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职会计学生工匠精神的方式探究
2021-11-17邓茂千陈理宣
邓茂千 陈理宣
[摘 要] 不同行业的工匠精神其内涵具有不同的特点,但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极致仍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不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仍是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财务系统给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对象——从事基础性财务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带来被替代的危机,所以要想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被时代淘汰,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并提高中职会计学生的工匠精神尤为重要。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某些中职学校未能做到全面培养;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质量仍需提高;中职会计教育师资力量不够。对此,“匠人”“匠心”两手抓;加强校企政合作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中职会计教育的师资力量;在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中贯穿工匠精神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工匠精神;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232-03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距制造强国仍有一段距离,其中工匠精神的缺乏是一个主要原因。近几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倡导下逐渐成为潮流。2016—2021年连续六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均指出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北京大兴机场的建成,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工匠馆”开馆,全国首个“工匠日”在杭州设立,工匠精神再次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作为培养工匠、培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会计专业是一个与经济活动密切关联的专业,而经济活动又离不开金钱,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具有特殊性,若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很容易出问题,并且会计是国家经济运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所以作为引领成就高素质会计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在会计行业中应该得到重视。
一、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道:“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地定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极具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这也使大众对三种精神的理解有了更加科学、清晰的认识。这三种精神在我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团结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力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在这个伟大转变的进程中,工匠精神是极其重要且被需要的精神感召和指导。
学界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刻苦钻研等特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极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热爱专注的敬业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对于会计行业,会计工匠精神还需具有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内涵。
(二)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高科技几乎渗入各行各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职能,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经济活动是靠数据来反映,所以会计人员在数据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都指出:在面对来自网络犯罪、數字服务提供和人工智能的需求时,财务与会计人员必须接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平台所带来的变化。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es,ICAEW)在2014 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会计职业可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从事与大数据及其分析有关的工作,像是运用其他数据来源和预测模型改进预算和效果的预测,以分析整体数据的方式提高审计活动的效率与质量等。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2013)强调:大数据对未来财务角色提出了挑战,那些将自己专业局限于提供财务账目,报告过去业绩的会计人员将成为局外人,作为选择,他们也可以抓住机会成为把大数据作为证据来源的先行者,这种来源支撑着决策,他们还有助于重新定义业务的处理方式。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外包公司的建立健全,在公司信息化程度够高的情况下,那些流程标准的、重复量大的、稳定且不需要人工干预的业务流程,财务机器人完全可以替代人工,比如:标准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费用报销、发票校验、资金支付,甚至编制规范的财务报表、增值税抵(电子发票)、纳税申报等,这些都是财务机器人的强项。目前是信息化的时代,会计智能化得益于此而快速发展,会计核算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成本得以节约,会计基础理论因云会计的出现而使其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与深化,会计实务流程的再造得以加速。可见,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双刃剑”性质在会计行业中得到充分体现,科技的进步使得会计行业的工作方式以及就业情况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智能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逐渐取代了会计的人工核算、财务分析等职能,并且与人工相比,智能化系统具有更快捷、准确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这对会计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性财务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是巨大的挑战。中职会计专业所面对的几乎全是初中毕业生,培养对象具有特殊性,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理论性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困难,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较困难,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所以中职会计的教育教学不进行改革的话,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中职会计专业所培养的职业人员是极易被科技产品替代的,因为不管是中职毕业生选择就业还是升学,都要通过考核。在目前看来,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现行的课程体系都是围绕培养以掌握财务核算技能为主的基本财会能力的财务会计人员而设立的。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自身能力有限,对他们的培养必须符合其能力范围及未来职业的定位,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培养并提高中职会计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的会计工匠,为社会所需要。
二、中职会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职学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教20条”等文件的发布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现在中职教育的升学渠道已经被打通,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职单招和中职对口升学,读中职学校同样能够上好的高职、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并且“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能够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让中职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也正因为国家政策鼓励中职学生升学,升学渠道的打通,学生报考中职学校的积极性增加,有些中职学校存在步入应试教育这一误区的问题,特别是专业性强的会计学科,“职教高考”中“职业技能”测试是关键环节,因此有些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够全面,更多的看中对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匠人”的培养,对于“匠心”的培养大多都以建设工匠精神文化墙、开展主题班会,或是简单地将思政教育作为“匠心”的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工匠精神进行更加具体的培养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质量不高
