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承尧旧藏碑拓文物研究
2021-11-18李艳红
李艳红
一、许承尧其人
许承尧(1874—1946),曾用单名芚,字际唐,亦作霁塘、霁堂,号疑庵(盦),又号悔庵(盦),别号芚父(甫)、芚叟、芚翁、涤玄叟、婆娑翰林、檀干村人,室名“眠琴别圃”“三遮室”“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涤玄室”,安徽歙县唐模人,近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文物鉴藏家。
许承尧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为光绪甲午(1894)科举人,光绪甲辰(1904)恩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为中国“末代翰林”之一。北洋政府时期曾在甘肃为官十年;后因不满官场黑暗,愤然辞官,隐归故里,以收藏乡邦文献、治学吟咏终老。
许承尧是近代徽学研究的先导,为徽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息影家园后,他全身心致力于徽州文物的保护和收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编辑,著述颇丰。尤喜爱收藏书画、碑帖、敦煌写经、古籍等,亦精于鉴赏,成为徽州近代文物收藏大家。许承尧逝世后,其绝大部分藏品由安徽博物院(原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歙县博物馆和中国徽文化博物馆也有少量许承尧旧藏文物。
二、许承尧旧藏碑拓文物研究现状
目前对许承尧鉴藏的研究多涉及新安画派、敦煌写经、珍贵古籍等领域,对其旧藏碑拓文物极少涉及。早期入藏的博物馆藏品,信息记录非常不全,藏品来源、时代、质地、完残状况等均无记载,且没有文物图片,故许承尧旧藏碑拓文物资料一直未能进行系统梳理。
图1 宋拓乐毅论册纸本墨笔 每页25cm×12cm安徽博物院藏
2017年进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笔者就发现了很多钤有“疑盦”“许疑盦”“疑庵珍赏”“疑翁寓意”“承尧”“许承尧印”“承尧私印” “ 際唐” “ 霁堂” “ 芚父所得”“黄海芚父”“婆娑翰林”“高阳檀干人”“三遮室”等许承尧鉴藏印章的碑拓文物,初步统计竟有60余件套,数量可观。
这60多件套碑拓文物是研究许承尧碑拓鉴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除了《宋拓汉庐江太守范君碑册》在《安徽省志·文物志》上有记载,其余均未见著述。多数藏品有许承尧题签或钤有许承尧印章,或附其题跋题记,记录碑拓来源,补全拓本残缺文字,抄录相关文献,考订版本,品评价值,亦有其临碑时的心得体悟,有诗有文,是研究许承尧文物鉴藏、书法、交游的重要参考资料,填补了许承尧研究资料的空白。
图2 明拓唐兴福寺半截碑册纸本墨笔 每页23cm×13cm安徽博物院藏
三、许承尧旧藏碑拓珍品
许承尧旧藏碑拓文物按照时代可分为宋代拓本、明代拓本和清代民国拓本。宋拓只有两件,为《宋拓乐毅论册》和《宋拓汉庐江太守范君碑册》;明拓数量较少,有《明拓唐兴福寺半截碑册》《明拓明停云馆帖册》《明拓宋淳化阁帖册》《明拓唐颜真卿三表册》等;清代民国拓本数量较多,亦不乏精品。
(一)宋代拓本
许承尧旧藏《宋拓乐毅论册》(图1),纸本,剪贴成册,1册9页,每页纵25厘米,横12厘米。封面题签“《宋拓乐毅论》无上神品,小渠持赠石洲珍藏”,钤“鲍”朱文圆印、“小渠珍赏”白文方印。
