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椿皮药材本草考证

2021-11-18王二欢王继强马存德杨祎辰靳鹏博詹志来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皮本草香椿

王二欢,王继强,常 晖,马存德*,杨祎辰,靳鹏博,詹志来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3.陕西省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咸阳 712046;4.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1 椿皮的别名与释名

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古时本草,因椿、樗功效基本相同,故将椿、樗同条列出,并将其不同入药部位的药材进行附注。所以以下先对“椿”“樗”进行考证。

臭椿在古代本草中称“樗”或“恶木”,认为樗为无用之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6]中记载:“采茶薪樗。疏:樗树及皮,皆似漆,青色耳。其叶臭。又蔽芾其樗。疏:山樗与田樗略无异,叶似差狭耳。”指出樗的形态及树皮同漆树相类似,古代“青色”一般可以代表绿色、蓝色和黑色,文中的“青色”应该是黑色,其叶子有特殊气味(臭),并得出“山樗”和“田樗”是两种植物。《尔雅·释木》[7]中记载:“栲,山樗。郭璞注: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明确“山樗”为“栲”,故“田樗”应为“樗”。

“椿”字在《说文解字》[8]《古今韵会举要》[9]中均有记载:“杶,书曰杶榦栝柏;櫄,或从熏;橁,杶木别名;椿,木名。”表明“櫄”“橁”“杶”“椿”是一种木本植物。《本草纲目》[10]中记载:“香者名椿……椿香而樗臭,故椿字又作櫄,其气熏也”,进而得出“櫄”就是“椿”,且气香,即香椿。

椿皮是少用中药,古代文献中的“樗皮”,其基原为臭椿。臭椿古称樗[2],别名甚多,具体如下:①以气味得以命名:因其叶散发臭味,故有臭楮《食疗本草》[2],臭椿树《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11],臭樗、臭树、臭根树、臭香椿、臭木桐《本草药名汇考》[12]等别称;因其味苦,故有苦椿《陕西中药志》[13]、苦木松《本草药名汇考》[12]等别称。②以树形及生境得以命名:由其生境有田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6]、山椿《本草拾遗》[14]等别称;因其树形与香椿树相似,故又有椿樗《新修本草》[15],椿、椿树《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11]之别称。③以叶痕得以命名:因其“叶脱处有痕,如樗蒲子又如眼目”,故有虎目《本草拾遗》[14],虎眼树《证类本草》[16],鬼目《本草图经》[17],虎眼、虎目树、大眼桐《本草纲目》[10]等别名。④以其木质木色得以命名:因其木显白色,白椿《新华本草纲要》[18]之名始得;庄子认为“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故有恶木《本草药名汇考》[12]、龙树《云南种子植物名录》[19]之称。⑤以果实入药,名为“凤眼草”,得以命名凤眼树《本草药名汇考》[12]。

另外,臭椿还有猪椿《食疗本草》[2],大果臭椿《云南种子植物名录》[19],山栲、木砻树、红椿、毛椿树、婆子树、水椿、木椿、马椿、野红椿、椿花榔头、干达嘎利《本草药名汇考》[12],乌没黑-尼楚根-好布鲁(蒙族)[12,20]等别名。

椿皮的入药部位为根皮或干皮,可去掉粗皮。因此,椿皮药材的名称有:樗白皮、苦椿皮《陕西中药志》[13],椿樗白皮、椿樗根皮、樗木根皮《新修本草》[15],椿白皮《本草拾遗》[14],椿根白皮、椿樗皮《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21],椿树白皮《本草药名汇考》[12],樗皮《药性切用》[22],樗木皮《本草从新》[23],臭椿皮《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24],椿根皮《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21],椿根皮、樗根皮《全国中草药汇编》[25],臭椿根皮、椿树根皮《本草药名汇考》[12],樗根白皮《陕西中草药土单验方手册》[26],椿干皮等别称。

2 基原考证

关于臭椿(樗树)的形态特征,最早记载于三国时期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6]:“采茶薪樗。疏:樗树及皮,皆似漆,青色耳。其叶臭。”文中表明樗树及其皮色与漆树相类似,其叶有特殊气味,伐为柴薪用。而后《本草经集注》[27]在 “樗鸡”条下记载“樗鸡……生河内川谷樗树上……樗树似漆而臭,今以此树上为好。”再次阐述樗树与漆树的相似点,并指出樗树上生有樗鸡。

