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的影像再造: 乡村短视频的叙事逻辑研究

2021-11-17赵红勋李孟帆

新闻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

赵红勋 李孟帆

【内容提要】在当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人们记录生活、传播文化观念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短视频作为短视频下沉中的重要力量,其日常生活化的表达成为备受关注的媒介景观。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对乡村短视频展开分析,旨在探讨乡村短视频传播背后的叙事逻辑,规避技术、资本与话语框架下乡村短视频的异化问题,以期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短视频  叙事邏辑  日常生活  影像再造

2016年之后,短视频呈井喷发展态势,由于技术赋权,视频生产与传播的门槛降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重构了视频生态,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短视频成为媒介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记录生活、社交娱乐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以来,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短视频平台在面临发展天花板的情况下,将目光投向农村地区,纷纷推出乡村计划,如火山小视频的“火山三农合伙人”计划、快手短视频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在进行市场下沉的同时扩大了影响力。

对于乡村创作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展现自我的机会有限,短视频作为门槛低、易操作的新兴事物,快速成为自我表达的网络新空间。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限制,乡村短视频创作者在内容挖取方面的素材较为稀少,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便成为了创作者的灵感源泉。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介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身身份的材料,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①日常作为普通人必备的生活程序,对其进行记录和书写容易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乡村短视频创作者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运用纪实性的叙事方式串联起现实生活的片段,不仅唤醒了城市受众的乡村记忆,也拉近了与乡村受众的距离,赋予了乡村文化时代背景下的新价值。

一、日常生活:乡村短视频叙事的理论来源

在以往的叙事逻辑中,日常生活常被放在无意义的位置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被技术赋权,与之紧密联系的日常生活也被肯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不仅为乡村短视频打开新的叙事空间提供可能,也使得个体拥有独立意志表达的权力。

(一)解读乡村短视频

在短视频盛行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草根文化代表的乡村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媒介景观,与凯尔纳笔下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具化的景观文化不谋而合。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乡村短视频,建构出了什么样的景观?我们从乡村短视频的兴起入手。乡村短视频是由乡村居民作为拍摄者和拍摄对象,视频时长在3-8分钟,以农村生活为主题,包括日常劳作、特色美食、田园风光、乡土习俗等内容的创作视频。

乡村短视频最早兴起于快手,它运用不同于抖音精准聚焦都市年轻人的市场定位模式,将以往被忽略的草根与农村群体作为核心推动力,致力于真实记录乡村图景,专注于平凡人的生存状态,为乡村提供了向外表达自我的窗口。乡村短视频用区别于宏大叙事的小叙事,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媒介景观,实现了独立于主流城市文化的乡村文化价值。

(二)日常生活叙事

短视频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不限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行为。但由于受众多是利用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观看,因此各大短视频平台在宣传策略方面都着重突出日常化特点。比如抖音短视频“记录美好生活”,西瓜视频“点亮对生活的好奇心”都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由此可见,日常生活正在成为短视频叙事的理论来源。

作为乡村短视频叙事的理论来源,什么是日常生活?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日常生活是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社会存在。从现实角度来看,日常生活是人们每日活动总的概括。从理论角度来看,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视日常生活为独立空间,建构出一种文化理论。赫勒指出,日常生活是重复性思维与实践占主导地位的领域,个体要生产自身才能生产出社会。②总的来看,日常生活理论的兴起代表了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重新思考了人类发展与日常生活的整体联系。对于乡村短视频而言,日常生活理论中的乡村图景,引出了乡村日常的价值维度,使乡村生活的主体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成为自由的个体,以此建构出真实立体的乡村形象和景观。

二、“生活流”:乡村短视频叙事内容的重组

叙事是人类理解和创造意义的方式,为变动的世界提供持续获取意义的空间。乡村短视频的创作者使用独有的乡村符号和文本语言,以日常生活为切口,弱化相对宏大的叙事表达,在纪实性的手法下用普通人的内视角将乡村日常影像进行“生活流”的重组。

(一)影像的真实化叙事

早期影像叙事更注重美感,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与生俱来的技术性和真实性是其作为现代影像的独特之处。乡村短视频打破了早期影像叙事中被表述与被建构的“他者”乡村形象,将农村主流叙事和形象建构的权利转移到了自己手中。在空间地理属性赋予的特定创作情境中,伴随着自我表达的强烈输出,对乡村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成为了主要内容,重塑了对乡村生活的幻想与想象,形塑着乡村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短视频的真实性并非仅停留在镜头对现实生活事物单向度的记录和书写,也包含着叙事者个人情感与认知的表达,是内在想法向外生发进而呈现的过程。情感与认知对于乡村短视频创作者而言,是与他人产生连接的桥梁与通道,对于观众而言,是与自身生活经历的融合与共情。以乡村短视频创作者“农村四哥”为例,视频内容主要记录家庭做饭、种菜、耕田的日常,在将乡村生活真实呈现的同时,传达出淳朴的情感特质与勤劳的生活认知,收获了千万流量和百万粉丝,评论区常见支持、赞美的话语。

