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2021-11-17李蔚高坤
李蔚 高坤
[摘 要]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国普及,“规培”已成为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重要过程。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中,肾内科这样的以慢性病诊疗为主的临床科室,提高一线规培医生的沟通能力可以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医疗效率,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目前,多数医学院还没有将医患交流设置为主要课程。因为规培医生的实战经验不足,所以带教老师应当重视规范化培训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重视诊疗中的人文精神,重视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带教中融合专业沟通技巧,医疗机构应提高教师的带教能力。
[关 键 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肾科
[中图分类号] C9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92-02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通过在教学医院的实习,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过程。住院医师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各科专业医生,研修后的医学生承担自己看诊的基本诊疗任务,为各级医疗机构服务。在教学医院中,规培医生及住院医生往往承担着重要的现场接诊和问诊任务,直接面对患者。但是由于在面对患者时缺乏经验和沟通技巧,常常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随着人口持续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我国医疗资源的不足日益突出。患者期待着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救助、更方便的医疗条件。临床医生工作专业性强,工作强度高,晋升和科研压力大,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由于多因素作用,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识差异变大,导致现有医疗关系紧张,容易发生医患矛盾[1]。
肾内科是三甲教学医院的重要内科之一,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达到总人口的10.8%。而慢性肾脏病患者有以下几个特点:(1)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多系统病变,服用药物较多,住院规培医生问诊难度较大。(2)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毒素刺激、经济与健康压力,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性格改变,为住培医师的医患沟通带来很大困难。(3)患者依从性差。一些肾科老患者存在“久病成医”的思维,喜欢自作主张更改医疗方案,透析患者对于体重控制不佳,自己非常不以为然,对住院规培医师缺乏信任与配合。
在肾科带教过程中如何帮助住院医师成长,在临床的沟通和问诊中如何能够了解患者心理,理解患者诉求,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目前规培医师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规培医师沟通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院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未成体系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目前医学交流还没有作为必修科目进行。即使年轻的医生和医学生想系统地学习临床交流的技能,也没有恰当的训练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北美的大多数医学院课程设置中,医患沟通已成为医学核心课程,并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二)规培医生实战经验不足
规培医生尚无临床经验,对于所学习医学知识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识记上,而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千人一面,治疗方法更不会完全依照书本,这对新手来说无疑充满了挑战。在和患者交流病情时,往往知识储备不足,信心不够;规培住院医师年纪较轻,他们缺乏人生阅历,并且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抚慰能力均较弱。一部分住院医师不能正确认识临床交流技能的重要性,与患者交流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敷衍应付患者的问题和要求;就肾科而言,患者多患病多年,常常有焦虑、悲观等种种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考验规培医生的同理心和责任心。
(三)带教老师忽视对规培住院医师的沟通技能培养
带教老师同时也是临床医师,他们处于节奏快、强度大、风险高的工作环境中,除了要与人沟通外,还要书写病历、查房手术等。因此带教老师对于规培住院医生的一对一带教时间有限。而住院医师的问诊保证了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接诊时友好的谈话方式奠定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基调,有利于病史采集。每个专科都有其特殊性,而在入科培訓时往往缺少针对性的医患沟通方法的培训。
二、住院医师规培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重视诊疗过程中的人文精神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认识到诊疗行为的对象为疾病状态下的人,而非疾病本身。对病理生理过程的关注干预下,还要对该患者的心理、生活方式、工作状态等社会属性加以关注与干预。100多年前美国医生特鲁多就曾说过:“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尤其慢性病的长病程导致相应医疗服务需求的改变,很多疾患不仅无法治愈,甚至连症状也难以缓解。对庞大的慢病人群来说,医生服务的特点为随访与照顾多于医疗干预,人文精神的关怀重于机械给予药物。
(二)重视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学院及规培医院应充分考虑目前的医疗环境,不仅常规开设医患沟通课程,还应该以实战的形式考核医学生,例如标准病人,例如录像回看教学等。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规培医生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非常值得借鉴。另外,医学院可以开设临床交流技能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他们是如何将临床交流技能培养融入医学教育中的。
(三)专科带教中融入专科化的沟通技能培养
每个临床专科的常见病都不相同,有自己的特点。在诊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当分析患者的病情状态以及心理特征,教规培学生怎么找切入口,用适当的语言与患者建立信赖的合作关系。每位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个性特征都不尽相同,在接诊时要注意观察及判断。与患者沟通时,应做好疾病发展、并发症、转归、预后等的交代,并且针对疾病风险做好心理建设,用患者可以接受的语言去沟通病情[2]。慢性肾病患者突然得知罹患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往往十分痛苦和恐惧,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对透析治疗充满了抗拒。据报道,大约10%住院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存在心理疾患。血液透析患者和家属面对的最主要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及个性改变,不合作行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是个难题。透析患者常常觉得被过度医疗,通常用拒绝作为处理心理困境的方法,而谈话治疗往往有效。在带教中,应当强调不同病程中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对住院医师进行沟通培训。
(四)提升教师带教能力
作为一线教学的临床大夫,不仅应当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应当具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带教老师要指导住院医生改变立场思考,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掌握临床交流技能[3]。而医院的临床医生并非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医院应当重视对临床医生教师的培训以及考核。在带教中,除了关注患者主诉和检测指标异常,还应该主动和规培学院探讨患者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医患沟通会更加人性化。例如,血液透析患者每年门诊特种病报销有上限,而多数患者由于疾病失去劳动力,经济条件十分有限。本不便宜的药费及治疗费使他们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用心的临床医生不仅帮助患者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更可以为如何节约开支提出建议,这样的沟通可以赢得患者加倍的信任。这样的沟通经验适合提炼及总结,以集中授课等方式予以传授,给予年轻的规培医生进步的方向。
三、讨论
当今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革新带来的是疾病谱改变,慢性疾病诊疗水平不断上升。另外,由于通讯快速发展,信息获取的便利,患者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医疗模式已发生很大改变,已从单纯关注疾病,转换为对疾病—人—社会的关注。社会对医师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医患沟通能力是诊疗行为的基本技能。
我们应当改变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医患沟通方式已经由“医生权威型”逐渐改变为“医患合作型”。当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依法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医生们在征求患者同意时,需要充分告知患者治疗的风险、不良反应、其他替代方案。患者有权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是否接受治疗。临床医生怎样在繁忙的诊疗工作中与患者进行高质量、高效率、有效的沟通是规范化培训的必修课。对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训练,不仅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还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单位医患纠纷的发生,减少患者投诉,建立和谐高效的医疗环境。
总而言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每位青年医师职业生涯最初的实践课程,犹如帆船刚刚启航,又如雏鸟初次展翅飞行。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加强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会使其职业素养得到巨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另外,对于医疗单位而言,拥有训练有素、沟通到位的住院医师队伍,将大大减轻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节约时间,更高效地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香莲,陳莉.医疗纠纷现状调查及医患沟通的改进[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9):55.
[2]王聪慧.Mini-CEX在呼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8,16(20):49-50.
[3]黄宇玲,赵良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1):123-12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