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英译缺陷与建议

2021-11-18张雨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8期
关键词:英译缺陷建议

张雨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在不断地加大,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博物馆作为文物珍藏的集中场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民族文化与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文物行业以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的文物能够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加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博物馆文物翻译工作,尽可能降低不同文化之间的阻碍,加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文章就博物馆文物英译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英译;缺陷;建议

0 前言

博物馆文物英译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知。在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文物的精准翻译能够帮助其他国家了解我国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是我国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集中体现,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瑰寶。与此同时,对当下文化传播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博物馆文物英译具有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等特点。然而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利于参观者了解该类文物的含义,阻碍了民族文化发扬的脚步,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博物馆翻译工作,提升英语质量,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1 博物馆文物英译缺陷分析

1.1 客观因素

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晦涩难懂,但意义深刻。例如,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建都所在地—西安的附近,文物荟萃,举世瞩目,很多国宝文物文化都值得向国外民众介绍。而相关文物翻译专家陆续翻译并出版了像《碑林采英》《千年古都》等以及其他方面的汉译英作品十多种,发现了在翻译过程中的艰难。专家认为文物著作翻译并非简单将其从中文翻成英文,而是将其转述为身处另一个文化领域中仍可明白的内容,可明白地了解其中悠久的历史记载和哲学深刻蕴意;既不可以翻译得离其义,又要让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易接受。在翻译过程中,坚持译文的忠实和通顺格外重要。例如,在《碑林采英》中有许多官员的称呼,并且中国古文里关于官员的称呼复杂多变,像“太常”“舍人”“博士”等,在中国特定年代,“博士”为专精一艺的学官,和今天的“博士”(doctor)不是一个概念。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读者在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和词语中暗含的故事典故的基础上,即使日夜通读全文也不能了解其真正含义。因此,在基本翻译的基础上,有必要增加对文物背后故事的说明,这也要求翻译学者的知识面广泛。

②博物馆内建筑、展馆面积和空间大小、文物陈列方式等客观物理因素会对博物馆文物英译的处理策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翻译专家在翻译文章并遵循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要顺应博物馆物理世界构成的特殊客观要求。在博物馆的陈列中,文物与文物中间要求保持一定距离,当遇到文物繁多、陈列面积有限时,指示牌内容也要缩减,会出现文物英译未解释清楚的问题。即一件文物名称的英译文长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指示牌尺幅的限制。且单件的陈列摆放与同类展品的集中摆放是不一样的。

在将文物解说词中译英的过程中,英语往往会大幅增加指示牌长度,当其增至与展板外观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有些博物馆会为了省事而减少对文物背景的详细解说,甚至省略。而为了西方观众能准确认识文物,应当大幅度增加文物展品的背景知识介绍。

文物翻译在文化输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内现在大多博物馆会通过印刷英译小册子、讲解员对其展品进行英文介绍,或者在馆内售卖文物科研书籍、开创网上博物馆给观众提供便捷的文物图片、视频等浏览途径,让以英语为母语的观展者更清楚地了解文物。

1.2 主观因素

①译者在翻译文本上有不同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决定了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不同的译者对文物知识的理解深浅度和语言驾驭能力也参差不齐,翻译能力普遍不高。通过调查发现博物馆文物翻译人员大多不是专业的翻译者。翻译领域人才的匮乏以及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使文博翻译系统内很难出现佼佼者。因此,培养翻译人才,提升博物馆文物翻译质量十分迫切。翻译工作人员若缺乏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背景,会导致在认知上产生偏差,直接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②虽然我们追求翻译的“信、达、雅”,强调词语的准确翻译,但还要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受两种文化背景、风土习俗和审美观点等因素所影响,那么想达到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专家意识到,翻译准确并不意味着一对一译出来,有些词语可以省略不译。

③文化思维大多都比较抽象性,而我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通过在具体事物中寄托特定的思想,从而表达自身的情感和影响。因此,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博物馆文物的翻译工作。中文文本较多使用长句,表达方式委婉,细水长流,而英文文本简洁平实,多使用简单句。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具备一定跨文化意识。

地域的差异也使得翻译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不同地域的人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宗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仰差异也能够直接影响到翻译工作的准确性。

