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样化策略开展课堂体能素质练习的实践研究

2021-11-18韩琪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练习

韩琪

摘 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方向。恰当的体育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学习提供基础的能量。不过,现阶段,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课程内容单一枯燥、考核方式过于死板等原因,许多学生并非发自内心喜欢体育课,仅仅为了完成体育任务而上课。文章将以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为目的,结合多样化策略,简要谈论改善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多样化策略;体能素质;练习

一、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

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多数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想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而下意识地忽视了体育课程。然而,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健康的身体,将很难集中精力专心学习。不过,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学习时间往往都不够用,更难以挤出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能训练。因此,笔者身为体育教师,需尽量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在有限的课时内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接下来笔者将运用多样化策略,逐一阐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实践路径。

二、多样化策略的实施路径探究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长期重复的运动,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激情。在体育锻炼中,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充满激情。教师可以把趣味因素纳入基础训练活动中,提高训练的趣味。以跑步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借鉴“闯车”游戏,将跑步活动转化为“闯车”活动,将几个颜色鲜明的障碍和奖牌放置在跑道上,学生跑步时,要依次避开障碍,拿到奖牌。另外,老师可以添加音乐元素,当学生获得奖牌时,就会响起“duang”声,如此便激活了学生的听觉神经,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小学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重复运动动作,从而导致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在合适的教学时间点,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将音乐融入体育课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利用音乐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间歇进行身体锻炼。首先,老师可以收集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歌曲,将这些歌曲的高潮部分剪辑成完整的歌曲。其次,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音响把歌曲播放给学生听,与学生一起找出歌曲中包含的不同片段。再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身体动作,音乐节奏改变时,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体动作的转换。简单的肢体动作加上变化的歌曲,可以点燃学生对运动的热情。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平板电脑和移动健身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工具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在多样性教学训练体系的建构过程中, 就学校体育活动而言,人们认为,在学校体育中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激情,同时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效率,改进他们教授和学生学习体育概念和技能的方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特别适合体育课程,因为它们比较轻,可以很容易地被转移到体育馆或户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在适当的体育活动框架内使用移动设备,学生很可能会在校外转移和应用这些设备,帮助他们改变对这些设备的看法,实现他们对体育活动生活方式的有效运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的实验采用大样本和对照组,并使用了一个适合儿童的应用程序,引发了直接的体育活动,以期克服以前研究中报告的上述问题。此外,还考察了学生的内在动机。这种类型的“深层”动机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的积极程度。内在动机是指从一项活动中获得的内在满足感,由四个因素组成,就体育课而言,这四个因素是: ①享受—兴趣(从课堂活动中获得的乐趣和兴趣) ,②努力—重要性(在活动中投入的努力和表现良好的重要性) ,③感知能力(从活动中获得的满足感)和④压力—紧张(活动中的压力和压力感)。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评估在体育科技资源有限的学校,将平板电脑及流动应用程式整合在体育课中对学生上述四个体育课内在动机因素的影响。此外,在实验组内部,研究了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二)研究方法分析

在设备的选择方面,我使用了四款安卓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在研究期间,所使用的应用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安卓或iOS的移动设备使用,里面包括66种体操练习,分为三类(现在可以在“儿童锻炼”中找到) : 加强练习、敏捷练习、柔韧性和平衡练习。支持间歇训练法和随机练习的组合,并能够引导用户执行各种练习程序,提供时间和视频剪辑,显示儿童(包括男孩和女孩)演示用户必须执行的各种练习。一旦进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选择要么做应用程序建议的锻炼程序(其中只包括来自一个可用类别的练习) ,要么可以在其移动设备中创建、存储和执行自定义练习程序(从所有练习类别中选择他们想要的具体练习)。

(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考察了两组儿童在性别比(男女生比例)和年级比(5年级/6年级生比例)方面的独立性,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考察了两组儿童在年龄方面的方差分析。在这些分析中,因变量分别是性别、年级和年龄,而组是自变量,在每种情况下测量了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的四个因素。对于每个学生,四个分数(每个分数对应于所使用的工具的一个分量表)是根据他们对各个分量表问题的答案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

(四)结果分析

研究证明,每四个甚至五个学生配置一个平板电脑,加上一个适合年龄、适合儿童的免费健身应用程序,直接引发体育活动,再加上一个支持性的方法,能够顺利介绍体育教师和学生使用该应用程序,课程也取得了令学生满意的效果。

然而,这项研究也揭示了学生们在利用平板电脑课程和应用程序中的缺陷,以及他们对健身应用程序应该是什么样的概念的缺失。对于学生来说,有机会自己选择练习项目的难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休息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个应用程序确实提供了这样的功能,但是它并没有被用于研究中,其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自己创建一个锻炼程序的复杂性。如果健身应用程序的设计者想要为年轻人创造激励性的产品,那么前面这些建议,以及之前提到的学生们在应用程序中的审美元素,都应该被应用程序的设计者考虑在内。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多數学生不需要做劳力活,只需要认真学习。此种情况下,学生们的体能素质不够,导致学生的身体抵抗力较差,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因此,本文中笔者结合多样化策略,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提升学生体能素质的途径,期待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能素质,进而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姚东平.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J].体育风尚,2019(11):69.

[2]钟凤娟.拓展活动,拓展体质——拓展活动在小学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2019(8):33.

猜你喜欢

练习
对话·素材·练习
有效设计练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长笛装饰音的演奏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日记写作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