该帖内容完整,无标题“乐毅论 夏侯泰初”几字,第三行“必迂回”三字无少缺,第十二行“千载一遇”四字下未见加刻点,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行有斜纹穿过,“裔”“倾”“则”三字稍损,帖后有“异”“僧权”三字押署,后尾“永和四年十二月廿四”一行有“月”无“书”字,文内“世”“民”两字不缺点画。
图3 明拓明停云馆帖册纸本墨笔 每页28cm×13.4cm安徽博物院藏
首页及末页所钤鉴藏印章颇多,涉及诸多明清时期徽州鉴藏名家。“程朴生石洲父”“程朴生”“石洲”“石洲父”为清代歙县槐塘人程朴生的鉴藏章,“鲍”“忠济”“雁卿”“新安鲍忠济小渠氏珍赏之章”“鲍筱渠秘笈印”“小渠心赏”“北野鲍小渠寿艇书画印记”为清代歙县棠樾人鲍忠济的鉴藏章。此《宋拓乐毅论》原为鲍忠济所有,后赠予程朴生珍藏。
“小华外史”“龙文私印”为歙县呈坎制墨名家罗小华的鉴藏章,“吴季子”“康虞”是明朝徽州著名商人、鉴藏家和刻书家吴康虞的鉴藏印,“程云松鉴定”则为清代程绍隽的鉴藏印。另有“闵麟私印”“闵寿卿”“程氏希元”“春斋”“宝周”“桂山文社”等印章,俟考。还有部分印章漫漶不清,不易识别。
名人题跋题记真实地记录了该拓本的流传经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许承尧旧藏《宋拓乐毅论册》后还附有程绍隽、汪庆祺、许承尧三人长跋,对此帖作进行详细梳理考证,校定此帖为《停云馆本》第一祖刻本。
《宋拓汉庐江太守范君碑册》,纸本,剪贴成册,1册28页,每页纵25.2厘米,横27.4厘米。封面有许承尧题签:“汉庐江太守范君碑,海内孤本,疑盦藏”,下钤“疑盦”朱文长方印。首页、末页分钤“许承尧印”白文、“疑庵珍赏”朱文二印,册后附许承尧题跋两页。
《范君碑》为三国时期的隶书名碑,碑主范式,字巨卿。该碑镌于三国魏青龙三年(235),石在山东济宁,久佚。清乾隆年间碑额、碑体残石再现,今存山东济宁铁塔寺。据宋代洪适《隶释》记:“碑阳十九行,行三十三字。”今残存上段。清代黄易(1744—1802)收藏有石佚失以前之宋拓本,共计200余字,为黄氏所藏汉碑五种之一,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4 明拓宋淳化阁帖册纸本墨笔 每页24cm×15.2cm安徽博物院藏
许承尧旧藏《宋拓汉庐江太守范君碑册》“首末行‘夏字不缺,第二行‘会字不缺,右上无损,第三行‘宝字不缺”[1]。册后附许承尧癸未年(1943)长篇题跋两页,介绍此拓本来源,并较之黄易摹本,竟毫发无异,残损亦同,并经当时名流徐识耜、黄宾虹、汪律本、夏剑丞、李宣龚、钟子年过目,均大为惊异,叹为神物。
(二)明代拓本
《明拓唐兴福寺半截碑册》( 图2),纸本,剪贴成册,1册12页,每页纵23厘米,横13厘米。封面有许承尧甲申年(19 4 4)题签:“明拓唐兴福寺半截碑,查梅壑旧藏,甲申岁暮,疑盦题。”钤“疑盦”朱文长方印。末页钤有查梅壑“查士标印”、汪恭“竹坪”等鉴藏印章。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徽州休宁人,明末诸生,流寓扬州。家富收藏,能书善画,与渐江、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家”。汪恭,字恭寿,号竹坪,清乾嘉年间徽州休宁人,工诗书擅绘画。
题签旁为许承尧短跋:“旭初由屯溪携来,以法币千八百得之。昔见西溪汪梅影藏本亦佳,然较此本精彩逊矣。”下钤“不疑精舍”朱文方印。过旭初(1903—1992),歙县人,是我国现代围棋界的老前辈,亦爱好诗词、书法、绘画,与许承尧、黄宾虹等友善。
