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意山水画初探
2021-11-18谢佩新
中国传统山水画自隋唐独立成科,及至两宋、元代,格法完备,蔚为大观。之后笔墨演绎,代不乏人。近现代碑学兴起,受海派大写意花鸟画启发,诸多先贤探索山水画大写意发展之路,成就斐然。
纵观山水画发展史,经历了图形配景、刻画塑形、写意升华的过程。
一、魏晋画风
魏晋南北朝艺术延续了两汉质朴开张的特点、禅学及老庄的玄学思想,崇尚自由超脱、无为不争的精神追求。从留存下来的绘画作品看,当时审美多样、思想包容、画法自由。从艺术层面看,敦煌壁画中以魏晋时期的壁画最为煊赫。
谢佩新 行舟绿水前47cm×70cm2020
二、格法大成
山水最初作为人物画配景,在秦汉魏晋时的绘画中已大量出现,隋唐时独立成科,至五代两宋完成了刻画塑形的过程,画史称之为“格法该备”“百代标程”。画风上总体以董源与巨然、李成与郭熙、范宽与李唐为代表。之后董源、巨然与李成、郭熙又合为一股,产生了元四家,并影响后世画家;范宽、李唐下接南宋四家及明浙派。两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皴法完备,整体上是围绕刻画物态展开的,笔触层层累积,有着史诗般的美感。这里提一下明董其昌撰写的《画禅室随笔》。董其昌以禅喻画,以画法将中国山水画分成南宗与北宗,这样极具概念性的分法笼统而又偏颇,鉴于此,董氏晚年还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画史上许多所谓南宗的作品也有不少刻板僵化之作。大写意人物画鼻祖梁楷、牧谿融合了北宗的用笔特点,笔墨酣畅淋漓,对后世影响深远。
谢佩新 白岳胜境138cm×70cm2019
三、以书入画
北宋后期始,郭熙、赵佶、苏东坡、米芾、梁楷、牧谿等个体意识觉醒,精神上回归风流自赏、超然绝俗的魏晋遗风,“米颠拜石”“梁疯子挂金带而去”等传说彰显了他们洒脱率真的性格。元初赵孟倡导的“回归古法,以书入画”,确立了我国骨法语言的笔墨体系,为元季逸格文人画的出现,起到了思想上的启蒙作用。绘画开始摆脱文学与功用的从属地位,由虚拟三维再现进入了二维表现形态,创作格局由描摹外象向抒发内心真实心境转变,笔墨开始了独立表现之路。
四、心性表达
书画进入明代中后期,审美上同时受到了王阳明个体生命体验的心学影响,心境与心相都可诉诸笔端,笔性奔放张扬,出现了以青藤、白阳为代表的大写意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山水画的大写意特点开始增强。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抒情达意性以及笔墨表达的节律美感逐渐成为评价一幅山水画优劣的主要考察因素。
五、海派与大写意绘画
近现代海派金石大写意花鸟画的成就对大写意山水画的兴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这里提及的“海派”不是后来笔墨加写生的地方画派,也不是现在上海市从事书画的人所自称的“海派”;而是指以赵之谦、虚谷、吴昌硕等为代表的大写意画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绘画发展高度。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朱屺瞻、王个簃、陈大羽、李可染、陈子庄、傅抱石、石鲁、尤无曲、刘知白等在继承海派大写意花鸟画成就的同时,在山水画领域进行大写意笔墨的探求,成就卓著。这应该是中国美术史在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六、大写意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中西绘画发展到现当代,观念庞杂,种类繁多,单中国画就有中西合璧、实验水墨等诸多衍生形式,解读的方式不一而足。下面我围绕传统中国画审美来谈一谈大写意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一)骨法用笔
“骨法”的“骨”与“骨感”的“骨”同义,也就是由内而外体现出的笔触内美。“书画同源”,绘画用笔来自书法,书法的骨感线质是中国画的审美基础。中国书画的点线具有形而上的特质,来自自然与生活的情感体验都可在点线中表达出来。
(二)碑帖融合,意笔锤炼
金石学带来了审美拓展,笔法追刀法,在一笔之中表现出用笔的丰富性,获得点线之外的意韵效果,这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乃至用几十年的临池锤炼才可获得。
(三)舒展怀抱、简约的笔墨挥写
从传承有绪的山水画作品来看,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围绕物形进行刻画,笔墨的独立表现性不强;半个多世纪以来,各地方画派遵从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拿着毛笔对景写生,同样受限于物象,笔墨处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大写意山水画创作,首先需要作者舒展怀抱、放松心情,摒弃各种挂碍,然后才能做到放笔直取、相生相发、不主故常,用简约的笔线反映出艺术的本质美(疏密、长短、干湿、浓淡、轻重等)。物形在这里只是笔墨书写的一个抓手,如同京剧,物形只是一种征象,关键在唱、念、做、打间的韵味。
我认为这是中国大写意绘画特别是写意山水画发展到现阶段应有的语言走向。
(四)综合修养
刘熙载《书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作者的人格修为及学识水平会毫无遁形地反映到作品中。因此,画家须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和体验,除传统的诗书画印、古典文学必修外,当代中西方优秀的文化成就也要关注。有些看似与书画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最后都会潜移默化于画家的氣质中,发散于毫端。
鉴于上述四点要求,若各方元素没有准备好,大写意山水画就不可过早涉及,否则一提笔便会陷入下笔而拖不动的窘境。想要画好大写意山水画,就要求画家的笔墨语言要精纯,以精纯之笔努力接近于艺术的真实,这对于画画的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追随陈大羽、陈显铭父子研习大写意绘画,涉及大写意山水画数年有余,深感笔墨挥洒给身心带来了愉悦,也常常感慨大写意山水画那难以掌控的表现力。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延续着的,固化不变就不会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学习传统、追求变化是画家的任务目标,我将日复一日地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