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新闻专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策略

2021-11-17潘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潘雪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深入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色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新闻专业在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充分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新闻专业人才在领域内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当前和未来学科内的主要培养目标,实现了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逐步革新,从人才培养的思路理念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及时的找出新媒体时代复合型特色新闻人才的有效培养途径。

【关键词】特色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75

时代在变,特色新闻媒体也进入了改革进程中,人才是最大的竞争力。在各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形势下,对复合型记者等人才的需求更加凸显,需要确保这类人才能够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转型,打破传统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以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结合与时俱进理念,积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多元化时代下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必要性

1.1 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迎来了新挑战

特色化新闻专业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体行业对复合型的媒体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复合型的媒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可以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记者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能力。传统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其无法及时的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局限性。在记者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专业性选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而其就业方向大多数是以新闻单位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为主,基本情况下主要推行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体系培养形式,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具有规模化和全面化的特点,并且具备“通才”教育優势,然而却无法适应特色化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与相关岗位工作具备良好的适应性,但无法取得后续长远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是不同步的。当今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转型目标,媒体市场对人才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里的新闻专业属于新闻记者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样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以培养复合型记者人才为主要目标,及时的适应媒体行业在发展阶段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1.2 多媒体发展需求向多元化转型

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功能来说,过去,传播的理念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化,而如今各色各样的社会需求也决定了新闻媒体逐渐朝着宣传报道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行转变,从而形成了以复合型为主的媒体功能。为满足复合型的媒体功能就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在新闻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宣传功能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而记者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该逐渐朝着复合型的方向转变。因为传播技术的改变,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也在改变,很多地方的新闻媒体单位都进行了整合。在全媒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媒体行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呈现出了媒体小众化发展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相关的栏目逐渐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转型。另外,根据新闻行业的媒体记者人才需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对新闻工作者的需求上,新闻单位对跨专业和跨学科的记者人才有着更加强烈的倾向性,同时也为复合型记者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新型新闻媒体专业逐步革新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文字基底以及更加丰富的传播理论知识作为基本支撑,记者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对新时代下各种先进传播技术设备的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工作能力。需要在全媒体融合发展下,报纸、电视、广播、公众号以及抖音等多项媒体平台共享资源,熟练掌握集信息采集、编制以及制作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成为复合型的新闻记者人才。

2. 新媒体时代下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技术与时俱进、突破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对信息的需求和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新闻内容的打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传统模式,多数为单一化的文字表述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大众对时下各种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的需求。传统的图片文字或者常规流线画面的传播形式,势必要迎来革新的趋势,特色新闻专业逐渐意识到培养复合型记者人才的重要作用。

2.1 依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思路

新兴技术的强势发展下,新闻领域里的传播手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更新发展,原始的新闻传播环境受到了较大冲击。特色化新闻专业要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领域的需求,就必须要变革,必须要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为此,需要及时的调整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积极的顺应新时代新闻专业发展的必要举措。理论指导实践,可以为记者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思想,在确立复合型记者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对社会主义新闻行业的整体传播规律的遵循,不能唯流量、收视率、点击量和阅读量视作新闻内容的制作目标,始终需要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仅如此,还需要在打造特色化新闻的过程中,坚持稳定性与时宜性的发展原则,在新闻人才培养的环节过程中,始终贯彻专业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的教师资源到教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课程的完整性,进一步保障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稳定开展。广大的新闻传播类院校在培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还要需要切实的保障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全面性,确保专业学生都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并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特色新闻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理念也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及时吸纳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为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支持。

2.2 整合最优资源专业塑造复合人才

当采访记者在新闻采写的实际操作中,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第一时间和采访对象融入,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采访任务,为媒体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利性保障,也能满足公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在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支撑下,记者能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入,选取的新闻角度更加新颖。当今时代,新闻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对于摄影摄像、采访写作、出镜配音、视频制作等等方面的内容融合较多,已然是对一个全能型记者的最高要求。还需要在熟练的掌握其中一种新闻传播手段的基础上,及时的学习其他类型的学科内容,从而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资源。为此,很多高校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过程中,更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结合人才的优势学科类型,充分整合校内的学习资源,在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目标基础上,使记者专业人才能够具备多个不同的专业背景,在多项专业课程逐步叠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也根据新闻领域里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在课程安排上,整合最优资源,充分的彰显出新闻专业课程的主体地位。

2.3 专业院校“联盟”共同开辟培养人才路径

各大新闻院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可加大校资的整合,在各个院校之间形成联盟,建立良好的合作体系,探讨出更加完善的培养人才路径。新闻专业里的学生是未来的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指导。在现有的特色新闻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对复合型记者人才的培养,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各院校和各区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通过对新闻专业领域充分的调研,各高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复合型记者人才的培养质量。各大院校始终坚持平等、共享、开放的合作理念,坚持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的联盟原则,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开拓更加广阔的学习渠道以及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同的院校之间也可相互补充,建立各自的优势强项专业,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跨校授课的形式,派遣专业教师到其他院校开展新闻传播类课程,满足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知识里的不同理念、不同思想的需求,使这个专业的学生更加全能地掌握特色新闻专业需要的各项技能。

3. 结论

伴随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各大媒体平台都在向多元化发展,为了保障特色化新闻专业的持续化发展,在新闻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阶段,高校的培养模式就必須要转变,在基于特色化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要充分的彰显出各大院校的学科优势,全力打造复合型新闻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市场背景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黄传美,李思,等.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6):222-223

[2]郭蕾.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2,(20):175.

[3]李宗菊.艺术类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J].戏剧之家,2015,0(18):

[4]孙丹丹.试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培养[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3):155-155.

[5]米新丽,马丽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6,(11):16,25.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智珠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