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的异化与正常化

2021-11-18褚宏启

中小学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偏题作业教师

褚宏启

当前,全国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相应地,也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作业设计,不少地方和学校要建构新的学生作业体系,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然而,我最担心的是有些学校会用力过猛,把学生的作业体系建得全面系统高大上、各个学科全覆盖、五育并举无遗漏,理念是先进的,设想是善意的,但是作业更难了甚至更多了,这就走向了作业治理的反面。

进行作业治理,首先要对作业本身有正确的认识。

在许多人看来,作业已然成为学生和家长甚至社会不能承受之重。似乎作业是罪魁祸首,且罪大恶极,必须灭之而后快。似乎,如果没有了作业,学生就不会愁眉苦脸,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就不会剑拔弩张,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一派温馨景象就会出现。因此,我们必须问一问:为什么要有作业?不要作业不行吗?

回答斩钉截铁:作业无罪,作业必不可少!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写作业天经地义。即便小学低年级没有家庭作业,学生也会有在课堂上、学校内完成的作业。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有其不可替代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价值,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所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二是可以诊断学生学的情况,有助于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尤其是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困生,以更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三是可以诊断教师教的情况,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既然作业必不可少,那么问题出在何处?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作业的有与无,而在于作业的多与少。罪魁祸首是作业太多,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压力下,作业被异化了,其应该发挥的育人、教学诊断等正常功能被扭曲了,附加了其他一些本不该由作业来承担的功能,甚至走向了教育的反面,成为误人子弟、戕害学生身心发展的东西。作业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作业过多。目前许多学校的作业多到即便成绩不错的学生也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甚至加班加点也完成不了。作业数量太多,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1)每个学科的作业不算多,但是多个学科加总后则数量甚巨;(2)某些学校、某些教师信奉“题海战术”,认为作业多多益善,以练代教、以练代学,导致单个学科尤其是一些考试分值高的所谓主科的作业量大增;(3)出于商业利益大量出版的试题集、辅导材料为作业量增大提供了来源,为教师多布置作业提供了便利;(4)教师对某些作业不批改,而是让家长批改、让学生自己批改、让学生互相批改,教师不用为批改作业增加自己的时间投入,也为教师多布置作业提供了推力;(5)某些所谓“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改革,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6)某些学校和教师基于素养导向,增加了一些综合性、跨学科的作业,如项目化学习、实地调研、STEM等等,这是好现象,但是传统的作业并没有相应减少,传统的作业与新型的作业叠加在一起,导致作业数量过大。

二是作业过难。许多作业的难度超出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些作业题目属于典型的偏题、怪题,更是远远超出课标的要求。出现难题偏题怪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業与高利害的中高考试题对标对表,有些作业干脆就是往年的真题或者当年的模拟题。也就是说,中高考试题的高难度,产生了前向关联效应,考试指挥棒发挥了负面作用,导致作业难度大大增加。作业中的难题偏题怪题,是中高考中的难题偏题怪题的模仿与延伸。作业改革与考试改革需要同步推进。

作业过多过难,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参加课外的社会补习又占用了学生做学校作业的时间,导致学生作业负担雪上加霜。作业过多过难,最直观的危害是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身心严重透支,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具体而言,一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聚焦知识点甚至考点,学生的能力、品德、审美、身体等方面的发展严重不足;二是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千人一面都为备考做同样的作业题目,个人兴趣爱好不能得到满足,个性潜能不能得到发展;三是影响学生的主动发展,过重课业负担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的、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四是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力和动力的双轮驱动,作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能力不足、动力不足,严重影响学生一生一世的发展。

进行作业改革势在必行,要点如下。

其一,关注作业效能,提高作业质量。效能即目标的达成度,作业是教学的组成部分,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育人目标服务的。衡量作业合理与否的根本标准在于作业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要坚持作业的“素养导向”,即把培养学生的21世纪核心素养作为衡量作业合理性的时代标准,尤其要关注作业对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的促进作用,改变传统的作业内容与作业方式,尤其要大量减少记忆性、机械性、重复性、应试性作业的比重。

其二,减少作业数量,优化作业结构。(1)学校应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从整合与结构化的视角减量增效、优化结构,同年级各学科教师把所有的作业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判,看看总量有多少、中等能力的学生用多长时间才能做完,以此确定合理的作业量,有些学科甚至没有必要布置家庭作业。(2)作业数量要坚持“最小化原则”,即所留作业能满足作业巩固、诊断的几个基本功能就可以了。要减少甚至禁止使用各种作业题集、辅导资料。(3)不要赋予作业过多的功能,切忌锦上添花,不要把其他教学环节如备课、上课环节该完成的任务强加给作业环节,不能以练代教。(4)要减少过度的上课前学习,先学后教对不少学生未必有效。(5)一些新型的作业形式如项目化学习、实地调研、STEM等,尽管理念先进,但是其难度与时长比起传统型的知识类作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要慎用或少用,绝非多多益善。(6)教师对于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也有利于抑制教师多布置作业的冲动。

其三,改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降低作业难度。在教学诸环节中,作业仅仅是其中一环,也仅仅能发挥这一环的作用,作业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打天下。从逻辑上讲,作业的前置环节是课堂教学,后置环节是考试评价,二者对于作业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改革应该在统筹三者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如果课堂教学把知识讲清楚了、给学生讲明白了,那么,作业也就不难做了,课后学生也完全没有必要多做题去复习巩固,课前也没有必要拿出时间去“先学”;如果考试的难度降下来,都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出题,没有难题怪题偏题,那么,作业中也就没有必要出现难题怪题偏题了。

说到最后,我还是希望不要赋予作业过多的功能,作业完成其基本功能就万事大吉了。说句可能有些过头的话: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越少越好,给孩子留下疯玩的时间、发呆的时间、读闲书的时间、无所事事的时间、满足兴趣爱好的时间、欣赏春花秋月的时间。总之,不要让他们身心透支,让他们把身体养得棒棒的、精神养得足足的,这样的学生,才有后劲,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千万不能让他们未老先衰,更不能让他们“躺平”“内卷”。

有些青少年,中小学阶段学习相对轻松、身心畅旺,到大学玩命学、后劲十足;有些青少年,中小学阶段玩命学、身心疲惫,到大学拼命玩、没有后劲。哪一种更好呢?我们的学生又属于哪一种呢?

(编辑?孙金鑫)

猜你喜欢

偏题作业教师
准确界定核心概念规避“偏题”“跑题”
快来写作业
立准原点 系统构思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作业
浅谈小学高年段作文如何避免偏题问题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