推荐等功能,不但能够扩大书籍的应用范围,还能够推动信息资源的传播;管理人员也能够实现对图书资源的线上线下统一管理,通过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图书管理信息的实时录入。

2.3加强自动化管理建设

第一,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大对自动化管理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自动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设备基础,进而实现自动化借书还书、自动化资源检索等功能,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令管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完善管理模式;此外,购置专业的管理硬件设施也是为了能够保障学校师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4]。第二,高校图书馆需要基于在校师生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求,不断扩展现有的图书资源链接,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电子文献资源管理效果,进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在校师生学习和科研提供更多的资料,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2.4强化图书馆服务职能

第一,高校图书馆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优化现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现有服务平台,扩展现有服务范围,增加现有服务内容,引导人工服务模式向人工服务联合智能化服务方向发展,这样不但能够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将满足在校师生服务需求提升到图书馆运行发展战略高度上。第二,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方式,提高对线上管理平台及系统的应用熟练程度,只有熟悉了服务流程才能够确保一应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并且还需要就智能化图书检索、电子书籍查阅等图书借阅和应用方式对在校师生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动见多等服务功能的应用率,帮助在校师生养成现代化图书检索及应用习惯,以此来减轻管理人员的人工作业量[5]。

结束语:总之,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还存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模式有待完善、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等情况,为了合理面对新常态下管理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自动化管理建设、强化图书馆服务职能等方式,来推动管理工作向新方向发展,并且开展有规划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芳.“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01:72-76.

[2]于望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405:16-19.

[3]谢群.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26:56-57.

[4]罗昊.数据挖掘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探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0:225.

[5]王晓燮.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8:194-195.

杨雅君 ,女,汉族,山东省高青县惠民地区,1973年10月出生,本科,馆员,聊城大学图书馆(山东聊城252000)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常态化管理措施高校图书馆
针对我国推销人员的管理改革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策略探究
土建技术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