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1-11-17蒋婕许静静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学生党员民办高校

蒋婕 许静静

摘  要:大学是党员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党员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整体发展状况。因此,在高校中如何确保高质量的管理党组织,培养出具备优秀品质的大学生党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部分高校在培养党员过程中发生了类似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党员数量等问题,导致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更要注重党员工作的管理,及时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将党员培养工作与新形势下的新任务相适应,积极完成党组织的新要求、新使命,彰显民办高校的优良党员作风。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党员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043-03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完成要求,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就目前高校党员培养的现状来看,很多党组织在培养高校学生党员过程中,管理制度以及发展程序上仍然不够完善和全面。为了更好地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针对现阶段党员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通过一系列的党员培养程序,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规章制度,夯实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党员发展质量。

一、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踏入社会的准备时期,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这一時期高校党组织应该围绕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一支有思想觉悟且严于律己的党组织,不仅可以给普通学生做好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党员自觉体会到党组织对自身的考验,从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信念,并且更加严于律己,认真学习党员知识,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所以一个作风优良的党组织,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带动基层工作活力的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应该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所以在建党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高校党组织更应积极注重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吸引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中来,这不仅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提高党组织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而且,民办高校更应该注重学校的基层党组织管理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共同打造氛围良好的美丽校园,培养作风优良的高校学生。

(三)培养高校高质量人才的需要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保证高校党员的培养质量,是党组织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党组织在挑选党员的工作中,应该始终保持锐利的眼光,重视学生的入党意愿,对学生能力给予肯定。对于大学生来讲,有机会发展成为党员是党组织对其自身能力的认可,在大学期间能够以自身能力发展成为党员,说明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实力,符合党员发展目标。所以,高校党组织应该将更多优秀的学生纳入党组织中来,提升高校党组织的党员质量,为党的发展吸纳更多人才,为党组织建设添砖加瓦。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入党思想教育薄弱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所以,大学生数量也逐渐增长,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毕业要求也越来越高[1]。如今很多用人单位不仅关注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也对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政治思想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大学生为了毕业以后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开始把入党作为体现自己能力、找到理想工作的敲门砖。导致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原因功利化这一问题。同时,很多学生的入党思想教育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对入党程序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后,都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希望早日成为党组织的一分子,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以后,很多学生发现入党的要求过高,自身条件难以达到,便想放弃。而且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党员的真正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入党意愿,上述问题是现阶段影响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学生在对党员的看法上有很大的思想偏差,主要由于缺乏一定的入党教育,高校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民办招生规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开始进入民办高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党政工作人员面对急剧增加的入党学生,无法及时制定完善的入党标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党员发展质量。而且随着入党学生的增多,学校无法从根本上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即使在入党以后也缺乏一定的业务能力,影响了党组织的培养质量[2]。另外,也存在党员培养工作不完善、对学生的考评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比如,在一个完整的党员培养程序中,往往首先应该由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然后党支部根据学生表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很多高校在这一环节只注重入党申请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是否有坚定的入党信念以及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思想缺乏相关考察。所以,“重发展轻培养”这一问题是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出现的较大问题,高校要积极落实党的教育理念,健全完善党员培养程序,做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策略

(一)加强学生入党时的思想教育

很多高校的大一学生在填写入党申请时,存在很多盲从现象。同时,即使学生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却对党员的工作和责任缺乏了解。所以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准确把握好学生的培养关口,在学生填写入党申请书这一阶段,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党员的身份和角色以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为公平起见,高校还要为学生讲解入党所必需的条件,使有入党意愿的同学可以积极提前准备。思想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入党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论学习,也是相关高校对学生党员负责任的一种表现[3]

例如,在每年的入党志愿书申请之际,高校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入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学生对我国党员作风以及党内修养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冲击,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教育,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以免出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或入党立场不坚定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入党思想教育,可以让一些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省,让学生知道党员应致力于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二)健全积极分子选拔程序

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在填完入党申请书以后,成为党员的关键一步。现阶段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一般为一年。在这一年内,学生要积极提交党员思想汇报,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培养一年以后,根据学生的表现考虑是否转为预备党员。然而在现阶段的积极分子选拔过程中,往往都是以学生在高校的专业课成绩以及德育成绩为依据,忽略了学生是否具备完善的政治思想觉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的选拔质量。所以在进行入党积极分子选拔过程中,相关党组织负责人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在校成绩,还要对学生展开思想谈话,考查学生现在的思想觉悟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要求,能否担负起共产党员的責任。

例如,党组织在进行入党积极分子选拔时,应该严格按照选拔程序,培养出高质量的预备党员。首先在选拔入党积极分子时,大学成绩只是入党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绝对不能成为选拔的关键。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德育成绩以外,相关党员工作人员还应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入党申请人进行思想交流,考查学生是否已经做好当一名合格党员的准备,避免入党功利化现象出现。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名额以后,党组织工作者还应注重这一年来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培养,让学生定期提交思想汇报。但很多高校在平时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汇报,很多学生在思想汇报时都是应付了事,未真正以党员的身份进行及时的生活反思以及工作总结。因此,学校党建工作人员应及时指导学生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将思想汇报作为一种日常的党员总结,发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总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三)落实党内思想政治培训体系

高校的党组织应该落实好培育新党员的主要责任,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发挥好核心领导作用[4]。随着民办高校的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入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高校党委的相关工作也日益加重。这种情况下,落实党建工作教育十分必要,应摈弃传统的一刀切培养模式。所以,在党员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注重选拔出一批学生党员干部,让这些学生党员干部进一步影响普通学生,从而给高校党委工作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党组织的培养新模式[5]

例如,在学生党员的选拔过程中,党组织工作人员首先可以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根据学校党委的相关规定以及党员的岗位职责,选拔出一批工作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学生参与高校党组织建设。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代沟较小,在谈话中会更加互相理解,所以高校可以安排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对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预备党员进行定期思想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以及对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的决心。同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讲座以及谈话教育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培训,完善学生的党员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入党工作是学校党组织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也是高校不能松懈的工作内容。面对当前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问题,学校党组织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起来,在保证党员培养质量的条件下,勇于创新培养模式,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入党工作的培养效率。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编号:2019SJB934)。

作者简介:蒋婕(1989 —),女,硕士,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党员发展;许静静(1982—),女,硕士,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辅导员,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雷婧.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探析——基于“学习强国APP”的视角[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21-122.

[2] 陈端春,左雪琳. 新时期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策略探究——兼论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党史教育价值[J]. 新西部(中旬刊),2020(02):41- 42.

[3] 刘浩,谢建新,蔡东岭. 新时代下健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保障体系研究——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J]. 汽车实用技术,2020(16):12-13.

[4] 谢金. 基于数据分析的新时代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路径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21):361-362.

[5] 徐贵玲. 新时代深化高校大学生对学生党支部工作认同感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9):62-64.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学生党员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