从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来看,是一个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过程,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目标正从更强调会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向一种更加完善的方面改善。但是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系统改革,这不仅涉及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技术,还涉及教师和学生管理。“现行研究关注会计教育改革的综合性设计要求,但这些对会计教育模式的讨论仅仅是描绘了一个基本框架,可操作性不高。”目前我国会计实际课程及會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多流于形式,不能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实际动手能力;中职学校现行的课程体系通常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实施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期进行修改,这就导致中职会计专业对社会变化不能及时应对。同样的,目前普遍中职学校会计课程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发展。会计制度在不断完善,有关税法也在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没有跟上这些变化;实训课仿真度不够,所用的案例时效性差,更新慢。比如教材上关于增值税的税率还是停留在更新之前的税率,虽然这里有教材出版的客观时效因素在,但是几乎没有教材会在相应的内容上进行批注,说明税率是会不定时进行更新,不然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容易忽视税率的更新。同时,会计技能有很多复杂的内容,如像建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这些技能在学校如果没有充分掌握,当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时要重新学习和适应,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工作技能,也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负担。并且,从目前的会计职业需求状况来看,中职会计专业所教授的知识较简单,学生在将来求职时不具优势,因为所学的知识、技能不够处理企业实际的经济业务,并且许多企业都会选择代理记账公司来进行会计处理,特别是小型企业,另外,由于我国会计教育具有层次性,主要有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五个层次的会计教育,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有学历限制,这也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求职时最主要的阻碍。所以,针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重点等亟须改革。学生对会计的专业性知识学习都感到学而无用的话,其中的工匠精神更加难以感受。
(三)中职会计教育师资力量不够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目前中职学校具备双师型资质的会计教师多,但是真正符合双师素质要求的少,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少实践技能、经验。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下企业学习,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时间上不能保证连续性,因此真正下到企业有难度,效果难以显现。教师本身的技能没有提高,又谈何去培养学生的技能,工匠精神中最基础的技能熟练的培养也就难以实现。
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把握政策机遇,“匠人”“匠心”两手抓,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各地教育部门以及中职学校应牢牢抓住国家目前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机遇,积极开展中职教育的相关研究,努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科学的“职教高考”制度能够引领中职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从而使工匠精神的培养更加科学、全面。在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的同时中职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匠人”和“匠心”的共同培养,二者是同样重要的。会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并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变更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职会计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且作为与金钱打交道的会计专业,“匠心”的培养不可忽视,有时高超的会计专业技能反而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所以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形成并坚守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的精神。
(二)加强校企政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各地政府以及企业应加强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将工匠精神更加形象深刻地融入中职会计教育教学当中,可以建立职教集团,对区域经济内中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市场经济组成的多样化要求中职会计也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政府需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中职会计教育事业,鼓励和依靠企业、行业举办中职会计教育,这样更利于培养行业所需的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对于目前校企合作中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途径,加强相关方面的治理与管控,真正实现企业进校园,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工作情景中更加直观地体会会计应具备的工匠精神,避免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变为简单的说教。
(三)优化中职会计教育的师资力量
要想中职会计教育更好地发展,其师资力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现代社会不仅要求职业教师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有要求会教学生,“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培养的重点,因此,高校和企业、行业应重视会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职学校要加强学校的智能管理,减少行政工作与教育工作的混乱与冲突,避免教师精力的浪费。学校及政府部门加强会计教育人才引进,为当地中职会计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在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中贯穿工匠精神教育
宽厚的职业基础知识和精湛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中,贯穿敬业精神、乐业精神教育。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锻炼精湛的职业技术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在实习和实践中才能产生乐业精神,只有自己经历了艰辛的学习和刻苦锻炼,成就才有丰富的意义,才能产生敬业精神。一旦产生了敬业精神与乐业精神,下一环节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才会更进一步推动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成就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教育过程中必须辩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推动、引导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获得成就而产生快乐和意义,再反过来通过学习成就的愉悦体验推动进一步刻苦学习,引导、启发学生形成辛苦与意义、付出与成就、敬业与精业、爱岗与幸福等系列关系的归因,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模式,最终形成积极健康的、具有工匠精神的良好职业人格。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
[2]万长松,孙启鸣.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工匠精神及其哲学基础[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456-461.
[3]ACCA & IMA (2012) “100 Drivers of Change for the Global Accountancy Profession”[R].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accaglobal.com.
[4]ACCA & IMA (2013a) “Digital Darwinism:thriving in the face of technology change”[R].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accaglobal.com.
[5]Association for Data-driven Marketing & Adver-tising,“Best Practice Guideline:Big Data”[R]. Sydney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AA CSB)(2014).
[6]“Accounting Accreditation Standard A7: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nd Knowledge for Accounting Graduates:An Interpretation”[R]. White Paper AACSB.
[7]Bhimani,A. & Willcocks,L. (2014) “Digitisation,Big Dat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vol.44,no.4:469-490.
[8]刘慧凤,姜苏娱.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评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5(6):80-86,9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