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利用研究

2021-11-17马宁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优化策略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主题性特征,且分布广泛,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例,主要涉及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两方面内容。红色资源涵盖了老一辈革命先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学意义重大。因此,文章从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切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利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121-03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及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使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使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将来步入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讲究方式方法。同时,红色资源是老一辈革命先驱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显著,包括引导功能、示范功能、塑造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1]。本文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一、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红色资源是老一辈革命先驱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体现在多方面,具体如下:

(一)引导功能

对于红色资源,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物质层面来看,涵盖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以及物品等,同时还包括建立起来的各种馆所,如博物馆、展览馆及纪念馆等;另一方面,从精神层面来看,涵盖老一辈革命先驱在革命建设中值得大学生学习的各种精神,比如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长征精神及延安精神等[2]。诸多红色资源以文字、图像、视频影像的方式传播,使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学习和鉴赏过程中深受感动。对于教育者而言,通过红色资源的学习,能够增强自身的政治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并且,将红色资源合理科学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可起到正面的积极引领作用,使大学生群体的爱国热情被激发,爱国精神被点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示范功能

道德教化与道德示范,有助于学生养成个人道德,同时还有助于弘扬社会公德。在红色资源中,有着诸多英雄人物及先进事迹,无论是从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身上,还是从普通的士兵、人民群众身上,都体现出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为了国家甘于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英雄事迹的方式,比理论思想灌输更加具有实效性。并且,通过红色资源的渗透,还能够发挥显著的示范功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效提升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塑造功能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人们需遵守的价值规范有了明确规定,即需要尊重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利益,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在提倡主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正确价值观念地树立,进一步建设强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效保障[3]。红色资源中涵盖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高校在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可科学合理地将红色资源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塑造功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教育功能

教育的方式方法众多,但是红色资源教育具有其他教育资源或方式不具备的独特性。各种红色资源具备丰富的现实载体,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合理地渗透相关红色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具象化展示的教学方式,或者采取案例讲解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群体生动形象且直观地了解红色事迹、红色精神,以此激发大学生群体的爱国热情。同时,在红色资源当中,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突出,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及政治热情。此外,在红色资源当中,革命先驱艰苦奋斗、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新一代大学生学习,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创新创业精神。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利用现状和问题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多样,但从现状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利用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未深入挖掘时代价值

红色资源的历史性特征非常鲜明,因为其诞生和发展于老一辈艰苦奋斗的战争年代,与当前时代大学生的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大学生很难体悟这些红色资源。而一些高校在宣扬红色资源文化过程中,仅停留在表层,虽对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所重视及强化,但对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未能深入挖掘及提炼,使当代大学生群体很难将红色资源文化的精神、时代价值意义与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很难把红色资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4]。在此情况下,红色资源的利用价值未得到深入挖掘,进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二)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研究力度不足

一些高校在紅色资源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抽象化、泛化的现象,未重视大学生的多元化个性需求。当代大学生群体个性特点鲜明,单纯的说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个体对想象与探索有一定的追求。在红色资源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喜欢红色教育基地直观的现场学习环境,对有血有肉鲜活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更加有兴趣。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未来发展较为关注,希望通过红色资源学习,解决自身生活、未来就业等方面的问题[5]。而部分高校由于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研究力度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能通过红色资源的渗透解决学生的实际现实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难以得到有效体现。

(三)红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层面分析,一些高校缺少专门的红色资源教材,缺少专门的红色资源课程,对此类课程的重视和开发力度不足。与此同时,部分高校虽然能够认识到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但传授、宣传方式单一,传统灌输式、常规案例教学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6]。此外,高校在校园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红色资源的宣传报道鲜少,难以将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中的号召力发挥出来,降低了红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利用的优化策略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利用现状问题,高校应探索有效的优化策略,具体优化策略如下: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体现红色资源时代感

不同的时代,所需弘扬的主旋律有所不同,所需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有所不同。红色资源要想得到有效传承及弘扬,需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对于高校来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将红色资源的时代感充分体现出来,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应拓展红色资源的研究领域,将其中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文化、教育价值提炼出来,有效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需求。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来说,则需合理地利用红色资源,对当今热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提升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程度及自我认知能力[7]。并且,思政教师还有必要借助红色文化的内涵,包括“历史智慧”“勇气”“魄力”等构成元素,激励大学生勇于拼搏,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此外,高校应引导学生感受老一辈革命先驱在革命征程中的英雄壮举,学习革命先驱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群体优良的思想品德。例如:江苏宿迁在“庆祝建党百年”专题报道中,以“百年循迹——走过你来时的路”为主题,并以“让红色基因融入宿迁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为核心,带领学生回顾了刘少奇、陈毅、邓子恢、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红色土地上运筹帷幄、浴血奋战的事迹,使红色基因融入宿迁人民的血液,激发宿迁人民的爱国热情及精神。以此为借鉴,地方高校可以结合这一红色资源,体现红色资源时代感,进而激发大学生加入到宿迁人民队伍中,努力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力量,提升个人修为,实现自我价值。

(二)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红色教育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鲜明,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需求,进而合理地融入红色文化教育。高校需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红色教育。例如:在高校内部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对大学生群体对红色资源的认知水平、认同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大学生群体日常关注重点、兴趣喜好加深了解,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及现实困惑[8-9]。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渗透红色资源,比如:高校可以学习江苏宿迁在“赓续红色基因”活动中,通过“红色走廊”的形式,展示党史知识,并引导党员、群众学习党史;高校可创建“红色走廊”,打造党史课堂,使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学习。此外,高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现实问题,积极解答问题,以此发挥红色教育的作用,并解决大学生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三)加强红色校园建设,提升红色资源利用率

高校应在提升红色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发挥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强红色校园建设。一方面,对校园红色阵地建设进行强化,设计红色文化符号,构建红色广场,建造英雄雕塑以及承载红色文化的建筑等,并以革命英雄的名字对校园道路进行命名,使红色元素散布在校園内各个地方[10]。另一方面,将社团的带动作用发挥出来,构建专业化的红色队伍,积极进行红色资源文化的创作,以大学生群体擅长且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开展红歌会、诗歌朗诵等社团活动,使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得到有效扩宽。此外,高校还应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比如通过抖音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宣传红色资源文化,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以此扩大红色资源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进一步通过红色资源学习,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显著,但同时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为此,高校需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将红色资源的时代感体现出来,并以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红色教育。此外,高校应通过加强红色校园建设,提升红色资源利用率,以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宿迁市社科研究立项课题“宿迁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1 SYB-02)。

作者简介:马宁(1983—),女,硕士,宿迁学院辅导员,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薇,徐荣玲. 红色名人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究——以江苏无锡地区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7):169-171.

[2] 苑志慧. 发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四平市为例[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6):157-158.

[3] 王海玲. 海南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实现[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63-64.

[4] 夏梦. 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苏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路径探索[J]. 大学,2021(20):103-106.

[5] 李开庆,吴凡波. 桂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03):28-32.

[6] 张丹.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2):23-25.

[7] 徐成,乐进,蒋德诚. “文化+”视域下江苏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研究[J]. 大众文艺,2021(07):218-219.

[8] 赵丹,汤佳伟,梁智锋. 分析“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3):180-181.

[9] 郭云,丁露露.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6):1-4.

[10] 曹鎏. 红色文化及其本土化研究——兼论江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百色学院学报,2020,33(05):98-103.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优化策略思想政治教育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