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经济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21-11-17杨足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混合式线下物流

杨足膺

[摘           要]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授课的比例不断增大,其兼具线下集中授课和线上自主学习的特点。但受限于主客观等因素,一部分“混合式”教学无法具备这一特点,而且目前已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存在线下和线上的“同质化”教学,缺乏理论与实验环节的互动等问题。基于此,以物流经济地理为例,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线下和线上教学内容,分别侧重于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环节,且两个环节开展较多的互动。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物流经济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50-02

目前,“混合式”教学愈来愈成为各高校教学授课的主要方式。一方面特殊时期倒逼传统课堂教学的“线上化”;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微课、慕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等海量的在线教学资源,使以“老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趋于“扁平化”和“网络化”,即以课堂和互联网为双循环学习平台,以参考书和大数据平台为依托,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课程教学目的的过程。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兼具线下和线上教学的特点,即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具备这一特点,则体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受限于主客观等因素,一部分“混合式”教学无法具备这一特点,存在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无法有效衔接、线上学习平台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一、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介绍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涉及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交叉课程。它主要研究物流的地理布局特征、规律和运行机制。研究内容既包括微观尺度的乡镇至市级物流网点或园区的布局、路径规划和配送区域设置等,又包括中观尺度的市级至省级物流企业中心性空间等级结构等,还包括宏观尺度的国家级至全球物流产业地理集聚或离散特征等。它涵盖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基本运输方式及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的地理特征、结构与机制等。

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物流现象的地理分析能力,即学生能够将物流现象抽象为上述不同尺度下的点、线和面三类地理要素的集合体,进而分析其地理特征与运行机制,并能够提出合理、可行的空间优化建议。例如,城市内部的物流配送地理布局,微观尺度可以分解为:其配送网点可以抽象为点要素(Point),每个网点相应的配送区域可以抽象为面要素(Polygon),其配送路径可以抽象为线要素(Line)。因而,物流配送地理布局实质上是点线面地理要素的抽象集合,并随着配送市场、交通条件和行业政策等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而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需要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案例讨论和实验操作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因此,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课堂讲解远远不够,需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才能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并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需求。仍以上述城市内部的物流配送地理布局为例,一方面需要教师讲授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进行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多目标路径配送实验操作,并在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贯穿一大批案例(教师提供和学生查找相结合)。

二、已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目前,已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拆分至课程某一内容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完整授课过程,如图1所示。

课前线上讨论。即安排课前讨论主题,学生带着相关问题思考,主动查找相关数据资料,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知。并通过线上教学系统,主动反馈给教师,能够让教师提前调整线下教学的难度和广度。

课中线上线下讲解。教师通过课程内容的课堂讲解,结合线上的相关微课、慕课等资源的配合使用,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然后进行线上测试和复习,巩固课堂内容。

课后线上复习。让学生进行线上评价和总结,并完成相应的习题。如果学生掌握得不好或者想深入学习相关内容,可以到线上进行复习巩固或提高。

总体来看,已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能够将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由单一的教师“粗放式”授课转变为教师针对学生知识能力需求的“精准化”授课;教师授课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对学生而言,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有了较多方式,拓展了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认识。但与此同时,已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线下和线上教学的侧重点不同,不能“同质化”。线下教学,突出了教师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把握,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线上教学,突出了大数据平台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延展和深化,对学生学习的拓展。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2.“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不能做到理论与实验互动。如前所述,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仅仅通过一个授课过程,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消化授课内容,尤其是理论与实验的互动。

三、改进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上述教学模式的一些局限性,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改进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该模式下,一方面线下和线上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答疑,帮助引导学生厘清课程的知识体系;后者侧重于大数据平台的知识延展和深化,让学生拥有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另一方面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授课过程转换为“理论讲解—实验操作”,突出了物流经济地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能够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验进行互动,进一步达成课程目标。

以“城市内部的物流配送地理布局”为例,阐述改进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理论讲解部分,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

线下教学,教师以“常州市京东物流配送体系”为例,讲解了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三原则及其应用,包括商业区或经济开发区附近的市场原则主导下的京东物流配送体系、火车站或机场等交通枢纽附近的交通原则主导下的京东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不同行政区划的行政原则主导下的京东物流配送体系,让学生初步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课堂答疑讨论。与此同时,在线下教学之前和之后,学生都可以开展线上学习,包括教师自制的线上理论授课内容以及其他平台的中心地理论讲解内容,便于学生全方位、反复理解和掌握该理论。

(二)实验操作部分,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

线上教学,教师通过在ArcGIS Pro门户数据网站构建数据平台,方便学生下载或在线实验操作,并指导学生开展与天地图等在线数据库的链接,丰富学生的实验案例及数据素材;通过教师自制的线上实验操作内容和其他平台的实验操作内容,便于学生多视角学习实验环节,所用ArcGIS Pro实验软件的网络分析实验,能够很好地满足大数据平台操作的需求,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线上或离线的数据资料,还能够在ArcGIS Pro门户数据网站内相互学习,浏览其他学生的实验成果。线下教学,教师更多地与学生进行答疑互动和实验内容梳理,幫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操作。

(三)理论与实验互动

将中心地理论与网络分析实验相结合,中心地的三原则与网络分析实验的服务区范围选取相结合,两者之间具有典型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特征,相得益彰。一方面中心地的市场原则,在服务区范围选取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遵循市场就近原则选择服务区及其相应的配送网点;另一方面服务区范围选取,也需要中心地的市场原则作为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物流经济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要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并将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1+1>2”;其次要突出物流经济地理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的特点,将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对物流现象的地理分析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谢金龙,翟玲英,蔡丽玲.物流地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胡巍巍,査满兰.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1(11):171-173.

[4]杨淑杰.高校地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1):7-9.

[5]朱波.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改革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9):234-235.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混合式线下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