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11-18王惠敏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衣着居民消费

王惠敏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加快,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也在不断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类型与以往对比有所不同,人民在满足生活需要后更加注重物质精神上的追求。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2019年湖北省农村、城镇人均居民消费数据,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7 849.5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5 334.47元。2019年,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分别增长7 478.5元和11 087.3元,农村居民消费相比城镇增长缓慢(见图1)。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振兴和对农村的大力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能吸引农村流动人口,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还能缩小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差距,解决农村居民消费拉动不足的问题。研究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类型的影响,为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图1 湖北省2013-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情况

1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类型影响的研究较早,Modigliani和Brumberg[1]研究不同层次的消费结构得出,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农民受到第二、第三产业高工资的吸引流入城市,推进了城镇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居民需求扩大,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Duesenberry[2]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行为不仅受过去自己的消费习惯影响,而且还会受周围的消费环境影响,即“示范效应”,提出的“棘轮效应”:消费者在收入增加时易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Rostow[3]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表明,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在不同阶段,居民消费和投资占比不同。在社会发展初期,居民主要购买生活必需品,投资占社会比重小;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中公共投资降低,私人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发展;在高度繁荣阶段,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居民消费更偏向于服务型及享受型消费。Krugman[4]认为城镇化会使该地区产生积累效应,逐渐繁多的商品种类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厂商会集中在城镇发达地区采取各种消费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产品集中所产生的集中效应会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到周边乡镇地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厂商追求的规模经济与集中消费效应会使城镇发展的同时刺激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Kale[5]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访问了美国各地区20岁以上的2264名不同阶层,不同职业成年人,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观念的不同导致消费行为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对城镇化与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目前研究成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肯定了城镇化对消费有促进作用。城镇化建设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效应,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改变中国经济结构。推进城市化改变居民的收入,从而改变其消费预期及消费行为。同时城市化会使居民受示范效应影响从而改变消费倾向,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发展[6-8]。在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多利用省市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9-14],得出城镇化建设持续时间、居民年龄、消费习惯以及不同的地区对于居民消费有不同影响的结论[15-19]。二是认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没有实际拉动作用。城镇化建设不能促进居民消费,对居民消费起主要影响的是居民收入,现阶段的农民收入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的生存型消费,对于其他类型的消费还不能保障[20-21]。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收入、环境等因素进行相关研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种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同时,现有的文献大多从消费者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关于居民消费类型的研究分析还较少。

2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类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为了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类型的影响,通过《湖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具体数据,即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信息、文教娱乐、医疗、其他八大类具体支出。但由于1996年前关于交通消费支出的计算方法与1996年后不同,按照数据统一性的处理原则,把交通一类剔除掉后选取1991-2018年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七项支出的相关数据。

城镇化率计算方法包括城镇土地利用法、非农业人口比重法、城镇化综合指标法、城镇人口比重法等多种方法。本文基于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采用城镇人口比重法,计算得出湖北省1991-2018年的城镇化率。

本文采用VAR模型来分析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量之间的关系。VAR模型的每个变量都是内生变量,利用时间序列中的当期变量及滞后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2 模型建立

2.2.1 平稳性检验

VAR模型的建立需要保证变量之间是相互平稳的,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需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ADF检验结果是平稳的,则能建立VAR模型,若ADF检验结果不平稳,需对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检验其平稳性,若不平稳则继续进行差分直至结果序列平稳。

根据表1可以发现,食品(sp)、衣着(yz)、居住(jz)、家庭设备(jtsb)、文教娱乐(wj)、医疗(yl)、其他消费(qt)以及城镇化率(urban)的原始序列都不平稳,而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均为是I(1)过程。因此,采用其一阶差分代表各序列的增长率,后续协整检验也基于一阶差分数据进行。

表1 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2.2.2 模型阶数确定及协整检验

为了建立VAR模型需要对模型定阶,可利用AIC和SC指标以及单位根检验来判定。根据AIC和SC等指标,二阶滞后的AIC和SC值分别为49.83、56.46,均小于一阶滞后的59.71、63.22。结合单位根检验(见图2),发现滞后二阶的条件下,有的根在单位圆之外,但是滞后一阶的根都在单位圆之内,因此选择滞后一阶回归。

图2 单位根检验

表2结果发现,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其他消费以及城镇化率这8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观察可知,滞后一阶、滞后二阶以及滞后三阶的P<0.05,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处理后的一阶差分数据是平稳序列。在α=0.05的置信区间,t检验的P<0.05 ,说明解释变量: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其他上的消费对城镇化率显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有有效的经济关系。因此随后建立的VAR方程式有效。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2.2.3 VAR模型建立

由于VAR模型的变量均是内生变量,所以每个变量均可作为被解释变量被其余变量所解释。所建立的VAR模型一共有8个方程,每个变量均可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不同的VAR方程可以观察各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由此可得到表3。

LnURt=0.6231LnURt-1-0.0001LnJTSBt-1+0.0002LnJZt-1

(3.27095)(-0.32138)(1.51457)

+0.0006LnQTt-1-0.0001LnYLt-1

-0.0004LnYZt-1

(1.16650)(-1.81104)(-0.88679)

R2=0.9766,F=88.7813

为了保证数据之间变化波动不大保持平稳性,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在列举的方程中农民七个消费具体支出以及城镇化率的一阶滞后项作为自变量,城镇化率的当期值作为因变量。根据方程可知,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居住、其他消费是正相关关系,而与家庭设备、医疗、衣着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农村居民在其他上的消费对城镇化影响最大,当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他消费对数变化一单位时,城镇化率对数变化0.0006个单位,t检验的统计量为1.166 50。而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医疗、衣着消费的对数增加一个单位时,城镇化率的一阶滞后项分别减少0.000 1、0.000 1、0.000 4个单位。根据方程的可决系数R2=0.976 6可知该模型个变量之间相关性高,模型拟合度非常好。此VAR模型自变量的待估系数均小于1说明了农村居民消费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大。