《唐兴福寺半截碑》又称《吴文碑》,为唐代开元九年(721)兴福寺僧人大雅等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行书所刊碑刻,徐思忠等刻字,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此碑存35行,残存每行20余字不等,中空3行,共存字700有余,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碑林。许承尧旧藏《明拓唐兴福寺半截碑册》经查士标、汪恭过眼,行气流畅,摹刻精良,为研习王羲之书法之重要碑刻。
《明拓明停云馆帖册》(图3),1套4册,纸本,剪贴成册,每页纵28厘米,横13.4厘米。每册封面均有许承尧题签,内裱边多有其题跋题记。
图5 清拓唐御史台精舍碑册纸本墨笔 每頁27cm×26cm安徽博物院藏
第一册封面许承尧题签“明拓停云馆帖,晋唐小楷,宋元明附补《破邪论》二页”,钤“疑盦”朱文长方印。首页许承尧长跋:“此帖为西溪汪梅影旧藏,梅影,嘉道时人也。汪氏自梅影后数世皆工书,所藏书帖多佳本。咸同间经乱损失,其幸存者宝藏深秘,近乃散出,索直颇昂。此帖为予购得,亦甚不易,惜已杂乱失次,且多残逸,乃竭数日力,整理手装,残逸者仍附存,不忍弃也。周栎园云李北海、颜鲁公碑石多自开,近帖惟《停云》出待诏手勒,故声出《戏鸿》《郁冈》上,末卷自书者神采尤奕奕。钱梅溪云《停云帖》乃文氏父子手镌,又得门客温恕、章简父佐之小楷卷,最工。独孙北海引唐荆川语,议其摹唐林纬乾书稍逊耳。芚叟。”钤“乔木春华”朱文方印、“疑盦”朱文方印。
这套《明拓明停云馆帖册》原是歙县西溪人汪梅影的旧藏。汪梅影,名绍曾,字梅影、梅景,是不疏园主汪泰安次子汪鉴云的长孙,善述堂的第二代主人,有灿霞堂。汪启淑所藏古印存,在道咸年间多数归汪梅影所有。
许承尧颇费心思购得此《明拓明停云馆帖册》4册,原散乱不堪,乃经数日整理重装,足见其珍爱之深。整日欣赏揣摩,裱边时留其遗墨。对于这套《明拓明停云馆帖册》,许承尧可以说爱不释手,每页都细细欣赏、研究、考证,甚至不辞辛苦将其所见所感题于裱边。
第二册为唐摹晋帖卷,封面许承尧题签:“明拓停云馆帖,晋唐人书。”钤“疑盦”朱文长方印。首页许承尧题跋:“《闲者轩帖》考云:文衡山父子皆精书学,而又自能镌刻,于嘉靖中摹勒旧迹及近时名笔上石,共十卷,为《停云馆帖》。清劲不俗,近世诸刻推此第一。”钤“乔木春华”朱文方印。
内裱边多有许氏题跋,有些内容较短,仅一句话,如“《绝交书》前半缺”“千文末页缺”“杨少师书前损”等。还有补所缺漏者,如“‘建中三年六月十六日下,缺此一行,据《涵芬楼秘笈》之《孙氏书画抄》补”。《涵芬楼秘笈》是清末无锡人孙毓修所编,《孙氏书画抄》是明代孙凤所著,为《涵芬楼秘笈》所收录。
第三册封面许承尧题签“明拓停云馆帖,宋元明人书”,钤“疑盦”朱文长方印、“乔木春华”朱文方印。此册主要是宋元明名家书法,诸如宋朱文公书、元邓文肃公书、元王叔明书、元饶介之书、明张弼书等,许承尧仅在元代饶介之书处题一跋:“元虞堪《鼓枻集》有《读饶介之遗徐允中书》七律一首,自注云:介之善张旭、怀素书,其得意超迈之笔妙一时,人得之以为奇玩,徐所蓄尤多。”
第四册封面许承尧题签“明拓停云馆帖,《书谱》及祝希哲、文衡山书,附宋仲温书”,钤“疑盦”朱文长方印,首页右下角钤“乔木春华”朱文方印。此册许承尧题跋较多,如关于《书谱》,许氏题云:“停云钩刻《书谱》佳极,惜有残损,尚存十之六七。”
《明拓宋淳化阁帖册》(图4),纸本,剪贴成册,1册46页,每页纵24厘米,横15.2厘米。封面许承尧题签:“旧拓淳化阁帖肥本,仅存四十六页。”
首页有许承尧题跋两则,其一:“此《阁帖》肥本,西溪汪梅景旧藏,多存拙致,与近日通行本不同。《阁帖》重刻本最多,此本未能考订为何时何地所刻。然原装背纸皆明板书,或天启初吏牍边纸,间有‘兴国福寿院转轮大藏经半印(印留粘末纸),其为明拓无疑。且古色盎然,用墨极淡,微湿亦不粘手,或为明以前拓,亦未可定矣。考又《淳化》原刻乃木本,字丰腴。洪武四年泉州知府常性从祖本摹刻,名《泉帖》,世称其可追媲《潭》《绛》,此或近之欤。壬午芚叟记。”钤“许承尧印”白文方印。壬午为1942年,时许承尧69岁。
