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 人民广播对象性节目的探索

2021-11-17薛春燕

新闻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象性节目作为人民广播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发挥了面向特定群体开展宣传教育和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收听工具远未普及的情况下,对象性节目对应的分众化集体收听与广播收音组织建设互为促进,推动了人民广播事业发展。

【关键词】人民广播事业  对象性节目  广播收音网  社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广播事业被纳入社会主义体制中,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1950年2月27日举行的京津新闻工作会议决定,广播电台应以“发布新闻、社会教育及文化娱乐”为主,其中市台“应着重社会教育”,地方人民台“应特别加强地方性节目”。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对象性节目作为电台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了地方人民台尤其是地市级人民台的相当重视,开启了从“广”播到“窄”播,从“全体性”到“对象化”的尝试,并影响至今。由于当时的收听工具不普及,对象性节目与广播收音网建设同步进行,互为促进,为人民广播广泛深入联系群众,面向社会各类主要人群传输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对象性节目: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

从延安窑洞一路走来的人民广播,一度被认为是报纸、通讯社的“大喇叭”和“传声筒”,缺乏节目形态的概念。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对国民党各级电台的陆续接管、改造,人民广播事业的办台环境和办台对象也发生了剧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广播作为群众性宣传教育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创办了很多影响较大的对象性节目。

(一)各城市人民台和工矿企业有线台是对象性节目创办主力

对象性节目是以某一特定群体为收听对象而制作的广播节目,通常以年龄段、性别和职业等特征来划分,如少年儿童节目、青年节目、妇女节目、工人节目、部队节目、农村节目,等等。这类节目注重对听众的启迪、教化和引导,在传播事实的同时,更注重传输知识道理和思想观念,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节目形式之一。当时,人民广播事业的领导人认为,广播节目要针对各类主要对象办好节目,就好像是办报纸“专刊”,比如地市级人民台办一档以工人青年为对象的节目,就应围绕这一明确、固定的收听对象展开中心工作,是广播有意识地开启受众专门化探索的体现。

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办有《部队节目》《对少年儿童广播节目》等对象性节目外,各大中城市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对象性节目创办的“主阵地”,这与当时各级人民台的分工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广播事业形成了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最高级别的“中央台-大行政区台-省(直辖市)台-市台”的四级广播宣传网。在京津新闻工作会议为广播电台确定“发布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三大主要任务后,1950年4月26日,中央广播事業局为各级人民广播电台规定的分工是:中央台三大任务并重,大区台与省台着重发布报告新闻、传达政令及新闻、政令的通俗解释工作,市台则以社会教育为主。各级人民台随之对节目设置和播出进行了相应调整。如当时华东台和上海台就根据各自不同的听众群和任务侧重作出了不同的节目安排。华东台最为重要的是每天2小时供行政区内各地抄录的记录新闻广播,被誉为固定“台柱”的政治理论学习节目以及经济类专题节目等;上海台则有针对工人、青年、妇女、军人等不同城市群体开办的对象性节目,尽量满足分众化社会教育的需求。

此外,城市职工台和各工厂、矿山、企业单位有线广播台,也创办了一些反响不错的职工类对象性节目。比如,天津职工台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职工专业广播台,办有“职工新闻”“职工生活”“广播文化宫”“工人政治讲座”“工人业余学校时事学习时间”等节目。除转播中央、省、市台等节目外,很多工厂有线台还设有自办节目。如大连金州纺织厂自办《本厂新闻》《青年之声》《女工之友》《音乐与生活》《文学园地》等节目;大连锅炉厂1951年自办的《本厂新闻》,内容有生产快报、经验介绍、先进生产者讲话、批评表扬、建议和问题解答等。①

(二)对象性节目的探索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广播事业面临缺乏城市办台经验,外加编播力量薄弱等实际困难,但另一方面,广播作为当时最现代化、强有力的群众性宣传教育工具,受到各方普遍重视。对此,人民广播电台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办报”的传统,以“大家办广播”精神为指引,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助力广播工作。在以社会教育为主的导向下,各城市台迅速办起了工人节目、妇女节目、青年节目和儿童节目等对象性节目。有的城市台如北京台,一度将办对象性节目认为是城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方向。②一时间,对象性节目在各城市台“遍地开花”。如济南人民台根据不同需求对象形成了《工人节目》《青年时间》《妇女节目》《儿童节目》《工商节目》等稳定的自办节目。③沈阳人民台在1950年5月节目调整后办有《职工时间》《市政建设》《轮回节目》(对青年、妇女)、《职工学习讲座》《儿童时间》《家庭时间》等。④

