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思考和建议
2021-11-18郑秀英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X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为例,考察了X镇在经济、交通、产业、民生、生态、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分析该镇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X镇存在产业产业结构转型难、工业用地等要素制约发展、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从规划引领、动能转换、设施提升、数字赋能、生态改善等五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 X镇 小城市培育试点 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深化改革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之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和消除农村贫困的重要路径。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依照相关规定,保持镇级建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委托、交办、延伸机构等方式和途径,试点镇将享有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省进一步加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有效发挥其沟通城乡的节点作用,凸显其在物资流通、人力流动、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角色,使其在接受中城市辐射的同时,带动下一级村镇与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X镇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南依望洲山,北望东海湾,隶属温州苍南鳌江水系以南的水网平原,是浙闽有名的水乡名镇、商贸重镇。2020年底,X镇被列为省级第四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制定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基于此,本文拟通过该次调研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X镇小城镇培育试点的发展基础
1.1经济实力较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3億元,固定资产投资12.54亿元,财政收入2.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39家。
1.交通区位优越。X镇位于浙江温州苍南县江南平原中心,距县城灵溪镇18公里。苍南县交通主干道龙金大道、龙金公路贯穿其中,甬台温高速复线从镇区东部通过,并在X镇前吴村有一个互通口,到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只需30分钟,瑞苍高速获批开工,将以X镇为终点连接甬台温高速复线,并设立X镇西高速口,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X镇的快速交通优势。228国道已动工建设,横穿X镇南部的观藻炎公路设计方案也已确定。
3.产业特色鲜明。X镇目前已形成了以印刷、纺织、箱包为支柱产业的格局,重点打造以箱包为特色的产业平台,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箱包加工生产营销基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箱包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X镇工业发展质效俱佳,规上工业用地亩均工业增加值95.95万元/亩,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25万元/人,高新技术投资完成率和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县第一。
4.民生福祉提质扩面。X镇域内有11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拥有苍南江南平原唯一的增压泵站、3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可达3.8万吨。现有小学6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中2所,具有中高级职称资格教师占比65%。医疗卫生设施齐全,拥有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二甲医院)、X镇中心卫生院、江南妇产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具有中高级职称资格医生占比41%。拥有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达5家,并已启动苍三医院老院址300张养老床位项目建设,项东村、来谊村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营,获评县级四星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
5.生态环境良好。X镇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地处九龙河湿地保护区中心,共有平原河道191条,总长180.62公里,山区河道27条,总长24.65公里。全镇20条重点河道均开展了水质监测工作,建成温州市美丽乡村样板村1个,精品村2个,环境优美村5个,建成3A、2A景区村各1个,1A景区村3个。2020年,X镇生态环境良好,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0%,生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
6.人文特色彰显。X镇历史悠久,古迹丰富,共有历史文物古迹172处,其中国家级2处,非遗项目21个,其中国家级1个。最具典型代表的包括桐桥石棚墓群、选真寺碑等国家级文物,蓝夹缬技艺等国家级非遗。有吴荣烈故居、李锐夫故居、苏渊雷纪念馆、林夫纪念馆等名人故居及纪念馆。X镇具有多样的地方民俗,本地乡土语言——蛮话被列入国家危语种保护目录,蛮话歌谣、童谣、南拳、妈祖文化信俗、林泗爷信俗、端午划龙舟、参龙、酿酒技艺、抬大猪等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X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转型难。印刷、箱包、纺织是X镇的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但相对而言三大产业制造业层次较低,对要素投入与劳动力依赖较大,有待进一步优化转型。另一方面,X镇新兴产业培育滞后,科技创新类的企业引进较少,难以形成规模进而成为新增长点。
2.各类要素制约发展。X镇作为苍南县工业重镇,工业用地指标非常紧缺。土地问题成为制约未来项目引进的主因,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企业外迁现象严重。同时,随着新项目入驻和现有企业规模扩大,人力资源缺乏问题日益凸显。此外,X镇民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需求过大,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资金缺口严重,单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城乡建设、民生投入等巨大资金需求。
3.基础设施较落后。X镇基础设施建设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市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城区“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精细化的服务管理模式有待探索,镇容镇貌、城乡环境等均有待进一步整治改善。镇区内道路通行效率较底,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系统等交通配套设施仍相对滞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靠现象较为突出。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均等化程度不高,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X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对策
(一)规划引领,加快构筑人文水乡慢城
1. 强化规划设计。以苍南县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积极谋划编制X镇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推进多规融合,持续落实X镇总体规划,积极构建“两心两轴八组团”的开放型组团空间结构。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规划、小城镇综合整治规划、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等,持续推进城市空间优化提升,强化城乡整体空间的统筹发展和有效管治。