其二:“又邓文如《骨董琐记》卷五言:宋蜡黄藏经笺有金粟山、转轮藏二种,此原装边纸非蜡黄,当别为一种也,惜不得精鉴者定之。”
《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共10卷,收录了先秦至隋唐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百余人的书法墨迹,被誉为中国法帖之冠、丛帖始祖。淳化三年(992)宋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著将内府所藏历代墨迹编次,摹勒上石而成。其祖本镌刻于枣木板上,刻板因大火早佚,从南宋到明清,历代摹刻、翻刻甚繁。
许承尧旧藏《明拓宋淳化阁帖册》虽仅存46幅,钤有“兴国福寿院转轮大藏经”朱文圆印3枚,其中完整者2枚,半轮印1枚。用墨淡雅,古色盎然,为西溪汪梅景旧藏,钤有“梅景家藏”朱文印、许承尧“高阳檀干人”朱文印等鉴藏印章。其裱边亦多有许承尧题记,如“前二行王敦书”“王珉书前缺”“此篇缺三行,太宗书共缺七行”“褚河南书前缺”“隋智果书前缺九行”“怀素书前缺一行”“此五纸残阁帖,亦汪氏旧藏,附存”等,许承尧对此帖精研细究,多方核对。
《明拓唐颜真卿三表册》,纸本,剪贴成册,1册16页,每页纵31厘米,横15厘米。封面有许承尧题签:“明初拓颜鲁公三表,疑盦珍祕。”钤“疑盦”朱文长方印。该拓本字体方中见圆,浑厚强劲,锋芒清晰,笔意纵横。
裱边钤有“黄氏淮东书院图籍”“有明王氏图书之印”“娄东毕泷涧飞氏藏”鉴藏章三枚,“黄氏淮东书院图籍”为明代黄琳的鉴藏印。黄琳(1450—1520),字美之,号蕴真、休伯、国器,安徽休寧人,官至锦衣卫指挥。明弘治、正德年间著名收藏家,其藏书楼为“淮东书院”。“有明王氏图书之印”为明代王世贞的鉴藏印,王世贞(1526—1590),字符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弇州生、弇山居士等,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鉴藏家。“娄东毕泷涧飞氏藏”为清代毕泷鉴藏印,毕泷(1733—1797),字涧飞,号竹痴,其兄毕沅(1730—1797)官至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等职。而毕泷却摒弃仕途,喜好收藏,收藏大量的绘画、书法墨迹和拓本。这本《明拓唐颜真卿三表册》曾经明清时期三位大收藏家之手,流传有绪。
(三)清代民国拓本
许承尧旧藏碑拓以清代民国拓本数量为多,不能一一详细论述,择其重要者论述一二。
许承尧旧藏碑帖拓片很多是来自歙县西溪汪绍增的旧藏,如《清拓唐御史台精舍碑册》《清拓周散氏盘铭册》《清拓歙人张德夫摹刻北宋玄秘塔碑册》《清拓唐峄山碑册》等。
《清拓唐御史台精舍碑册》(图5),纸本,剪贴成册,1册10页,每页纵27厘米,横26厘米。封面许承尧题签:“旧拓唐御史台精舍碑(全),西溪汪氏旧藏,疑盦题记。”钤“疑盦”朱文长方印。末页亦附许承尧题跋:“吾乡江于九精此碑,亦发名一时,此旧拓之绝精者。芚。”江于九即江恂,字于九,号蔗畦,祖籍歙县,擅绘画能书法,尤善隶书。
《清拓唐峄山碑册》,纸本,剪贴成册,1册42页,每页纵28.4厘米,横16厘米。完整,笔墨精良。册后有王蓍行书长跋,部分字迹残损,只有部分可以辨识:“予行笥中携有《峄山碑》,用以相赠,先装成此册,属予跋识其后。俟予以旧拓《瘗鹤铭》双钩括填缄寄诗,再与《摩崖碑》同装可耳。己卯初冬秀水王蓍书于拜杨斋。”钤“王蓍印”白文印、“宓草父”朱文印。
王蓍,字宓草,号湖村,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山水得黄公望笔意,花卉翎毛兼善,并工书法、篆刻。与其兄王概齐名,均不入仕,布衣一生,兄弟合编《芥子园画传》。
