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银系抗菌剂在口腔粘接材料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2021-11-17杨乾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口腔

杨乾

【摘要】银系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具有生物安全,对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有强烈杀灭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中。在口腔医学领域中,银系纳米粒子在复合树脂粘接剂、植体涂层等材料的抗菌性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材料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提高,很多研究专家利用不同的方法将银系纳米粒子应用于口腔粘接材料中,制备了具有抗菌效果的口腔粘接材料,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抗菌疗效,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纳米银系抗菌剂;口腔;粘接材料;应用现状与展望

在当前树脂粘接剂在口腔临床中作为常用的粘接材料之一,在树脂粘接剂的树脂表面细菌黏附和菌斑聚集的水平均较高,相比其他粘接材料更容易引起釉质脱矿、继发龋、牙龈炎、牙周炎等临床问题。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树脂粘接材料,人们在临床中不断探究出具有抗菌性强,并且并发症较少的新型抗菌性复合树脂粘结剂——纳米银系抗菌剂。

一、纳米银系抗菌剂抗菌机制

银是指其粒径在1~100nm范围的单质银颗粒,是一种无机填料较金属银有更好的抗菌效果,银在纳米状态既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性能,又有纳米材料表面积大的优点,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几百种细菌,纳米银粒径多数情况下在25nm左右,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多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并且安全无毒、热稳定性好、不会产生耐药性。

(一)纳米银系抗菌剂破坏细胞膜结构

生物的细胞膜主要起到选择性的与外界交换物质的作用,因此细胞膜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粒径小于20nm的纳米银系抗菌剂,可以与细胞膜中的含硫蛋白结合,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影响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凋亡。部分银系纳米粒子带正电,在与某些细菌的细胞膜接触时造成细胞膜上形成孔洞,迫害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胞膜内物质渗出,使细胞凋亡。

(二)纳米银系抗菌剂诱导产生大量活性氧

有研究发现纳米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制与其诱导活细胞产生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是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细胞处于纳米银系抗菌剂环境中时,纳米银系抗菌剂的细胞毒性会诱发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活性氧过量累积,破坏细胞膜,与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反应,导致DNA损伤以及细胞凋亡。

(三)纳米银系抗菌剂阻断DNA复制

银系纳米粒子的粒径较小,并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中从而对其造成损伤。细胞中的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在其受到损伤后会导致细胞变异或者凋亡。研究发现,银系纳米粒子损伤DNA的机理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银系纳米粒子与DNA中的硫磷相互作用,形成进一步的破坏;另一种是银系纳米粒子中的银离子与DNA的鸟嘌呤结合,从而对DNA的正常功能造成破坏,细胞凋亡。

二、纳米银系抗菌应用的现状

(一)纳米银系抗菌劑的添加方式

银系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其抗菌性与粒径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并且粒径越小,抗菌的效果越明显。不少专家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银系纳米粒子添加到口腔材料中,并以此来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物理添加的方法是通过银细纳米粒子与原材料分子间的作用,将其掺杂到口腔的材料之中。而化学的方式是通过隐形纳米粒子与原材料的原子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键,而结合到口腔材料之中。在口腔材料的应用当中,口腔粘连材料的使用最为广泛,并且将引起纳米粒子添加到口腔连接材料之中用于口腔牙体缺损修复牙列缺损修复正极粘连等多个方面之中有效的提高口腔粘连材料的抗菌性,减少牙齿修复美容过程中造成的炎症。

(二)纳米银系抗菌剂作为复合树脂充填材料

目前常用的口腔复合材料主要有三种,分为金属及其合金材料,陶瓷材料以及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类复合树脂,以颜色和牙齿颜色相仿,易于加工,价格低廉等优势为口腔修复材料中的主要材料符合数值,是指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用于粘冠、固定义齿粘结修复牙体缺损等方面是口腔修复过程中常用的粘连材料叫纳米银系抗菌剂,添加到材料或者但体重有效的降低继发龋的发生,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

(三)纳米银系抗菌剂用于树脂基托材料

在牙齿缺损或者脱落后,为了替代正常的牙齿从而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需要口腔医生为其制作义齿,全口义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人工牙齿和基托,其中基托主要是作为粘接材料将人工牙连接在一起,制作基托的主要材料便是义齿基托树脂。临床中将纳米银系抗菌剂应用与脂基托材料,对于某些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毒性。因此在制作义齿的过程中,在基托树脂粉中添加纳米银系抗菌剂,在通过球磨法将其混合均匀,制成具有抗菌效果的基托树脂,可以增强义齿的抗菌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纳米银系抗菌剂在口腔粘接材料中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多,但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①纳米银系粒子需要在粘接材料中均匀分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抗菌作用,对粘接材料产生的影响较小,目前的没有避免纳米银系粒子的团聚的解决办法。②在口腔粘接材料中加入纳米银系抗菌剂后,由于氧化作用造成树脂的颜色变深。③纳米银系抗菌剂在口腔粘接材料使用过程中,一部分会溶解在其中,从而快速的释放出银离子,由于这一过程不可逆,会导致在口腔中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继续释放银离子,抗菌效果为零。④目前为止,关于纳米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制尚不完善,且无可靠的理论基础支撑,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完善。⑤在对纳米银系抗菌剂的毒理性研究,专家表明银系纳米粒子的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肝脏产生危害,因此,关于纳米银系抗菌剂的安全性问题尚待进一步证实。

总之,树脂类粘接剂因其优异的特性成为口腔医疗中常用的粘接材料,然而在对其抗菌性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树脂的表面容易黏附细菌、形成菌斑,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容易引发口腔炎症等临床问题。实验研究证明纳米银系抗菌剂在口腔树脂类粘接材料中的添加可以改善口腔炎症等临床问题减少其发生。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纳米银系抗菌剂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其使用效果,扩大其应用范围,仍需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都红.口腔临床常用的粘接材料及未来发展概述[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1):9-10.

[2]刘鑫,任艳,周子军,等.纳米银抗菌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44(04):702-708.

[3]张然,吴安琪,施伶俐.纳米银抗菌剂性能评价和应用现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25):23-25

[4]董波,王美玲,谷巍,许秀秀,邱蓉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04):335-337.

[5]王利敏.复合纳米银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银离子释放及体外防脱矿能力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

[6]路萌萌.担载氯己定的银纳米抗菌剂的抗菌作用和安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口腔
人到中年也可口腔正畸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膏非牙膏, 千万别乱用
“三减三健”全民健康
古人是怎么清洁口腔的?
自动看牙镜
口腔体检,半年一次
口腔不健康吃嘛嘛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