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效果

2021-11-18李可欣段佳佳焦官平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螺旋CT诊断效果艾滋病

李可欣 段佳佳 焦官平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将150例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展开螺旋CT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AIDS合并PCP在螺旋CT下可出现月弓征、肺氣囊、间质性改变、磨玻璃状影、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表现。结论 螺旋CT诊断AIDS合并PCP可明确其影像学表现,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

【关键词】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螺旋CT;表现特点;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2.91;R563.1;R8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58-02

肺孢子菌肺炎简称PCP,是AIDS患者经常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干咳、憋气、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及死亡。然而随着目前AIDS人群增多,导致AIDS合并PCP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该合并症会进一步降低AIDS患者寿命,并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地发现、诊断、鉴别该疾病对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尤为重要[1]。但是针对PCP疾病不同时期,其CT表现也不尽相同。而本次纳入研究AIDS合并PCP患者150例,并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螺旋CT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150例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纳入研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女比例80:70,年龄均值(49.65±3.70)岁。并排除沟通障碍、精神异常、真菌及支原体及巨细胞病毒等其他微生物感染且具有类似肺部CT表现病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应用美国GE公司提供的16排Bright-speed型螺旋CT机,以及64排Light-speed型螺旋CT机进行检查。并以120kV为管电压,200mA为管电流,5mm为层厚及层间距,重建层厚1.5mm。指导患者在检查床上以仰卧位,并双手举过头顶。然后自肺尖至肺底进行连续CT扫描,并对病变位置进行多平面重建及应用肺窗及纵隔窗观察。

1.3 指标观察

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均由相同两名高年资阅片师,进行阅片分析,若对结论存在争议,则由上一级阅片师进行判断[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50例患者,其螺旋CT表现特点如下:(1)月弓征,25例,占比16.67%;主要为在病变外侧以及胸膜下有新月形或弓形区表现;详见图E;(2)肺气囊,37例,占比24.67%;主要为磨玻璃影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薄壁含气囊腔表现;详见图D;(3)间质性改变,63例,占比42.00%;主要为“铺路石”征,伴小叶间隔增厚、间质纤维化改变表现;详见图C;(4)磨玻璃状影,112例,占比74.67%;主要为斑片状或腺泡结节状影表现;详见图A与图B;(5)其他表现,心包积液,13例,占比8.67%,详见图H;胸腔积液,6例,占比4.00%,详见图H;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占比8.67%,详见图F与图G。

3 讨论

PCP病原体叫卡氏肺孢子菌,是比较特殊的病原体,属于真菌的病原微生物,以前认为是一种原虫,但是后来随着对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其跟真菌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所以又把叫做一种真菌。而卡氏肺孢子菌感染以后所出现的PCP,主要病变在肺泡腔及肺泡间质引起渗出性的肺泡炎和间质性的浆液性细胞炎、肺间质水肿、肺泡间隔增厚,最终可以导致弥漫性的肺泡损伤,即肺间质纤维化和呼吸衰竭[3]。而PCP不同时期其CT表现不尽相同,早期以炎性渗出性改变为主,肺部CT特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影且病变多发于肺段和亚段的外侧,发展到中期肺部CT出现不均匀的斑片状模糊影,晚期肺部CT特征性表现为双肺网格样或者蜂窝样改变。PCP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多见于严重的免疫力下降,像AIDS晚期以及恶性肿瘤后期放化疗后,还有大量使用激素,不规则地使用抗生素等都会造成该PCP的产生。而一旦AIDS合并PCP,那么患者就会出现慢性咳嗽、发热、血氧下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就需要尽早的对患者展开凭窗评估,并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患者体内AIDS的复制,使免疫系统逐渐恢复,使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升高,最终达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从而避免继发各种病原菌的感染。

AIDS合并PCP潜伏期为四到八周,平均为六周,其影像学表现没有一定的特异性,主要是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浸润,并且大多以网状结节影为主,且其会从肺门向外扩展[4]。而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其转变为肺泡突变,并且成向心性广泛分布,CT下病灶可有肺不张及肺气肿的表现,并且部分患者会有气胸、胸腔积液及胸膜改变的现象,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以单侧浸润为主要表现的局限性结节阴影。而本次为了有效鉴别AIDS合并PCP详情,并为临床进一步干预指明方向,特将螺旋CT,AIDS合并PCP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展开研究,以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参考,最终起到改善患者预后质量的作用。而本次研究结果亦显示,在螺旋CT检查下,有25例患者出现月弓征表现,37例患者出现肺气囊表现,63例患者出现肺间质性改变,112例患者出现磨玻璃状影表现,13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表现,3例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表现,6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表现。而最典型的肺部CT征象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因此,当对AIDS患者展开肺部CT检查时,若出现上述现象,就需要及时展开治疗,以控制PCP的进展及治愈。

综上所述,将螺旋CT应用到AIDS合并PCP的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影像学具体表现来对疾病进行有效鉴别,进而为临床的进一步干预指明方向,为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与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健惠、蒋梦瑶、赵方圆、韩爽、姚孟英.21例非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J].河南医学研究,2020,v.29(31):37-40.

[2]杜艳妮,闫铄,张紫欣,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CT影像与CD4+T淋巴细胞及血浆HIV病毒载量相关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2):200-203.

[3]谢浩锋,郑晓林,黄翔,等.胸部CT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7(3):197-201.

[4]董春娇,李若旭,邢卫红.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v.41(3):93-97.

猜你喜欢

螺旋CT诊断效果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