王蓍跋后为许承尧辛巳年(1941)题跋:“王蓍,秀水人,字宓草。工诗歌,兼善山水、花卉、翎毛。以制造菽乳,其名有八,因呼八友,各为寓名,作《豆区八友传》。《画史汇传》云:蓍,王概兄,兼工书(见《蚕尾集》)。据此则蓍为康熙时人,此拓本当为明拓或清初拓矣。西溪汪梅影旧藏,辛巳许芚记。”钤“疑盦”朱文长方印。许承尧根据王蓍生平推测此为明拓或清初拓本。
汪宗沂为江南大儒,博学多能,学兼宋汉,著作等身,擅书法,精于碑帖鉴藏。许承尧旧藏的碑帖中有许多来自其师汪宗沂,如《清拓唐北岳府君碑册》《清拓明释阁帖册》《清拓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册》《民国拓清弢庐师手编丛拓册》《清拓唐韩仲良碑册》等,封面都题有许承尧书“弢庐师赠”“弢庐旧藏”“弢庐先生旧藏并题字”“弢庐珍藏”等字样,有的裱边还有汪宗沂长跋,对碑帖做详细品评。
图6 清拓唐北岳府君碑册纸本墨笔 每页23.4cm×13cm安徽博物院藏
《清拓唐北岳府君碑册》(图6),纸本,剪贴成册,1册32页,每页纵23.4厘米,横13厘米。封面许承尧题签:“旧拓北岳府君碑,弢庐师赠。”册末有汪宗沂行书题跋:“仆射挺不朽之功业,当人臣之极地,岂不以才为世出、功冠一时?挫思明跋扈之师,抗回纥无厌之请,故得争坐位。北岳府君碑。”
《清拓明释阁帖册》,纸本,剪贴成册,1册26页,每页纵26.2厘米,横16厘米。封面许承尧题签:“明拓释阁帖,弢庐旧藏。”钤“许疑盦”白文方印。内首页有汪宗沂题签、题跋:“琅琊行草,王大令,弢翁题。”“此大令帖乃枣木阁本,以玉烟较之,字尚肥而丰神大胜。宗沂。”钤“弢庐汪仲伊”白文方两枚。此册是王献之行草书帖拓本,为枣木阁本,较之《玉烟堂本》,字体稍肥,古朴淳厚。部分字旁有朱文楷书批注。内钤许承尧“三遮室”朱文椭圆印、“许承尧印”白文方印、“疑盦”朱文长方印,汪宗沂“汪仲伊”朱文方印。
末页裱边有许承尧题跋:“此汪弢庐师旧藏帖,承尧戊寅得之。朱书极工且旧,必出名手,惜不知何人也。承尧记。”钤“疑盦”朱文长方印。又小字补题:“细看朱字非出一手,有甚旧者,疑明人书。”钤“疑庵珍赏”朱文方印。许承尧怀疑此为明拓,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两位专家陈根远、杨兵鉴定为清代拓本。
《清拓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册》,纸本,剪贴成册,1册18页,每页纵27.5厘米,横17厘米。封面许承尧题签:“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疑堪题端。弢庐先生旧藏并题字。”钤“疑盦”朱文长方印。内首页许承尧隶书题“晋人八分”四字,钤“仲伊”朱文方印、“际唐”朱文方印。拓本空白处多钤“疑盦”朱文、“许芚”朱文、汪宗沂“仲伊”朱文等印章。裱边有许承尧多处题跋,补全拓片内容缺损或模糊处。
末页裱边许承尧乙亥年(1935)九月初十日题跋:“此汪弢庐师所藏《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以授承尧。后为亡友汪柳江借去,至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其家售出,乃转购回,已隔三十五年。前事不复省记,余年亦六十二矣,思之惘然。乙亥九月初十灯下,许承尧记。”钤“承尧”朱文长方印。《清拓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册》原为汪宗沂所藏,光绪二十七年(1901)赠予许承尧,后为汪銮(号柳江)借去,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许承尧辗转购回。跋文后再附许承尧题跋两页,抄录《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释文。