作为臭椿(樗树)入药的始在本草,《雷公炮炙论》[5]中未明确指出椿根皮的来源,不可知是香椿根皮,还是樗树根皮。

古代常采用取类比象法,用人们最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一般事物。在古代,漆树因采漆和易致过敏而被广泛认识,因此用漆树来解释樗树。通过两种树的形态比较,可以推断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所记载的樗树是今天分布较广的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见表1。

表1 《中国植物志》中漆树及臭椿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生境比较

《新修本草》在“椿木叶”条目下“新附”中记载:“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为别也。”[15]文中记载了椿木和樗木在木质上的区别,即木质疏软为臭椿(樗),木质坚硬为香椿(椿)。据《中华本草》[25]编委考证认为,《新修本草》中的椿木叶为大果臭椿A.altissimavar.sutchuenensis的叶。

《本草拾遗》中记载:“樗木……叶似椿……叶脱处有痕,如白樗,散木也。”[14]文中提及樗木的叶与椿树的叶相似,同时提到樗木叶痕和木质散。

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椿木、樗木……二木形干大抵相类,但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樗木疏而气臭……叶脱处有痕,如樗蒲子又如眼目,故得此名。其木最为无用……并采无时”[17],同时分别附“椿木”(图1A)及“樗木”(图1B)。由此可知,樗木和椿木外形树干相似,但樗木气味臭,叶片脱落形成叶痕像樗蒲子和眼睛,因而证明此为落叶木本。从两幅图可看出樗为高大乔木,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叶片先端尖而长,樗木树干表面较光滑;而香椿树干笔直,树身粗糙。

宋《本草衍义》载:“椿木叶,椿、樗皆臭。但一种有花结子,一种无花不实。世以无花不实,木身大,其干端直者为椿。椿用木叶。其有花而荚,木身小,干多迂矮者为樗。樗用根、叶、荚。故曰未见椿上有荚者,唯樗木上有。”[31]文中明确指出,椿、樗都有特殊气味,但椿树干挺拔,端直,木、叶入药。香椿为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生长达到一定树龄的香椿都可开花,只因春季人们以香椿芽为食,每年最初香椿芽里包含花芽,重新萌发的芽中没有花芽[32],故有寇氏观察的“无花不实”。樗开花结荚,树干低矮、弯曲,以根、叶、荚入药,并得出樗木上有荚而椿木上无荚的结论;还从植物的伴生动物着手,记载:“又有樗鸡,故知古人命名曰不言椿鸡,而言樗鸡者,以显有鸡者为樗,无鸡者为椿,其义甚明”,樗鸡(斑衣蜡蝉,其干燥体入药),最喜臭椿,此处指出樗木上常有樗鸡,但椿木上无樗鸡。

元《补增图经节要本草歌括》载:“二木形干相类。但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樗木疏而气臭。”[33]只描述樗木疏,气味臭。

注:A.《本草图经》(椿木);B.《本草图经》(樗木);C.《植物名实图考》(椿);D.《植物名实图考》(樗)

明《救荒本草》中记载:“夏中生荚。樗之有花者无荚,有荚者无花。荚常生臭樗上,未见椿上有荚者。然世俗不辨椿樗之异,故俗名为椿荚。其实樗荚耳。其无花不实,木大端直为椿;有花而荚大,小干多迂矮者为樗。”[34]臭椿(樗)花期4-5月,果期8-10月,果实为翅果,种子在中间,与豆科的荚果近似;香椿树为蒴果狭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10-12月,夏中应在6月至7月期间,此时臭椿花期已过,已形成幼小翅果;香椿正处在花期。故有“夏中生荚。樗之有花者无荚,有荚者无花”之说;至于“其无花不实,木大端直为椿;有花而荚大,小干多迂矮者为樗”则为引用《本草衍义》的叙述。

明《本草集要》载:“椿木叶……无花不实者为椿,有花有荚者为樗……樗木根叶尤良。”[35]文中对《救荒本草》论述的椿与樗的区别进行了整理、简化。

明《本草蒙筌》中记载:“南北俱各有生,其木最为无用。本多痈肿,难定墨绳。枝乃曲拳,不中规矩。与椿木相类,须辨认分明。无花不实,木身大,其干端直者为椿;有花而荚,木身小,干多适矮者为樗。又曰:椿本实而叶香,樗木疏而气臭。今人不识樗名,故多呼为臭椿树也”[36],为引用《本草衍义》。《本草蒙筌》载:“(谟)按:汪石山曰:椿、樗二木各有两种,一种皮赤,一种皮白。白者先花后叶,其树身皮粗糙如粟粒;赤者先叶后花,其树身皮细腻而不粗。叶皆相同,香臭无别。医之所取,皆在白皮。故入药无间椿、樗,但择皮白者采收,不必以香臭为泥也。”而汪石山认为:“椿、樗二木各有两种,一种皮赤,一种皮白”,此时汪石山已经认识到椿、樗两种植物存在同属形态相似的植物,但树皮色、树身区别不实,臭椿属及香椿属植物皆先花后叶[28]。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椿”“樗”和“栲”是三种树木:“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虚而白,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不似椿木坚实,可入栋梁也”[10],表明樗木皮粗糙,叶子有臭味,木白色,木质不如椿木实。

