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婚姻的三个真相,她在两百年前就说过

2021-11-17出云破月

女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爱玛奥斯汀伊丽莎白

出云破月

假如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言情小说的祖师级人物,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肯定会榜上有名。

许多经典言情桥段和人设脱胎于她的小说,欢喜冤家、青梅竹马、破镜重圆都是她写过的CP模式。

简·奥斯汀的小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她写出了最真实可感的人情世故,时至今日,依然能为当代女性的爱情观、人生观提供价值千金的良言。

01、经济独立,婚姻才能更加平等和纯粹

如果在奥斯汀的小说里选择一句足以与《傲慢与偏见》中“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相媲美的金句,大概就是《爱玛》中女主角解释为何“不婚”的理由:“不要担心,我就是变成老姑娘也不会穷困不堪的。既然没有爱上什么人,要改变现状当然是愚蠢的。我不仅现在不想结婚,以后也不打算。”

能让爱玛有底气说出这番话的,就是她所拥有的财产。

她不必为了衣食无忧,费尽心机寻找一个丈夫,急匆匆嫁人,不必为了金钱委曲求全,她如果要选择伴侣,那一定是因为志趣相投。

她最终肯步入婚姻的殿堂,完完全全是心之所欲,是爱的结果。

而《傲慢与偏见》里女主角伊丽莎白的闺蜜显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没有家产傍身的她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嫁给被伊丽莎白拒婚的表哥柯林斯。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奥斯汀传递的也是这样一种观念,延展到当代社会,就是成为职场女性、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能真正拥有选择的权利。

经济独立,让女人可以做自己的主,不管是选择独身还是婚姻,都能让女人对自己的选择更有底气。

抛去金钱的裹挟,爱情和婚姻才能更加平等和纯粹。

02、思想独立,才不会盲目接受

《劝导》是奥斯汀最后一本完整的小说,她倾注了无限的爱与笔力创造出近乎完美的女主角安妮。

安妮是温柔娴静的贵族小姐,善良正直。如果一定要找出她的缺点,那恐怕就是年少时的“不坚定”,让她差点永失所爱。

正值韶华的安妮和男主角温特沃思相爱,可惜彼时男主角只是一名海军,家境一般,没有财产,安妮的教母以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两人的婚后生活为由,规劝安妮拒绝他的求婚。

情窦初开的安妮性格谨慎,虽然没被爱情冲昏头脑,但却认为自己缺乏阅历,在教母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选择忍痛分手。

一个在旁人“劝导”下做出的决定,让安妮与所爱分隔天涯,忍受了八年的痛苦相思。導致如此局面的,就是安妮缺乏思想的独立。

思想独立指的是人能够依靠自己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一个思想独立的人,对于他人给出的意见绝不会盲目接受,而是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出发,理智地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安妮对男主的动摇,不是因为爱得不够深,而是她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她以为的深思熟虑、谨慎考量,完全是对教母的偏听偏信。在教母的影响下,她做出了一生中最坏的决定,从此虚度青春,没有一天不在悔恨惋惜中度过。

好在八年后,男主角荣归故里,此时的安妮也更加成熟有主见,换句话说,就是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细心观察,安妮发觉温特沃思和自己一样难忘旧情,这一次她不再畏首畏尾、不再依赖别人的意见,坚定地选择了爱情。

奥斯汀终究疼惜安妮,破镜有得以重圆的一天。若是放在现实里,与所爱之人错过,恐怕只有抱憾终生一种结局吧!

03、人格独立,才能遵从本心

看过《爱玛》的读者都知道,整部书的主线情节是爱玛为好友哈丽特乱点鸳鸯谱。

其实哈丽特的真命天子早早就向其求婚,没有主见、全无独立思想的哈丽特对心底情感缄口不言,于是乎,乐得牵线搭桥的爱玛差点搅乱了她的终身幸福。惹出一幕幕啼笑皆非的错乱姻缘,正是因为哈丽特把人生的决定权拱手让出。

陈寅恪曾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到把握人生时机,小到拥有幸福爱情,都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独立的思想,以冷静理智的头脑为前路选择方向。

人格独立是指一个人拥有健全的三观,有判断力和自己的观点,勇于且能够为做出的决定负责任。

《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无疑是正面代表。

果断拒绝表哥的求婚,疾言厉色指出男主角达西的傲慢无礼,万贯家产都无法动摇她拒绝男主的决心。

伊丽莎白的种种选择都是遵从本心、尊重自己独立人格的。

值得一提的是,她发现自己轻信军官威克姆而误解了达西时,并没有沉溺在懊恼自责的情绪里。她不怨天尤人,更没有将一切过错推脱给威克姆,反而大方承认自己认人不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认清错误并愿意及时纠正,同样是人格独立的表现。

伊丽莎白和达西之所以能从相看两厌,进而相互理解,到最后相爱相守,正是由于他们是两个拥有独立人格、独立灵魂的人。他们看到对方的优点与缺点,纠正对方缺点的同时改正自身错误。

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广泛地阅读、学习和思辨获得思想、人格的独立。

简·奥斯汀的故事之所以可以超越时代和国界,是因为爱与自我成长是她永恒的主题。她告诉我们,唯有成为独立的人,拥有独立且勇敢不屈的灵魂,才能开启另一片天地。在那里,我们会遇见全新的自我和足以与我们相配的美妙人生。

猜你喜欢

爱玛奥斯汀伊丽莎白
爱玛20周年:是跨越,更是起点
简·奥斯汀:查顿小屋的慰藉
保险起见
自我反省与救赎成长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爱与惩罚
父亲的爱与惩罚
让“培根手机”叫你起床
《包法利夫人》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