《清代汪宗沂手编丛拓册》分为上下两册,纸本,剪贴成册,大小不一,为汪宗沂所辑拓片。其内主要包括汉封龙山颂、魏天柱山铭、龙藏寺碑、唐李公碑残石,阁帖、禊帖残字等拓片。内附汪宗沂多处题跋,或记拓本出处及流转情况,或抄录相关记载,或评其价值,钤“汪宗沂”白文、“仲伊”朱文、“从容天任”朱文、“从容天任斋印”白文等印章。
每册封面有许承尧题签“弢庐师手编丛拓”,钤“疑盦”朱文长方印。上册首页有许承尧戊寅年(1938)题跋:“原粘于旧书上,岁久渐脱,承尧用新纸照原式重粘。吾师间有题识,亦裁装原处。戊寅冬十一月费一日半之力治此,承尧记。”钤“疑盦”朱文长方印。
图7 民国拓张勋老藏秦敦拓片124cm×46cm安徽博物院藏
张勋、孔宪廷为许承尧同僚,皆喜好鉴藏,收藏敦煌写经的同时亦藏有不少碑帖拓本。《民国拓张勋老藏秦敦拓片轴》(图7)、《民国拓张勋老藏商卣拓片轴》为张广建旧藏秦敦、商卣拓本,均钤“合肥张广建勋伯父藏器”朱文长方印,并附许承尧题诗跋语,珍贵无比。张广建,字勋伯,安徽省合肥人。因功受到袁世凯的赏识,1914—1920年出任甘肃都督兼民政长,督理甘肃军政大权,许承尧就是应张广建之邀赴陇任职。
《民国拓孔少轩藏青铜器拓片四屏》(图8),1套4件,纸本,分拓4件不同青铜器,分别为爵、鼎、铙、卣,器形完整,精美绝伦,每幅左下角钤“合肥孔氏乙丑年西安所得器”朱文方印。合肥孔氏即孔宪廷(1873—1928),字少轩,既是许承尧同事,也是儿女亲家。这4件青铜器是其乙丑年(1925)在西安所得,精拓装裱赠予许承尧。
图8 民国拓孔少轩藏青铜器拓片四屏每屏81cm×33cm安徽博物院藏
《民国拓汉三老碑拓片》(图9),纸本,纵97厘米,横40厘米,上方许承尧题字:“汉三老碑,西泠印社拓本,疑堪藏。”钤“疑盦”朱文长方印。许承尧所藏三老碑拓片即为西泠印社拓本,左右裱边都有许承尧长跋,右边抄录俞樾对于三老碑的释文。
图9 民国拓汉三老碑拓片97cm×40cm安徽博物院藏
《清端午桥藏埃及石刻人物拓片》(图见扉页),纸本,1轴2幅,均为埃及人物侧面像拓片,上幅纵39厘米,横32厘米;下幅纵55厘米,横40厘米。每幅左下角均属“端方记”,各钤“陶斋”朱文方印。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正白旗满洲双山佐领下人,清末大臣,笃好收藏,旧藏古物数量难以详考。该拓片左裱边附许承尧戊辰年(1928)冬十一月四日题五言古诗一首,下幅左、右裱边分别是张鹏翎、吴承仕的题诗及跋语。
此外,许承尧旧藏清代民国碑拓还有褒斜石刻、造像拓片散页,如《清拓汉开通褒斜石刻拓片》《清拓汉石门题字拓片》《清拓汉永寿题名诗拓片》《清拓汉石虎题字拓片》《清拓北魏张万明造像碑拓片》《清拓汉大将军窦武像拓片》《清拓唐莫高窟造像拓片》《清拓东晋陶靖节、王羲之等造像拓片》等,裱边多附许承尧题跋、钤印,篇幅所限,不复详述。
四、结语
许承尧旧藏碑拓文物60余件套,多精品之作,并附许承尧题跋、题记,是研究许承尧鉴藏、书法及其交游的新资料。篇幅所限,只是粗略论述,不得一一详解。碑帖的收藏、鉴赏与研究,非确有渊博学识者所不能为。许承尧凭借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阅历,一生节衣缩食,劳心劳力地收集碑拓藏品并做详细深入研究。
碑帖文物专业性强,多字少字,甚至字体多笔少笔,拓本年代都大不相同。许承尧对所藏碑刻、墓志、摩崖、造像等研究相當细致,涉及历史考证、书风渊源、版别鉴赏、艺术价值等方面,文字间充满真知灼见,是研究碑拓文物及中国书法史的珍贵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