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中的小学国画教学策略

2021-11-17董君

百花 2021年8期
关键词:国画教学传统文化小学生

董君

摘 要:国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造型艺术,国画中有着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并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以及哲学观。国画特别讲究天人合一之境界,博大精深,备受我国人民的青睐,在国外也有很高的关注度。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源泉。国画的挖掘以及传承、发扬,是新时代的要求,能够培养我国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情结。让学生们从小就对国画有一定的了解,并提升学生们的美术鉴赏力以及创作意识,可以让国画更有力地传承、发展下去,故而,教师们应当对此有所准备,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生;国画教学;传统文化

一、基于书法练习来研究线条,夯实国画基础

我国书法是相当有底蕴的艺术,从中能够很好地研究线条的变化美。在中国书法中,各类基本的笔画均是不一样的,其姿态能够紧密地联系于某一样自然物。书法结构一般很有讲究,需要具备真正的变化性,如此才能称之为美。基于对点画的长短、粗细、曲直以及点画的间距、角度等,生成了结构上或者形状上的变化,具有一种有层次感的变化美。书法章法所体现出的变化美,譬如文字的“仰卧斜偏大小长短”,墨的枯润浓淡和节奏等所富有的变化,均和国画有着近似的妙处。我国书法具有的流动性、不重复性、体势与笔势等,都和国画相当接近。故而,借助于书法这种近似于国画的特征,我们不妨将国画教学同我国书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把书法具有的特點也运用于国画中,将书法中讲究的各种变化,比如笔力、体势等的变化,融入于国画的教学中,继而让学生们在持续的锻炼下把握线条和笔墨的运用,夯实他们的国画基础。

二、依托名作欣赏,构建诗、书、画融合的理念

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门类,展现了中华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内涵。若想把国画功课做好,必然要先了解一些古时候的名家,从他们的作品中去品味不一样时期下的艺术特色以及国画的笔墨情趣。因此,在小学的国画教学中,教师不妨有针对性地去选一些明清时期、近代的国画名家作品。譬如吴昌硕、八大山人等人的名作,笔画、线条、构图就算简简单单,也极富妙趣,体现出了他们作品的艺术美感。要让小学生能够在他们的作品中感受美、欣赏美,并且领悟美,以帮助他们思考生活中的种种物象,让其在国画的创作中能够展现美。

国画需要讲究诗情画意,要有境界和格调。王维就说要诗画互有彼此,即诗和画相融合。故而,笔者在小学的国画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小学生们“诗画结合”地去学习,要在诗中读出国画美景,在国画中找寻诗的深刻意蕴。如此一来能够使得他们的诗词领悟力有所提高,并且让国画教学能够持续推进下去。基于对诗、书、画的名作的深入鉴赏,学生们感受和体会我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特别的底蕴,更为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对国画用心继承。

三、基于点和线的组合引导,在涂鸦中

找寻美和趣味性

点是国画作者表达、宣泄其真实情绪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国画形象的关键的构成部分。点是分大小、横竖、浓淡的,能够组合为各类不一样的点。点的画法能够代表国画的特点,以毛笔画出的国画能够将自然造化所具有的那种神奇特性很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并且兼具一定的书法性。故而,在点和线的结合上,国画的造型理念也已逐步成熟。

在教小学生国画的时候,可借助实验方式来让他们亲身感受点和线的有关的创作技巧。第一,在宣纸上将大小不一、浓淡不一、干湿和疏密不一的点点出来。第二,让他们用笔蘸上墨,然后画出各种各样的线。在此之后,让他们蘸水,把点和线连接起来,之后将孩子们的作品通过大屏幕公开展示出来,互相地比较、评说,并引导小学生对他们的作品展开评价。学生们会发现他们在画中所用的其实是国画的最基础的笔墨方法,继而就能够认识到点线书写以及笔墨训练活动的乐趣,并积极学习,从而使他们生成积极主动的训练意识,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基于水墨的互相融合,让学生们

体悟多样的表现方法

国画的创作是讲究不少技法的。在此之中,针对水的巧妙运用,教师应当多加关注,要把水注入画笔中,达到墨润彩鲜的程度,可以将创作者的自然体悟感觉非常好、非常真地表达出来。水墨“因水而动,由动生变”,包含了泼、吸、渍、积与破等许多方法。唯有熟练之下才能真正掌握技巧,并在国画的创作中伴随着情感的持续发挥而真正掌握水墨和色彩的学问,驾驭好水墨及色彩,继而形成有大气势、有勃勃生机的国画作品。唯有用水方面讲究,加强整个画面的灵动感及韵味感,才可以将画面中的整个虚实关系巧妙地处理到位,使得层次感以及空间感加强,笔墨情趣得以丰富,并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在国画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小学生们多加参照一些范画来学习泼墨,尝试自己去练习。首先,加入合适的水量,然后信笔泼之,要让整个墨色特别自然地泼出去;然后,在画面还未干的时候,要用浓淡的墨色再一次去泼之;最后,把学生们的成形作品公开挂出展示,让他们互相去鉴赏、评说。每一位学生会有自己的用笔,而且水墨分量也是各异的,作品各具特色,富有各自的特点,这样的尝试能够激发起他们对于国画的学习欲。

五、将自然生活视作源泉,加强写生,

积累更多的国画素材

国画源于自然,但是更高于自然,绝佳的国画作品其实就是结合了自然物象和画者个人的情感而得出的产物。争奇斗艳的花草,变化的季节,均包含着一种神奇力量。国画的教学不可以只是注重对范本的临摹,不然就会让学生们有比较大的思维定式,太过于依赖临本的话,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当初的乐趣。故而,多多加强写生,其实是国画创作中的必要阶段。教师要将学生们引领到自然之中,学会观察自然中的万物姿态,并体会物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自己已经习得的笔墨技巧将其表现出来。比如说,学生们可以去观察校内的花草树木等,也可以多去看看家乡的物象,并将其表现出来,要多加观察自己身边的各种物象,并体会自然之妙。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以及引导,持续地去观察,并多多加强写生,能够很好地将物象再现出来,并将客观的物象慢慢升华为个人的体悟感觉、情感,然后开始真正地具备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国画的创作多多积累素材。

六、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国画教学除了要应用和表达国画的艺术语言外,还要让他们了解、欣赏、创作国画,有一种美的感觉和享受,继而喜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青岛路小学)

参考文献

[1] 冯国勤.少儿中国画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探索.中国美术教育,1996(2).

[2] 邢玉新.国画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教学研究,1993(4).

[3] 吴海荣.小学古诗词教学与书法、国画的有机结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1.

[4] 沈双燕.苏式课堂中写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海滨小城》为例[J].考试与评价,2020(12):39.

[5] 李清媛.赏国画,学传统——小学美术课国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68-169.

[6] 张惠.探究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国画教学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99.

[7] 罗星娇.小学高段开展写意国画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28):79-80.

[8] 史玥瑶.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国画教学[J].知识文库,2020(17):48-49.

猜你喜欢

国画教学传统文化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试谈提高高校国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写意花鸟画在国画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