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公立医院干部履职能力

2021-11-17陈燕飞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公立医院干部

陈燕飞

【摘要】公立医院干部是医院的重要支柱,干部综合素质及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医院以后的发展。在和谐医疗卫生环境的新背景下,对医院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发挥干部作用,加强干部监管,提升干部职责能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立医院;干部;监督管理

干部履职是指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充分发挥的行为。对医院来说,干部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干部履职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如果干部不具备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业务能力,而且在医德医风方面有问题,那么他们就不能胜任干部的角色,因此就需要加强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提升各项能力让他们为医院更好的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监督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到选拔任用与管理监督相辅相成,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激发干部活力,这些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干部的作用

(一)他们是医院管理承上启下的枢纽

医院属于一种社会实体,具备各种独特的功能,多种规定、机制和任务需要落实,不应该仅仅依靠组织医院职工大会的形式进行传达,更需要靠组织所有干部召开会议的一种形式,让干部落实任务,为本科室的人员分配任务。如果干部不具备对事物的整体分析能力,不能领悟上级的想法,就难以用任务激励员工的自主行动,还容易让整体医院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

(二)他们是决策组织人员以及执行人员

公立医院的干部不应该只传达决策,还需要把这种决策变成员工的自主性,运用干部进行推动与落实。能够看出,干部不应是传声筒,而是医院决策全方位落实的执行人员。所以,干部必须要理解领导层的想法和决策,选用最好的处理方案;完全展现出员工的主动性,并确保各种决策可以符合预期的效果。

(三)他们是信息反馈人员以及带头人员

医院干部是管理人员以及执行人员,对实际工作环境十分清楚,所以能够为领导人员的决策提出部分想法,进一步让领导层给出的决策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干部一般的整体素质是很高的,管理能力也很强,其不但是管理骨干,并且也是指挥人员和战斗人员,所以言行举止具备很强的指导性。干部需要将自身作为标准,带领下属,更好地完成医院的各种工作。

二、公立医院干部履职缺失原因分析

(一)医院机制因素

医院管理制度通常是指根据医院一段时间的运行状态,运用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定时评估而制定出的一个执行依据,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如不及时对制度进行修改优化,在实施上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在制度制定上,如部分管理办法论证不充分,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容易让干部的履职能力缺失。

(二)干部自身因素

一是政治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干部刚到新岗位,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意识还不强,管理思路不清晰。对上级的工作要求,了解不够深入,不能从大局角度出发,全局站位去深入研究思考,导致不能有效地落实工作,暴露出在政治素养、大局观念、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与欠缺。二是管理经验不足。新的岗位,工作要求的提升,工作难度的加大,对新任职干部的大局意识、专业水平、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要求不再是“领导布置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的管理模式,管理干部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工作抓不到点子,上级要求不能有效下达,下级得不到有效反馈,影响和干扰工作的执行和落实。三是业务水平有局限性。部分管理干部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急于表现自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成绩。但受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所限,开展工作还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固有的思维定势,在繁杂的工作面前缺乏统筹考虑和布局,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束手无策,导致在其位不能谋其政、司其职不能尽其责。

三、公立医院干部监督管理策略

(一)注重干部选拔考察

医院应该合理制定以及实行科室主任选拔聘任工作方案,真正做好干部团队建设。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查阅档案、查核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同考察对象面谈、组织考察对象考试等综合考察,将具有思想素质好,道德品质高,职业能力强,管理水平优,同时还具有团队精神,能够承担责任,在学习上创新,积极进取的业务骨干引入到科室主任团队中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构建完善评价机制

围绕医院工作,分类制定干部考核评价管理办法,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对倡导的或需要加强的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强化考核指标的导向性作用,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干部认真履职,进而形成重实干、重业绩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干部更好的工作。加强测评结果运用,把测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弥补以往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使干部考察更加准确、客观、公正。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养

一是加强干部法制教育。开展法制教育,让干部知法懂法,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法律意识,提升按照制度办事的执行力,起到主动保护法律及规章制度尊严的效果。此外,医院还需要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全方位引导医院干部队伍的精神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提升其群体意识以及大局意识。二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医务工作者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活动能够让科室主任形成积极的三观,增强其为人们服务的思想,发挥科室思想引领作用,促进科室健康发展。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教育。科室主任是科室团队的首脑,也是某一专业的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在专业方面需要具备熟练的技能来引领团队,故可通过委派学习,开展有关新知识和业务的讲座,不断加强其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并运用业务学习提升其干部的工作水平以及能力。在技能提升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干部管理能力的提升。管理需要有策略,这种策略不是先天就存在,需要掌握具体的管理知识,才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定期开展管理干部培训,围绕思想政治理论、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运营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廉政文化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见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医院干部队伍素质及管理能力。

(四)开展干部履职监督

一是构建组织系统。建立干部履职监督领导小组,围绕公立医院干部履职情况,可采用党委主抓、纪委主推的方式,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为监督小组组长,设置办公室,围绕督查重点,联合医院其他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成立督查小组,实施联合监督,构成齐抓共干、合作共为的局面。二是建立工作机制。第一,需要积极交流协调,因为干部履职督查小组需要按照时间组织专门的会议,探究明确的工作目标、重要问题以及一个时期的任务,以开展监督检查。第二,进行归纳总结,督查小组办公室都需对督查组成员的督查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监督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下周的督查内容。三是制定督查方案。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干部履职监督可采用“一主题一方案一监督”方式,根据一个时期医院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定监督内容,分别组建督查工作组,分类制定监督方案,确定监督重点和方法。四是运用监督结果。结合监督内容,对干部履职尽责进行分析研判并形成监督结论,可围绕岗位履职、知重负重、规范用权、作风纪律等维度开展研判,对履职存在问题的干部予以相应处理。

结束语:

加强公立医院干部监管,就需要注重干部的选拔,加大管理干部培训力度,完善监督管理及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以此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志强,王梓丞,王人颢.新时代公立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12):90-92.

[2]张义.推动公立医院党建创新发展[J].新长征(党建版),2020(12):20-21.

[3]周慧.加强公立醫院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2):230-231.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公立医院干部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