1.3 没有统一的对应性翻译

有些文物藏品的中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一一对等的词语,难以实现对应性翻译。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众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字里行间包含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传统观念、社会习俗及宗教信仰等内容,在英文里还没有能完全正确解释文物信息的单词,要求用外文翻译得精确恰当、又容易理解,实属不易。在翻译过程中,要在转换为外国参观者习惯的语言文本基础上,又能恰当地还原其中文的含义。

2 博物馆文物英译建议

2.1 灵活运用翻译方法

图书馆文物名称翻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直译、音译以及各种方法结合。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特定的条件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学含义。

与此同时,通过准确翻译文物名称以及文物用途能够加强文化信息传递的作用。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当尽量保持文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工作人员大多都会采用直译的方法。一些文物具有十分丰富的语言表述,通过直译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物所具有的文化信息,也能够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①。但是如果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出现双方文化差异过大时,一些中文词汇或者文本信息没有办法很好地体现文物所具有的文化信息,甚至会出现此词义空缺现象,这时应当进行加注,通过对空缺部分进行添加注释能够很好地弥补词义空缺的现象。

此外,在加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句式的长短。工作人员可以在应有的文化信息上做出一些延伸,以便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文物信息。

2.2 翻译人员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

在对博物馆文物進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通过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使得其他人能够在理解文物的过程当中尽可能适应自身的思维习惯。因此,翻译人员应当站在参观者的角度进行翻译,在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以及思维差异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②。

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工作人员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当对文物的含义进行深入了解。在翻译之前,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部分进行深入了解,寻找较准确的词汇进行翻译,这样一来也能够提升博物馆文物翻译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在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③。在文博翻译系统里不难发现,精通文博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不擅长翻译,有优秀翻译功底的工作人员却不了解博物馆专业知识,这样翻译出来的文本要么存在词汇和语法的低级错误,要么翻译文本出现用词不当,译文因缺少独特的背景知识而显得很生硬。没有灵魂的翻译内容让参观者读不出这背后隐藏的中华文明精髓,精彩的内容因翻译失误而让参观者失去在千年文明长河中畅游的机会。所以文博翻译人员不仅要有强大文博专业知识背景支撑,还要有丰富的文博翻译经验,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判断出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最终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并不断进行修改校对,最终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2.3 重视文物翻译印刷排版质量问题

关于排版印刷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翻译出错,从而大大改变译文意思的问题不容小觑。如中译英出现单词间不小心省略了空格,译文意思很可能大不相同或容易引起误导,并降低了文物翻译整体的美观性。更严重的是,该错误的出现代表着博物馆的不重视文物的文化态度。因此,该现象要极力减少,而博物馆负责排版工作人员需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2.4 建立科学的培训考核机制

为了更好地进行博物馆文物文化的传播,确保博物馆翻译的质量,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考核,通过培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除此之外,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审查,最终确保博物馆文物的翻译质量,最终实现对外文化交流①。

博物馆单位也应当定期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与外国译者相互学习交流翻译经验。跨文化翻译是世界通行难题,是每位译者在翻译时都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翻译专业的专家学者对翻译文本进行审查,最终使得译文更加准确。

2.5 加强国际间合作

博物馆可以聘请一些外籍工作人员参与博物馆文物翻译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翻译的整体水平。很多外国学者都对中国的文物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并且也形成了自身的专业词汇。同时,很多国外博物馆也有收集中国文物以及有关方面的书籍,外籍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以及专用词汇的搜索形成独有的表达方法,而了解国外文化表达方式,阅读外文资料也是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文物翻译是提供给外国人阅读的,以便不同文化进行交流,而西方人都看不懂的翻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博物馆也可以聘请国外专家进行出版物的审核,为博物馆文物翻译工作把关②。

2.6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

互联网是获取博物馆文物翻译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很多博物馆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互联网掌握博物馆的最新信息,也可以运用这一平台发布对于专业术语的看法。

博物馆文物翻译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而网站便是承载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互联网应用的支持和引导,为网站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服务,从而加大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③。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文物英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我国的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有说不完的故事,精准明了的翻译成果有利于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当中,翻译人员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化,融入翻译环境,通过全面的翻译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另一种语言形式传达给受众,并不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国际。政府在这方面应投入大量扶持工作,引进更多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翻译人才,更好地对翻译工作进行优化升级,使其符合国际惯例与行业规范,并为在华外国人以及其他人群提供科学的指导服务。

猜你喜欢

英译缺陷建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三代人的建议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
FOOD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