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语故事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2021-11-18田歌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田歌

摘 要:伴随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诸多成语故事开始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然而成语故事的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故而,文章基于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基于成语故事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语故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施路径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阶段,应当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小学生对识字量的具体需求,以及对成语的认识能力,通过成语故事的渗透,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重视机械记忆,忽视兴趣激发

所谓机械记忆,就是学生机械、多次、重复、被迫地展开记忆与学习。从现实角度而言,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了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一道理。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语文教师既容易受到教学惯性思维的直接影响,又为了省时省力,认为让小学生对汉字实行反复多次记忆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产生了一种重复读写、重复讲解词义以及重复默写生字的固化机械式识字教育形式。

(二)注重分析讲解,忽视方法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中,存在教学着力点发生偏移的情况,部分语文教师把分析与理解教材文章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将简单的语文进行烦琐分析,占据了识字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还有部分教师在识字教育中将汉字作为单独存在的符号,对汉字的读音、构成与意义逐个进行击破,机械地分析和讲解每一个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授小学生识字的方法,忽视了对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育,从而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整体效率不断降低。

(三)强调字音教学,忽视形义整合

汉字从本质上来讲是音、形和义的有机整合,识字必须在脑海中创建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只有三者联系越发密切,才会在脑海中记忆越发牢固。但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主要把字音教学看作识字教学的重点,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小学生进行阅读,而针对字形和字义的教授极少。此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忽视了字形与字义的重要性,导致小学生识字相对孤立,无法构成系统形象。比如在教授鹰、鸡、雁等相关汉字时,语文教师利用点名读、领头读、分组读与接龙读等方法让小学生认读对应识字,读音在课堂中占据大量时间,而针对字义的讲解则涉及极少。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根据这节内容的学习,你们认识了什么动物?喜欢这些动物吗?小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回答,追根溯源,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師在教学中把重点均放置在字音上,忽略了字形与字义的有机整合,未能使小学生构建起对本节知识内容动物“特点”的了解和认识,也未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二、基于成语故事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施路径

(一)开展成语趣味活动,提高成语教学成效

基于成语故事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想让教育成效和教育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提高小学生对学习成语和汉字的兴趣才是重点。众所皆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具有一定兴趣,学习成语和汉字才会更加容易。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进程中,可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把成语和谜语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让小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实现对成语和相关汉字的学习及掌握。譬如,在讲解“一望无涯”这一成语时,语文教师就可利用“80岁老太太打哈欠”这一谜语展开教育,语文教师根据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小学生呈现“打哈欠”对应的动态视频,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具有的突出特点,随后让小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得出最后谜底即是“一望无‘牙”。根据这种形式,可以调动小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观察视频和探讨中学生根据谜语了解到汉字的不同,并对一望无涯这一成语记忆更加深刻,对这四个汉字了解更为具体。成语趣味活动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掌握更多汉字提供巨大帮助。

(二)注重理解成语故事,帮助学生掌握汉字

从传统文化习惯角度而言,中国成语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四字成语,另一种是八字成语,尽管字数较少但与现代白话语言进行比较,每个成语中蕴含的文字均是根据提炼总结而形成的,均体现出丰富内涵。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其识字能力与认知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协助小学生对成语进行充分理解,进而让小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成语的前提下对相应汉字进行积累与运用。每个成语一般包含着一个对应的故事,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成语时变得更加简单,在学习相关汉字时也会更加容易。所以,根据成语故事协助小学生对成语汉字进行理解,能够取得较好成效。尽管成语只有四个字或是八个字,然而其故事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意义与内涵。基于成语故事下小学识字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成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还可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与兴趣,与此同时,成语故事中蕴藏着诸多人生哲理,能够协助小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使小学生根据成语知识的学习可以实现对成语语言层面的运用,进而强化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小学生掌握更多人生道理,学习更多汉字。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亡羊补牢”与“守株待兔”等多个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利用寓言的模式出现在教材中,学生在具体学习时会根据对寓言故事的全面阅读,理解故事所想表述的含义,并激发起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三)强调立足语文教材,强化学生汉字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程中,要想让学生根据成语故事的学习积累诸多汉字,则必须立足于教材,让学生对教材中蕴藏的成语故事展开全面学习、理解及记忆。众所周知,每一篇新课文都会有多个生字词,其分散于课文的各个段落,语文教师应当在新课文开始前解决生字词,主要是为了扫除小学生阅读时的障碍,然而孤零零、单一的生字词摆放在小学生眼前,极易变成“过眼云烟”。而且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在利用“螳螂捕蝉”这一成语故事展开识字教学时,要注重利用螳螂捕蝉故事中涉及的自然环境作为语境支撑,只有这样,才会将生字融入课文中,才会加深小学生的识字记忆,使学生在对应语境中加深对文字的了解,并利用文字与成语故事存在的意义联系,强化学生记忆印象。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依托成语自身的意思,对小学生展开词义理解,随后将其应用到句子中。语文教师把“发奋图强”这一成语书写到黑板上,并向学生讲解发奋图强这一成语对应的故事和含义,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展开造句。某些小学生将其造句成:发奋图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语文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故事播放给学生,给小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记忆,并把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教授给学生,推动小学生对成语中两个表示动物的生字进行深刻记忆,并可把成语故事和相关生字牢记于心。

综上所述,将成语故事与小学语文识字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合理依靠成语故事这一载体,让小学生认识和掌握更多生词和生字,还可以为小学生日后更好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和驾驭语言,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英来.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29-30+35.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