《药性会元》[33]《仁寿堂药镜》[33]以上均引自之前本草中樗树形态特征的记载。《本草乘雅半偈》中记载:“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疏而白,茎叶臭恶不可茹。二三月木端作叶,红嫩,老绿。有花无荚者椿;有荚无花者樗。干枝端直者椿;迂矮者樗……秋深落叶,脱处有痕如虎眼”[37],文中详细记载了樗的形态特征,即皮粗,肌疏而白,茎叶臭恶不可茹。二三月木端作叶,红嫩,老绿,有荚无花,干枝迂矮者……秋深落叶,脱处有痕如虎眼。

《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椿,即香椿。叶甘可茹,木理红实……樗,即椿之气臭者,根荚皆入药。木理虚白,生山中者名栲”[38],同时分别附“椿”(图1D)及“樗”(图1E)图,可详细看出椿、樗在木理及叶片上的区别,“椿”木理红而实,叶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尾尖,基部一侧圆形,另一侧楔形,不对称,与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极为相似;“樗”木理白而虚,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对生,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两侧各具粗锯齿,与臭椿极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极为相似。《本草备要》[39]《本草述钩元》[40]《本草易读》[41]基本沿用之前本草对樗的形态特征描述。

综合以上文献记载,在古代虽然“椿木”和“樗木”入药混用,功效也一样,但历代医家对这两种植物还是进行了区分,而且区分明确,详见表2。

表2 历代本草中椿、樗比较

综上所述,古代应用的椿皮有两种,分为香椿皮和臭椿皮,两者功效相似,常混用,但历代对这两种植物都进行了区分。我国有臭椿属植物5个原种2个变种[28],除去常绿的、有刺的,且分布于台湾、广东沿海和贵州、云南等高海拔边远地区的外,只有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及其变种大果臭椿A.altissimavar.sutchuenensis(Dode)Rehd.和毛臭椿A.giraldiiDode.;我国有香椿属植物4个原种,6个变种[29],除去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边远地区外,只有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及其变种陕西香椿T.sinensisvar.schensiana(C.DC.)X.M.Chen,其形态特征各有不同,详见表3。古代经济和文化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流域,因此,古本草记载的椿(椿木)主要是Toonasinensis(A.Juss)Roem.;樗(樗木)主要是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和大果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 var.sutchuenensis(Dode)Rehd.et Wils.。

表3 《中国植物志》中臭椿、大果臭椿、毛臭椿、香椿及陕西香椿的形态特征比较

到了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随着现代动植物分类学的引进,椿皮的原植物更加明确。

1935年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43]在“樗椿白皮”下讲到同“椿樗白皮”,“椿樗白皮”条记录其“基本”为“楝科香椿之根皮”,但在“原名”中记载“香者为椿,臭者为樗,山樗为栲”,仅对“香椿”的植物形态描述较详细,而对“樗”未做描述。

1959年9月卫生部编写的《中药材手册》[44]中也收载了“椿皮”,但关于椿皮来源的记载为:“椿皮为干燥的干皮及根皮,有椿皮及樗皮二种。椿系楝科落叶乔木,俗称‘香椿’;樗系苦木科落叶乔木,俗称‘臭椿’……目前椿樗之皮均统称‘椿皮’”,表明此时“椿皮”的来源与古时相同(即有椿、樗两种来源),同时指出椿、樗在植物分类中所在的科名及其习性,但对椿及樗的形态特征未见记载。

1960年《药材学》中记载:“椿根皮是苦木科植物臭椿(A.altissimaSwingle)的根皮或茎皮”[44],明确了椿根皮的基原及入药部位,同时记载了臭椿的形态特征;1962年出版的《陕西中药志》中记载:“椿白皮为苦木科植物樗树(俗称臭椿)(A.altissimaSwingle)的根皮或茎皮”[13],在明确椿白皮基原下,同时指出臭椿是樗树的俗称,并将香椿根皮及茎皮作为类同品附注,统一了药材椿皮的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版)中记载:“椿皮为樗树科(Simarubaceae)植物臭椿(A.altissima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45],统一了药材椿皮的来源。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版)[46]中将“樗树科”改为“苦木科”。而后各类药学、植物学相关著作在此基础上对臭椿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完善。