在自办对象性节目过程中,各城市人民台本着节目“为大家办”和“由大家办”的原则,在发动群众参与办节目、吸收群众意见建议等方面不断改进。以上海人民台为例,该台办有《工人节目》《妇女节目》《青年节目》和《解放军节目》等对象性节目。《工人节目》开播后,电台在市总工会协助下动员工人来台广播,有铁路工人讲苏联、罗马尼亚见闻,技术工人谈技术改进,工会领导谈搞好生产迎接劳模大会等,节目中的“工人广播文化宫”播出工人自演自唱的节目;与此同时,电台记者纷纷下厂,组织通讯员,帮助工人写稿,建立工厂广播台,转播工人节目等。节目根据工人的需要设置栏目和安排播出时间。考虑到工种的不同,又增设了五金工人、纺织工人、市政工人以及工厂消息、王小妹谈时事等栏目。⑤《青年节目》注重组织进步青年、青年工人、店员特别是青年学生来台广播,谈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青年学生们创造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如快板剧、朗诵诗、秧歌剧等,使节目更生动、活泼、充满青春气息。⑥《妇女节目》有政治讲话、妇婴卫生、初级商业簿记教授、妇女常识课本教授、绒线编结法等妇女日常生活所关心的内容。应广大妇女要求,节目广播时间除晚上播出一次外下午2点又增加一次,以适应家庭妇女的收听。⑦《解放军节目》由上海人民台和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合办,节目向战士们介绍祖国建设新面貌,鼓舞斗志激励士气;宣传部队战斗英雄先进事迹;播送革命歌曲、故事等丰富部队文化生活。⑧

在对象性节目开办热潮中,电台注重从广播媒介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在内容编排和节目形式上动脑筋、出点子,涌现出很多深受欢迎的节目。例如,北京人民台的工人节目《赵师傅和小刘谈时事》开展了通俗化、口语化的尝试。节目把当天的国内外要闻化成两个工人的话题,用聊天的方式进行通俗化讲解,既联系了工人思想实际,有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生活气息浓郁,又广泛联系了新闻背景,话题深入浅出,听来亲切又意趣盎然。节目适应了工人阶级的口味,成为该台的名牌节目。⑨济南人民台《工人节目》在内容上从依靠报刊转变为选用工人通讯员来稿,在节目形式上,从单一的新闻、通讯过渡到故事、快板、广播剧、对话、座谈会、录音通讯、访问记和有线广播站节目介绍等多样的表现方式,受到广大职工喜爱。⑩

二、 与广播收音网建设互为促进的收听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收听工具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建立覆盖全国的广播收音网被视作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开展群众性教育的重要工作。自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后,在部队、工厂矿山企业、中等以上学校建立广播收音站,在中小城市推广有线广播等方针计划在不到两年内陆续落地。广播节目的举办和收听得到了各级组织机关的强力支持。

在各类广播节目中,对象性节目收听对象明确、稳定,是广播中唯一指明身份的节目,便于在个人缺少收音工具的情况下组织集体收听,与广播收音网建设天然契合。办好对象性节目并建好对应的收音组织,是不可分割的两只脚走路。收音网扩大了对象性节目的听众覆盖面,增强了收听效果,也使电台能按照听众的需求不断改进节目,反之,对象性节目的成功也进一步促进了收音网的良性发展。

对象性节目的组织收听与城市地区收音网和工矿企业广播收音网的联系更为紧密。当地人民台为此做了大量建立收音组、组织广播站和培训收音员等工作。在大中城市,电台往往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配合下,按照不同对象性节目建立起固定收听小组,常态化收听节目。如1951年辽西人民广播电台(锦州人民台前身)在锦州市建立《工人时间》收音组175个、《少儿时间》收音组563个,《干部学习讲座》收音組182个;同年,旅大人民台联合市妇联在街道居民组当中广泛组织妇女收音小组,到1951年8月全市组织了586个妇女收音小组,有4000多人常年坚持收听节目。11工矿企业大量建立有线广播台,当地人民台工作人员常常深入电台内部帮助转播并组织收听人民台职工类节目,并指导部分有能力的有线台自办本单位职工节目。例如,1950年上半年,上海有50多家工厂相继建立工厂有线广播台,转播中央台和上海台的新闻和工人节目,也播报本厂新闻。上海台在同年7月召开的华东地区第二次广播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上海国棉十厂建立有线广播台的情况,印发了《怎样写广播稿》《怎样当播音员》等小册子,以后又编印出版《工人广播手册》,在《劳动报》开辟了《工人广播》专栏,为上海及华东地区工厂企业建立和发展有线广播台提供资料。

三、结语

随着1952年底全国第一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精办节目”的方针,一批电台对象性节目停办或调整,收音小组也随着广播有线网的普及和收听工具的增多而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对象性节目作为人民广播电台社会教育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稳定而普遍地存在,且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至今仍在发挥它独特的魅力。各个时期涌现出的一批批极具采编播水平的精品,如《小喇叭》、《青年之友》、《农村天地》等优秀节目在听众中流传久远。“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回望过去,那一档档特定时空下的对象性节目在80年曲折发展的人民广播事业历程中,留下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横断面,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对广播媒介特性以及传播规律的艰辛探索,启迪着后来者。

注释:

①大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大连市志·广播电视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112.

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编著.岁月如歌:献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59.

③⑩ 张长允.山东广播电视发展史[M]. 山东:齐鲁书社,2008:302,320.

④1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辽宁省志·广播电视志[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155.

⑤⑧《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卷》编委会编.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台百卷丛书·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9,114-115.

⑥ ⑦周新武.华东人民之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319.

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史编写组. 北京电台“文革前”宣传工作回顾[J].新闻研究资料,1984(Z1):147-169.

作者简介:薛春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编辑:徐峰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
教育求全
教育求全
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博物馆在鼓励和引导人民观赏人类文化物质景观中所起到的教育互动作用研究
家校共建,共创孩子们辉煌的明天
用经典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