(二)符号的意义化叙事

在乡村短视频的生产中,符号承担着重要的功能,特定符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对于乡村的印象,比如人物符号、声音符号、情景符号,乡村日常生产实践被凝练为具体的符号语言,从地方空间剥离,汇入互联网的信息流之中,突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障碍和区隔,实现了乡村符号在网络空间中的流动传播。与此同时,符号背后意义化指向的乡村社会在围绕短视频构筑的流动生活片段中,生成了独特、具化的乡村图景,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首先,乡村短视频创作者所居住的特定环境,比如村庄、农田、院落,这些固定的内部和外部空间不仅是乡村短视频内容生产中主要使用的空间符号,也是用户辨别其差异化的主要标签。这时,乡村的空间进入一种社会化的生产状态,与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中,认为空间是一个社会生产的概念不谋而合。其次,多种视像符号的综合运用是视频拍摄者在叙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式,比如色彩鲜明字幕的使用,在对畫面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的同时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强了乡村短视频的独特性。

(三)文本的方言化叙事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交流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方言跟标准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地域范围的不同,方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带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它不同于标准语的规范性,相邻村落之间都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由于乡村短视频拍摄的空间具有明显的流动性,不同地区的文化语言打破了短视频的界限,汇入视频拍摄空间,通过其真情实感的表达,传递出乡村生活的真实体验。

在乡村短视频的拍摄中,创作者往往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叙事,通过不同方言的真实表达,传递出对当地乡村生活的热爱。由于观看乡村短视频的用户多为在外务工的农村人或祖辈在农村生活已经迁移的城市居民,方言的使用有利于拉进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自然地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情感倾诉。例如一股浓郁的江苏方言是西瓜视频创作者“乡村小乔”拍摄时的独特语言,方言的使用让她的视频内容变得更加亲切,在展示原生态地域文化的同时,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我情境”:乡村短视频叙事视角的着力点

胡亚敏认为,叙事视角即叙事者或故事中的人物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③热拉尔·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三种类型。乡村短视频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为出发点的内聚焦叙事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完成主人翁式的自我呈现。

(一)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乡村短视频中的创作者以明确的“我”的身份去讲述“我”的故事,“我”的体验感受是叙事路径的出发点,在此过程中,“我”掌握了叙事内容、叙事风格的绝对权力。乡村短视频创作者在日常生活的呈现过程中多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这样的叙事方式降低了短视频拍摄的技术难度,比如设备的选取、后期剪辑的制作,创作者可以根据自我讲述或者简单的字幕进行拍摄素材的自由选取,而后在短视频自带的剪辑功能帮助下完成自然的叙事过程。

将后台中普通平凡的自我推至前台进行更真实、更生活的呈现,乡村创作者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与其他叙事方式相比,最大限度的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在创作者的镜头下,拍摄内容包含大量的自拍、独白的内容,增强了视频整体的主观性,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以“我讲述”的叙事视角,传达“我在场”的视觉感受,引领受众进入由“我”构筑的乡村日常生活景观的同时,增强了视频内容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二)主人翁式的自我呈现

以德波为代表的情境主义国际者着重强调通过积极的建构本真的生存情境来打破以往通过文化设施和大众传播媒介构筑起的景观伪世界。④在乡村短视频的创作中,每个人都积极有意识地参与到对全新生活情境的建构中,不论乡村生活还是农村建设的景象,这些多元、本真的日常生活景观代表着具有主体意识的乡村用户,通过短视频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到对生活的呈现中来。乡村短视频中主人翁式的自我呈现已不单单止步于展现真实的自我,寻求社会的群体性认同成为更为重要的目的与动机。

乡村短视频的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受众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共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给受众现实生活中不曾体会到的参与感,一个场景、一句话、一个熟悉的面孔都可能弥补受众空间中的情感空缺。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农村受众获得新社会身份的可能性,完成从草根的转变,获得城乡之间的真正融入。同时短视频平台仪式化观看过程的建构,比如点赞、评论等互动过程的完成,更是为受众构建了理想的人际交往机制,弥补了长时间不在场的乡村存在感,加深了对乡村短视频的依赖。

