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2021-11-18
1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受灾范围持续扩大
近年来旱灾、暖冬等自然现象的频繁出现,为病虫害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人为活动的日益频繁、森林面积的日益扩大,使病虫害蔓延扩散速度日益加快,而这也使得林业病虫害日益恶化。在一些偏远林区,受技术及经费的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导致病虫害不断蔓延扩散,受灾面积持续扩大,进而陷入到“受灾——防治——受灾”的恶性循环当中。
1.2保障措施缺乏效力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使得地方政府及民众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缺乏正确认识,地方政府指导力度不足,群众自发防治意识薄弱,而这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极易出现贻误防治时机、存在防治漏洞等现象。另外,林业病虫害防治资金也相对短缺,地方政府无法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进展困难。
1.3病虫害种类繁多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林业病虫害种类日益增多,除了本地原有的病虫害种类外,还有一些外来入侵的病虫害种类。这些外来入侵的病害虫害种类,打破了林业原有的生物链体系,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尤其是个别具有较强危险性的病虫害,如松疱锈病、松叶蜂、大蚕娥、松材线虫等,这些病虫害危害性高、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具有较大的防控难度,现有的管理及技术依旧存在诸多不足,无法对其进行抑制。
1.4防控体系缺乏完善
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大都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只有发生林业病虫害之后才会开启防治机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极易因此贻误防治时机。除此之外,林业部门在与其他部门合作时普遍处于被动状态,很少主动分享防治资讯,使得许多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无法得以有效推广应用,而这也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优化策略
2.1加大宣传力度
林业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宣传单、网络等形式,对林业病虫害的危害、防治的必要性及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宣传。使当地群众都能充分意识到林业病虫害的危害性,自觉加入到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做好林业病虫害疫病检测,一旦发现林业病虫害疫病,要立即向林业部门汇报。林业部门接到汇报后,要及时组织力量对林业病虫害源头加以控制,以此来避免林业病虫害进一步蔓延扩散。
2.2健全责任机制
地方政府要夯实责任、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加强领导,将林业病虫害防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中,根据本地林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林业病虫害检测、防控计划。林木所属单位及林业部门要加强沟通、积极配合、互相协作、循序渐进的将林业病虫害防治目标落实下去,切实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
2.3增加经费投入
地方政府要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的范畴,不断加大财政预算投入,以此来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经费足额到位。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必须加强检查监督,规范经费使用,减少经费浪费,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奠定资金基础。
(甘肃省庆阳市華池县自然资源局张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