当农村居民七大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城镇化率的一阶滞后项作为方程中的解释变量时,根据表3观察得出,当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城镇化率一阶滞后项的对数改变一单位时,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其他方面的消费的一阶滞后项分别改变了264 5.812 0、650.849、163 7.725 0、470.685、206 0.45、278.354 9、270.009个单位。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城镇化率的对数发生变化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上正效应最大,其次是文教娱乐和居住方面的消费。而城镇化率一阶滞后变化对农村居民在医疗和其他消费方面的正效应相对较小。

表3 VAR模型结果

城镇化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增加了农村居民就业机会,从而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水平提升,其消费观念受到城镇化影响发生转变,这些因素使得农村居民的物质消费能力提升,居民在食物、衣着上的生存型消费比在医疗、其他上消费多。

2.3 结果检验

2.3.1 Granger因果检验

对数据作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城镇化率的变动是否能引起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根据表4,城镇化率不是引起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文教、医疗以及其他消费变动的可能性分别为46.54%、37.52%、12.99%、74.79%、85.31%、7.01%、24.34%。由于以上消费支出检验结果P>0.05,即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结果表明城镇化建设不是造成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的Granger原因。

表4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城镇化建设只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类型的因素之一,Granger检验结果说明了城镇化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类型的改变影响不大,但这不能说明二者之间没有关联,还需结合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具体分析。

2.3.2 脉冲响应

由于VAR模型是稳定的,因此分别建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居住、文教娱乐、医疗、其他消费对城镇化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判断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类型的影响。坐标轴的横轴表示追踪期数,纵轴表示对城镇化的响应程度。

由图3可看出,城镇化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有正向的冲击,在第1期开始快速增长后至第2期有所降低,第10期的增长速度相对平缓。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居民对食品、居住等生存型消费在前期快速增长,但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在后期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城镇化对文教娱乐的冲击在第2期之前表现为负效应,与居民在生存资料消费相反,说明在城镇化影响下,居民先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消费后,消费习惯、偏好发生改变,逐渐增加享受型方面的消费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居民只有解决了个人生存问题才会有机会去享受其他服务。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消费在前期受城镇化冲击影响较小,但正效应一直持续增加到第10期且没有变缓趋势。说明居民在城镇化的影响下更加重视健康保健、个人身体素质状况。

图3 各消费变量对城镇化的脉冲响应

2.3.3 方差分解

利用方差分解来解释城镇化水平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居住、文教娱乐、医疗、其他消费的相对贡献率。由表5可得出,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医疗受城镇化冲击的程度随着期数的增加呈增长的趋势。具体来看,第一期中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贡献了1.374 2%、对居住贡献了0.364 7%、对家庭设备贡献了13.013 7%、对其他消费贡献了5.5 229%,而对衣着、文教娱乐、医疗贡献率为零。随着时间推移,城镇化食品的贡献率出现了两次拐点,分别出现在第二期和第四期,其数值均小于1。之后农村居民受城镇化影响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一直增加,到达第十期其贡献率增长至5.045%。农村居民在衣着上受城镇化影响程度不大,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衣着消费解释率积累到2.5%左右后变化不明显。居住受城镇化影响较大,由第一期的0.364 7%逐渐增长至第十期的11.099 3%,变化了10.734 6%。城镇化对家庭设备贡献率由第一期3.013 7%先升高至第三期的18.138%,之后其比率一直降低。文化教育受城镇化影响情况与衣着类似,先呈递增趋势,其贡献率增长至2.3%左右后变化程度不大。而在医疗消费上,农村居民受城镇化影响有两次大的跳跃,第一次为第2~3期,贡献率由1.423 2%增加4.35%至5.773 2%;第二次为第4~5期,贡献率增加了4.138 1%。之后医疗方面的解释率下降至11.37%。在居民的其他消费上,城镇化的贡献率是呈下降趋势。

表5 方差分解结果 单位:%

总体来看,在居民生存型消费中,城镇化对食品、衣着、居住的贡献率逐期升高,但城镇化对食品、衣着的贡献率低于城镇化对居住的贡献率。而城镇化对家庭设备的贡献率随着期数的增加而降低。在医疗和文教娱乐方面,城镇化对医疗的贡献高于文教娱乐,且城镇化水平对医疗的贡献在第6期后虽然下降但其数值均稳定在11%以上。随着期数增加,城镇化对居住及医疗方面的贡献率最高,家庭设备次之,最后是食品、衣着及其他方面的消费。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建立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其他消费支出的VAR模型,经过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检验可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其他消费与城镇化没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其次根据图3可知,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建设对居民消费均有正向效应,但是居民衣食住行基本消费增长低于在医疗方面的增长速度。最后结合方差分解结果,城镇化对医疗消费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居住。基于上述分析,对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缓慢,其消费类型转变不明显,主要以食物消费为主,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重小。政府促进城镇化质量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选择,更好吸收农村劳动流动人口,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2)通过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首先针对化工企业需要设立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以及考核制度,减少农村居民因化工厂排污而选择搬家产生的成本,降低化工厂周边居民受感染患病的风险;其次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厕所、水源问题,增加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舒适度。

(3)加强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理念逐步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基础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其中对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占比逐年增高。居民增加了对医疗防护用品的消费。然而现阶段农村的医疗体系还不健全,政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增加在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上的投入,减少农村居民由于未来不确定风险而进行的预防储蓄,增加居民消费,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衣着居民消费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我国城镇化率升至58.52%
抓住身份,写好人物衣着
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可爱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