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帮带”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2021-11-18苏兆渭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21年46期
关键词:传帮带学友师徒

苏兆渭

一、“传帮带”的由来

传帮带,原是指前辈对晚辈、老人对新人等在工作或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给予亲自传授的通俗说法。这里的“传”是指传授、传承,“帮”是指帮助、帮教,“带”是指带领、带动。“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早些年间被广为传颂,“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而搞好“传帮带”便是这种关心、帮助、支持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年轻人,要有虚心好学的精神。宋朝的杨时“程门立雪”,禅宗的二祖“断臂求法”,春秋的孔圉“不耻下问”,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新人更应该树立以能者为师的观念,自觉地尊重老师,切实地关心老师,真心实意地做老师的学生。另一方面,作为老同志,则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高度的责任心,甘当人梯,要有宽广的胸怀,热心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把自己的过硬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志。

升入高二以来,对于即将面临会考的我们一直有着这样的困惑:传统教学中,都是老师满堂灌,可是一道题目讲了很多遍,后面还有学生学不会。会考需要的是合格率。怎样找到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有效教学。根据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想,一道题,如果全班有20个学生学会的话,那么能不能让这20个学生把另外的20个学生教会?抱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便开始了尝试,结果效果出奇的好。“传帮带”也由此开始萌发。

二、师徒结对——让课堂没有死角

传统课堂是一人讲,众人听,师生互动少,学生参与少。“传帮带”教学策略采用师徒一对一的跟进式讲解,整个课堂上,“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几乎完全颠覆了原有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兵教兵”“兵练兵”,“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例题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全班学生无一例外,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得到大大提高,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效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传帮带”课堂上的师徒互助学习,充分彰显了合作精神的巨大魅力。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变得“胆大包天”,变得异常自信。由此,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以互助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互助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和谐全面发展。

三、师徒互动——让课堂其乐无穷

当然,谁是“师傅”,谁是“学友”,不是单凭入学考试成绩来确定的。从学生入学学校就开始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性格品行逐一进行了解,再通过半个学期的观察,才把他们粗线条地进行大致划分归类。“师傅”和“学友”不是固定不变的,“传帮带”高效课堂的学习小组实行的是动态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有的“师傅”可能会因为胜任不了而被老师调整为“学友”,而有的“学友”会因为进步比较大而升为“师傅”。每个班级由班主任负责,协调任课老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可对师徒做一些微调。

传帮带工作是一项双向互动的工作,需要调动传帮同学和受帮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传帮带工作的有效性。挑选师傅的标准和搭配的过程是值得仔细考虑的问题。

首先树立“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师傅,每一位师傅都是值得學习的”的理念,承认和强调每一位师傅的特色和能力,尊重每一位师傅的优势,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师傅。其次提倡“自主结对、双向选择,推荐为辅,多方考察”。建立《受帮教师成长记录》和《传帮带教师教育特色库》,记录“个性特点”“工作成长愿望”“工作困惑”“结对选择”“教育特色”“当前关注”等。受帮教师可以从以上两份资料中了解对方,进行相互选择;在双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确立传帮带关系。

在“传帮带”课堂上,师徒实行捆绑式评价。制定师徒捆绑评价积分办法,在学习成绩和班级常规两方面将师徒二人作为一个单位共同考核,师徒两人已经一荣俱荣,一耻俱耻。如教师在当堂提问或阶段性检测中,当自己的“学友”答得好或者是考得好的时候,“师傅”会感到非常自豪。只要师徒两人都优秀了,双方更会发自内心地高兴。这样发动学生的力量保证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四、工作成效

会考中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合格率1.49%,在太原市所有高中学校排名14名,6位老师所带的班级通过率100%,通用技术科目得A人数更是达到100人,得A率达37.04%。

五、不足及思考

会考虽然取得圆满成功,但师徒的参与状态,是否有真正的互动,是否有真正的交流和帮扶?学生的思维状态,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了倾听,是否能发现问题,是否分享了见解,是否通过互助解决了问题,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学习的达成状态,看是否将新知识纳入了原来的知识体系,技能是否得到了训练或提高,是否达到了堂堂清?能否建立长效机制,都是以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四中学校030000)

猜你喜欢

传帮带学友师徒
传帮带中谋振兴
唐僧师徒再就业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科学故事 学友动漫
可爱的师徒
張学友『我醒着做梦』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
传递“金钥匙” 引领新一代——齐鲁石化关工委以『传帮带』助力青工成长成才
师徒智过分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