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视角看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混合课程教学改革

2021-11-17郝志学郝凤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理论课政治

郝志学 郝凤军

[摘           要]  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学生的视角,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线上与线下混合课程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思考了老师、学生角色的转换,以求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者;学生视角;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78-02

高等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其所承担的任务尚有一定的差距。对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进行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学生,根据我的亲身感受来看,造成低效的核心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笔者利用网络,对辽宁工业大学、辽宁财贸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主的3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线上与线下混合课程改革为蓝本,在分析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一个大学生的视角,提出了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老师由讲述者变为引导者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你喜欢的上课方式”这一问题,希望“完全讨论式”教学的占比11.12%;希望“完全老师讲”教学的占比12.76%;希望“老师讲与全员讨论相结合”教学的占比83.84%。这说明互动与讨论作为一种我们教学改革中不断提倡的教学形式,在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受欢迎的,且相比完全讨论式的教学,学生更期望教师讲课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做到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有机结合。

大多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老师一讲到底,学生听者寥寥,都在干着自己的事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学生的睡觉课、写其他作业课、打游戏课。讲述式课堂能够有30%的学生偶尔听一下,这就是学生口中所说的神一样存在的老师。

要想改变,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地讨论。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必须要进行转换,老师要由课程的讲述者,变成课堂上的引导者。由知识的教授者,变成引导学生的思考者。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不要一开始就把结论性的东西告诉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经过思考,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同小组的同学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易于产生思想的火花,学生的思维、眼界能够更加开阔。如果在更大范围进行讨论与分享,对于一个问题的认知会更加发散,更宜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

二、学会赞赏学生

在我进行的调查中,大学生对“你喜欢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有74.07%的大学生认为“同学们在一起积极进行思考,共同探索,寓教于乐,其乐无穷”,有36.28%的大学生认为“老师非常关爱学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一门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应有的知识,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身心愉悦。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才能够喜欢来上这门课,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才能把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老师要在课堂上尊重每一名学生的见解和思維方式,在课堂讨论与分享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最大的包容心,包容每一名学生的想法,哪怕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也不要用直接下结论的方式来告诉他“你的想法是错误的”,而是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让想法错误的学生自己找到错误的所在、错误的根源。如果全班学生的见解和老师的见解有出入,老师在讲解自己的见解时,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大家的见解是错误的。而是应该说,我说一下我的见解,供大家参考。越是这样,学生就越想认真去思考老师的见解。反之,老师直接说,我的见解就是正确的,你们的想法完全错误,学生是会抵制、排斥这种做法的,根本不会起到任何的效果。

人们都喜欢被表扬,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这门课,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去夸奖自己的学生。学生一点点的进步,老师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失时机地夸奖学生。在老师的表扬下,学生既会爱上这门课,更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有的老师,十几年用同一个教案,还是那一个案例,这样的老师的课堂怎么能受“00后”学生的喜爱。老师要想讲好课,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来看,大学生对“你在高中时,你学习思政课的状况?”这一问题,有39.1%大学生在高中时期由于“我们是理科,学校就没有安排思政课”;有36.28%大学生提及“由于会考要考的,但高考不考,粗略地学了一点”。在此次调查中,样本学校主要为辽宁工业大学、辽宁财贸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这几所学校以理工科生为主。虽然在样本的采集上具有一定的偏差,但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高中阶段的理科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学校和学生并没有对这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进入大学,这些学生的相关基础十分薄弱。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理科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认知较少。而对于文科班,受高考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比较扎实。要区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期待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收获是什么?”这一问题,期待最高的选项则是“学到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其次是“学会看问题,学会与人相处等的正确方法”,这表明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希望通过这门课达到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与法律素质的目标。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互联网上学习、交友、购物。我们也希望老师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教学,可是一些学校在上课的时候,却不让我们带手机、平板等,这其实是被时代所淘汰的认识。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我们学习的好工具。

四、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知识变成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把知识传授放在第一位,知识的传授只是手段,学生利用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笔者建议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把本次课的知识基本掌握。老师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核心知识点,每个核心知识点录制成一个10分钟以内的小视频,放到网上,供学生在课下观看。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有的学生一遍就能够看懂,而有的学生要看好几遍才能够看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把理论知识弄明白。

在课上,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小组间讨论、班级分享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一直在持续地思考,老师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对于应掌握的知识可以说是记忆终生,而在此过程中,又形成了利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教学目标。

五、翻转课堂不能太多

现在一些老师都在搞翻转课堂,上一次这样的课,占用学生课下的时间会达到两个小时以上,这还不包括課后做作业所用的时间。一门课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讲清楚。笔者感觉一门课采用翻转课堂方式来组织教学,最多也就是70%可以适用。

假如某班本学期每周有十门课,每门课两学时,那学生就需要上20节课。如果有一半的老师都采用这种方法来上课的话,学生的课余时间就全部被占用了,其他的课程就没有时间学习了。

笔者认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岗位职责。高校思政教师只有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从“00后”大学生的现状和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才能利用每一节课塑造学生的人格,思想政治理论课神圣的使命才能达到。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理论课政治
办公室政治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政治法律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