2. 推进镇域更新。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建成区危旧房改造,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美化设施。加快增设公园绿地,增加园林绿地配置,提升园林绿化水平。逐步完善三河六岸滨水景观漫步道建设,打造以滨水地区为核心的城市游憩新空间,重现X镇江南平原水网风貌。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继续稳步推进主要街区道路白改黑、立面改造等工作。大力开展示范带建设“提质扩面”专项行动,做好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3.打造城市品牌。大力推进建筑立面整治,沿线绿化提升,田园杂地清理,杂乱管线整理,村庄道路整治,夜景照明亮化,美丽庭院建设等九大工程,持续举办好中国X龙舟大赛、全国南拳邀请赛等六大主题活动,持续打造独具魅力的“千年钱王福地、百里江南水乡”城市品牌,加快构筑人文水乡慢城。
(二)动能转换,持续打造工业商贸重镇
1.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提升箱包小微园和新安小微园,深入实施“互联网+”“标准化+”“品牌+”行动,打造“产业链+大数据+研发”模式,积极走抱团发展道路,促进箱包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鉴桥小微园的建设投用,提高入园门槛,积极对接特色行业整治的纺织企业,实现纺织业的集聚升级。加快推进高速口箱包文具工业园区及浙江智慧印刷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全面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2.推动农旅+文旅发展。全面实施全域旅游“三级创优”计划,加大项东、玉龙、后谢、岭脚等A级景区村庄旅游宣传力度,推动项东美丽乡村精品村、玉龙青年文创基地等精品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加快启动望州山旅游项目,积极串联燕窠硐景区、桐桥石棚墓群、吴荣烈故居、李锐夫故居等知名旅游景点,打造X镇旅游精品线。
3.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五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推进龙金大道商业综合体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消费空间。加强商贸设施建设,推动建立星级农贸市场与放心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镇区东西街等特色街区,增设金融网点、超市、物流网点等生活配套设施。持续优化龙亭路纸张交易一条街等特色精品商业街区。积极推进江南客运中心及江南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推动镇区客运货运水平双提升。
(三)设施提升,强化综合服务节点城市能级
1.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积极推动瑞苍高速、甬莞高速等高能级公路建设,加快实施兴华路贯通工程、环城北路提升工程,推进金鑫路、西城大道、环城东路建设,实施X镇大道与振兴大街大中修工程、龙金大道与X镇大道环形交叉改造工程。全线铺开228国道建设,积极谋划219省道建设,打通X镇外部交通“大动脉”。扎实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2. 加快完善市政基礎设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实行雨污分流,加快推进江南再生水厂建设工程及城镇污水管网大提升工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积极创建省级及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整治提升电力通信设施,推动电力、光电、通信管线设施“多塔合一”,“多杆合一”及“上改下”改造提升。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重要公共空间、公共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
3. 提升社会民生设施配套水平。加快推进X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二期项目建设,全面推进X镇中心卫生院等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水平再提升。积极推动X镇一中、X镇高级中学等与温州市及苍南县知名初高中开展教育共同体建设,提高教师及校长交流互访,进一步提高现有学校中高级职称教师比重。积极推进X镇实验小学(五小)建设项目,加快新建公办幼儿园与全面创建等级幼儿园,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数字赋能,构建现代化治理X镇样板
1.深化平安X镇建设。深化“全科网格提升年”行动,实行严格的全科网格考核办法,努力增强全科网格的服务功能,立足X镇社会治理现状,不断创新打造X镇样板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深化“安全隐患整改提升年”行动,加大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和上级平安暗访问题的整改力度。
2.推进智慧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一中心四平台力量和资源,增设AR高点可视化管理系统、城管抓拍系统、水质智能监测、人脸识别、前端视频智能监控、感应感知等设施设备,打造集综合治理、综合执法、智慧安防、应急指挥、民生服务、智慧河道系统于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
3.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X镇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100%纳入镇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建设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体办事大厅标准化、业务办理标准化、窗口人员队伍标准化、配套工作制度标准化政务的政务服务环境。
4.全面提升公民精神文明。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改革工作,充分依托网络媒体、流动宣传车、宣传栏等传播载体,在街头巷尾设置随处可见的公益性广告,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民卫生应急素养,总结新冠疫情经验教训,推进卫生应急素养教育养成,强化卫生应急技能掌握。
(五)生态改善,提升人文历史名城形象
1.深化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建成区污水管道改造提升,进行污水零直排雨污分流改造,深化“河长制”,推进江南垟平原骨干排涝工程,提升20.7公里沿线河道景观形象。提升镇级以上河道长效保洁力度,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强化生态环境全域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监察,守牢生态底线。
2. 深化美丽城镇建设。全面实施全域旅游“三级创优”计划,完成项东、玉龙、后谢、岭脚等A级景区村庄创建提升,加速推进钱王司库、风情一条街、游船码头、游步道、历史文化街区、项桥老街、沿线村居美丽乡村提升等项目建设。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继续稳步推进主要街区道路白改黑、立面改造等工作,刷新城镇颜值;
3. 提升生态建管水平。纵深推进“三大革命”,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固体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完善绿化、环卫、河道保洁等一体化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垃圾中转站落实城乡垃圾分类管理,到2022年,建成1个以上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成1个以上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参考文献:
[1]董华茜. 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
[2]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程开明,朱利民,陈新建,姜海东,李泗娥.乡村振兴战略下杭州小城市培育[J].浙江经济,2019(15):52-53.
[3]黄虞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9.
[4]张文燕. 新时期小城市培育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8.
作者信息:郑秀英,1987年10月出生,浙江温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