综上所述,古本草记载的樗木,应是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和大果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 var.sutchuenensis(Dode)Rehd.et Wils.。现代主流本草著作中只收载了分布较广的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把大果臭椿的基原没有并列在“椿皮”里,在《中华本草》中单独列为“大果臭椿皮”。因此可见,椿皮入药基源古今没有变化。

3 产地变迁

樗鸡为樗树上伴生动物,樗鸡的产地亦有樗树而生,考察樗鸡的产地,即是樗木的产地。《名医别录》在 “樗鸡”条下载:“樗鸡……生河内樗树上”[47],即樗树生河内,大河以北总谓之河内[48],应为今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并明确了樗鸡及樗树之间的伴生关系。《本草经集注》在 “樗鸡”条下载:“今出梁州……樗树似漆而臭”[27],南北朝时期“梁州”今指陕西汉中。《新修本草》在“椿木叶”条目下无产地记载,而在“樗鸡”条下记载:“今出岐州”[15],唐代岐州为今陕西凤翔县,而“椿木叶”条目下未见产地记载。《本草拾遗》中记载:“北人呼为山椿,江东人呼为虎目”[14],“北人”,即“江北人”,“江北”即今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江东”为今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东部一带[48]。《本草图经》在“樗鸡”条目下记载:“樗鸡,生河内川谷樗木上,今近都皆有之。”[17]北宋的都城在今开封。同时记载:“椿木、樗木,旧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表明这一时期已经认识到臭椿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本草衍义》中“椿木叶”条目下未见产地记载,但“樗鸡”条下记载:“樗鸡,东、西京界尤多”[31],“西京”在北宋时期为河南洛阳,“东京”为河南开封,表明河南洛阳、开封等地臭椿分布较多。《本草蒙筌》中记载:“樗鸡出梁州、岐州、汴洛诸界尤多,生樗树上”[36],指出陕西汉中、凤翔,河南开封至洛阳等地臭椿较多。《本草述钩元》[40]《本草易读》[41]中记载:“南北皆有”。《药物出产辨》中记载:“产直隶,西山齐堂地方”[49],直隶,即今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此处西山应为“直隶丰润县东南,东南距唐山三里许”的地区,表明当时用的椿皮出自以上这些地区。《中国药学大辞典》[42]引用了《药物出产辨》的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对臭椿树产地进行阐述的文献为1958年出版的《农药植物手册》,其中记载:“产河北、甘肃、云南、昆明等处。江、浙也有生长。”[50]随后中药学及植物学书籍对臭椿树产地均有记载,详见表4。

表4 历代椿皮药材产地

综上,古今臭椿产地未发生变迁。历代本草记载,臭椿古代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现代文献记载臭椿在中国河北、甘肃、云南、贵州、江苏、浙江、陕西、辽宁、江西、湖北、北京、天津、广东、福建、山西、山东、四川、安徽、河南、上海、湖南、广西、重庆、台湾、西藏[64]、新疆[65]、宁夏[66]、内蒙古[67]、青海[68]等大部分地区均有自然分布,吉林有引种记录[69],黑龙江未有报道。总体发现臭椿的现代分布包含了古代分布。

4 历代品质评价

椿皮是臭椿树的干皮或根皮。《新修本草》[15]《四声本草》[16]《蜀本草》[16]《证类本草》[16]《补增图经节要本草歌括》[33]将樗、椿合并述,认为“樗木根叶尤良”。表明樗木根及叶均可入药。《四声本草》[16]单独以“樗木”为条目论述,认为“根皮尤良”。《本草蒙筌》[36]出现了去粗皮的加工方法,在以后的发展中,椿皮“去粗皮”逐渐成为主流。《本草备要》[28]认为“樗皮尤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5](1963版)明确现今用的椿皮为臭椿树的干皮或根皮。查阅建国后本草类书籍发现,椿皮以肉厚、无粗皮、色黄白者为佳,且根皮优于干皮。详见表5。

表5 历代椿皮品质评价

综上,随着人们对臭椿(樗)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最开始“樗木根叶尤良”到后期樗木叶渐渐不被用于药用,樗木皮(椿皮)成为主流品。在历代医者的努力下,椿皮的品质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直至现代“以肉厚、无粗皮、色黄白者为佳,且根皮优于干皮”。