四、“异化性”:技术、资本与话语的共谋

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的批判理论中谈到“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离群众最近,对群众的本能的压抑、对他们的创造性的窒息最严重。”⑤媒介技术的助推、资本逻辑的渗透使得乡村短视频创作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以往镶嵌在社会结构中总体性的日常生活逐渐异化为以经济为目的的单向日常生活,技术赋权下的话语权力也出现了分化与转移。

(一)媒介技术的助推

尼葛洛庞帝认为,个人不再被埋没在普遍性中,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需要和希望的机会。⑥媒介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短视频平台影像表达的门槛,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分享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但正是准入门槛的降低,加上内容把关的宽松,一些粗制滥造的视频内容在流量推荐与粉丝打赏的机制下也得到了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短视频日常生活表达的异化。

媒介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场景叙事与社会交往中建构了“中介化”或“媒介化”的通路。媒介技术的赋权使得用户在作为受众的同时,拥有了传播者的身份,当其兼具双重身份时,异化便以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创作层面的眼球经济与同质化、价值层面的行为失范与迷失,当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可转化为经济价值时,商业制造出来的需求便成为了乡村用户的创作取向。

(二)资本逻辑的渗透

日常生活类乡村短视频建构了一个蕴含着丰富的“空间关系”的新世界⑦,由此改变了乡村居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新的媒介景观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乡村短视频发展前期,乡村用户创作展现的视频环境与城市场景的呈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打破了固有习惯性的城市景观认知和商业景观的桎梏,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日常生活类短视频出现商品化消费以及与主流资本消费体系相融的趋势。

鲍德里亚指出,泛滥的拟像在消弭与现实的分界线时,也消解了真假美丑等价值的判断,而商业利益则是这仿真世界打造的主导因素。⑧在资本逻辑的强化下,乡村短视频拍摄者更多的遵循“他者”逻辑,忽视了真正日常生活的记录和书写,各类商业广告对乡村短视频的渗透,使得日常景观成为资本收集与再生产的工具,在资本的裹挟下,日常生活与消费主义融合起来,虚假农村图景日渐凸显。

(三)话语权力的“转移”

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团体所认识的过程。⑨话语权并不仅仅指拥有说话的权利,也蕴含着个体在话语表达中的权利以及最后的话语呈现效果。乡村短视频为农村用户赋予强烈的身份认同与主体意识,打破了传统语境下被表征、被言说的历史轨迹,呈现出主动表达、积极建构的话语形态,逐渐成为拥有一定话语权力的主体。

但由于所处环境和文化层次的限制,乡村短视频用户很难跳出生活圈子和固有思维来审视自身的作品,他们沉迷于技术赋权与资本渗透下的利益追逐,忽视了最真实最本质生活的呈现。当乡村短视频主动迎合商业逻辑,依照他人需求虚化自我形象时,他们的“乡村物语”便不会带来积极向上的流动后果,这时看似话语权利的获得,实际暗含着被资本转移的逻辑,媒介技术助推下被赋予的话语权在资本裹挟下逐渐消匿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当中。

五、结语

乡村短视频在洞察当下受众内心需求的基础上,以日常生活为叙事主线,为受众展现真实乡村生活图景的同时提供了其了解乡村的路径。通过“观看世界—塑造自我—记录自我”的实践过程,创作者也生产出身份的群体认同,完成了主体性的确认与挖掘。在迎合技术、资本逻辑的经济效益驱动下,乡村短视频日常生活的展现发生了异化,存在拟态化的境况,但媒介生产的仿真世界毕竟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有着本质的差别。⑩乡村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如何从乡村内部激活农村的文化资源和活力,让短视频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是当下亟待思考的文化问题。

【本文为中国青年少年研究会重点课题“媒介化时代青年游戏实践的社会交往研究”(项目编号:2021A07)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8-10.

③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9.

④段鹏,李嘉琪,明蔚.情境建构和资本收编:中国短视频平台的景觀社会形塑——以对乡村用户的研究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04):18-27.

⑤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9.

⑥[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191-193.

⑦赵红勋,张卓.微信朋友圈的空间叙事探析[J].编辑之友,2018(06):38-43.

⑧[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8.

⑨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1.

⑩赵红勋.新媒介依赖视域下青年群体的“信仰风险”论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0(01):13-20.

作者简介:赵红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孟帆,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峰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
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日常生活的文学诠释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对当代中国社会日常消费生活批判性思考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