5 历代采收加工

椿木初始以椿木根入药,《雷公炮炙论》对采收加工有详细记载:“凡使椿根……采出,拌生葱蒸半日,出生葱,细锉,用袋盛,挂屋南畔,阴干用。”[5]《新修本草》[15]中记载椿、樗均为椿木叶、皮药材的来源,入药部位扩大至叶、皮,但该书未对采收加工进行描述。《食疗本草》“椿”条有一方:“取白皮一握,仓粳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甘草三寸炙,豉两合,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顿服之。”[2]这应该是椿皮刮去栓皮,用其韧皮部位入药的最早记载。

民国时期《药物出产辨》中记载:“收成限于五月初一至十五为止,过此时期,则难以剥削也。”[49]开始关注椿皮获得的难易程度,认为五月上半月剥皮较容易,推荐春季剥皮。

《陕西中药志》中记载:“四季均可采收,以春季水分充足,容易剥离。根皮是将已长成之树锯倒,挖出树根,刮去外面黑皮后,以斧头轻轻敲打,使其根皮松离,剥下晒干。茎皮是在树干上用刀纵割,将皮剥下后,晒干既得。”[13]]在记载椿皮采收时间的基础上,对椿皮采收进行细化,提到需要“去粗皮”,即椿干皮不需要刮去黑皮(粗皮),椿根皮需要刮去黑皮(粗皮),并在药材获取上记载椿根皮需要锯树挖根,椿干皮剥皮即可。之后本草类书籍对椿皮采收加工皆有描述,详见表6。

表6 椿皮历代采收加工

综上,古今文献对椿皮的采收加工均有记载,但椿皮采收方法未有变化,即四季均可采收,以春季较宜。采收时将干皮从树上剥下晒干;或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用硬物敲打后,剥下白皮,仰面晒干。

6 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考证

作为椿木根的始载本草,《雷公炮炙论》[5]中仅记载其功效“偏利溺涩”,并未对性味归经及毒性进行记载。《药性论》中记载椿木根:“使味苦微热,无毒,能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16],认为椿木根性微热、味苦。《日华子本草》记载:“樗皮,温,无毒。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16],认为椿皮性温。《本草蒙筌》记载樗根白皮:“味苦涩,气寒”[36],认为椿皮性寒。《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樗白皮,味苦涩,性寒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月经过度,带漏崩中,梦泄遗精,肠风痔漏,久痢脱肛。缩小便,除疮疥,祛鬼疰。杀传尸,解蛊毒,逐蛔虫”[72],首次提到椿皮(樗白皮)归心、肝、脾三经。同时指出“有一种椿皮,功用相同,性敛微温”,这可能是《日华子本草》认为樗皮性温的原因。

清代汪昂所著《本草备要》中记载:“苦燥湿、寒胜热、涩收敛……治湿热为病。泄泻久痢,崩带肠风,梦遗滑精,有断下之功”[39],明确椿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断下的功效,但对归经未做记载。《中国药学大辞典》[42]《现代实用中药》[73]皆认为椿皮性温味苦,但与其功效“燥湿清热涩肠固下”相背,应为笔误。

关于毒性,最早记载于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樗木味苦有小毒。”[14]而后医家各持己见,直到《本草纲目》中记载:“椿樗……盖椿皮入血分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之效则异……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椿皮;气分受病有郁者,宜用樗皮……故陈藏器言樗皮有小毒,盖有所试也”[10],在书中李时珍对椿樗作了分辨,同时解释了《本草拾遗》[14]中关于“樗木……有小毒”的原因;而后医家对椿皮的毒性记载变少。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对椿皮的认识在逐渐完善细致,发展到今天认为椿皮性寒味苦、涩,归大肠、胃、肝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泻的功效。椿皮的功效,详见表7。

表7 椿皮药材历代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续表7

7 展望

中医学界对于椿皮的相关安全性鲜有研究报道,随着中药行业的发展,应加大对椿皮等少用药、冷背药材的安全性研究,以保证中药的用药安全。臭椿叶片具有腺体,有刺激性气味,臭椿的刺激性气味可对农业害虫产生驱避作用,可以作为植物源农药加以使用,这是一大研究方向。通过考证椿皮的来源及加工方法可知,椿皮有刮皮椿根皮、原皮椿根皮,刮皮椿干皮、原皮椿干皮四种规格,市场上椿干皮的产量估计会大于椿根皮。采收椿皮大多采用伐树取皮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具有可持续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今后应加大臭椿活树取皮,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猜你喜欢

白皮本草香椿
浅谈李根白皮的应用及其替代品*
香椿吃前要焯水
香椿鱼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香椿
足球黑白皮
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