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业科学专业建设现状探讨

2021-11-17孟军姚新奎曾亚琦王建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科学专业学生

孟军 姚新奎 曾亚琦 王建文

[摘           要]  马业科学是基于现代马产业全产业链的新兴特色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以马业科学专业建设、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结合马业科学专业综合分析了马业科学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助力国家马业高质量人才体系建设。

[关    键   词]  马业科学;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S82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32-02

“互联网+”理念出现于2012年,其概念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被作为议案内容正式提出,得到采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促进了“互联网+”理念的应用与实施[1]。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发展理念,“互联网+”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全新融合发展生态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创造的多向交互、瞬时沟通与范式转变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优化现有教育流程、创造全新教育领域、构建教育创新生态[3]。马业科学是以养马学为基础,以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兽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演化出的特色学科,旨在服务现代马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4-5]。学科根据我国马业的现状,结合地区和行业实际,面向市场,围绕提高马匹及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繁殖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调教训练、赛事管理为重点,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重点突出,加强学生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观念,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符合我国现代马产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5-6]。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马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的兴起与“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也为马业科学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将成为学科教学改革与优化的重要抓手。

一、马业科学专业建设现状

马业科学是基于现代马产业全产业链的新兴特色专业,以马属动物为亮点,以动物科学为核心,以动物医学为基础,以草业科学为保障,以信息工程為纽带,以特色文化为支撑,以经济管理为要素,培养学生具备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饲料、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加工、调教训练与性能测定、马术运动与赛事管理、文化挖掘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畜牧、兽医、草学、食药、经管、文旅、体育等多学科交叉的马业全产业链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生产实际操作的能力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马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虽然近年来我国马业已逐渐转变为现代马业,但马业科学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科热度逐渐提高

近年来,随着现代马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马业人才教育的认识逐步提升,相关课程及专业日益增多。2018年青岛农业大学申报的马业科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开创了中国马业本科专业教育的先河[7],2019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武汉商学院的马业科学本科专业成功获批[8],2020年昭苏县职业技术学校成功获批马匹饲养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内首次开设的中职专业。新疆农业大学作为为数不多坚持开设马生产管理学专业的,集本、硕、博马业教育于一体的院校也正在积极申报马业科学本科专业。此外,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等20余所高校均设有马相关学科与课程。

(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尽管马业人才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相关专业及院校逐年增多,但由于历史原因,养马学在最初编入畜牧类学科时,大多院校仅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在整个学科中地位不高,加之我国马业已由传统马业逐渐过渡为现代马业,产业特点已由农用、交通运输、军事等转变为满足人们体育休闲娱乐及产品生产的要求,其包括马术、赛马、乘骑、休闲娱乐及马乳、马肉、生物制品生产等,使传统养马学书籍已无法完全适应现代马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导致配套的马业科学教材寥寥无几。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高等教育教材仅有新疆农业大学姚新奎教授主编的《马生产管理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韩国才教授主编的《马学》两本教材。其他关于马兽医、马术运动、赛事管理、马运动生理、调教训练、骑乘技术、专业英语等方面的专业教材仍然极度匮乏。对于骑乘技术学习中所需使用的模拟马、马运动生理和马兽医中所需的器官模型与标本等教学用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国内几乎属于空白,使学生仅能通过图片想象进行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部分课程的理解程度。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现代马业发展中对马匹最重要的要求是个体性能,而对于运动马的运动性能,不仅需要品种、营养饲料、疫病防控面面俱到,还必须经过后天科学的调教训练与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需求对马业科学专业的教学师资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理论、实践两手都要硬,尤其是教学实践教师,必须有实践经验与指导能力[5]。尽管目前我国有涉马专业院校20余所,大多教师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体育管理类教师,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大多未参与过马房实践,缺乏马匹饲养管理经验和从业经验,使学生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无法结合实践理解重点。现阶段,马业科学专业教师断层严重,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大多面临退休,而大部分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但由于马业兴起时间较短,大量从业人员也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职业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企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无法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准确阐述技术要领和技术难点,造成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矛盾的现象,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因此,培养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专业教师,加强高水平、结构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成为推动马业科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教学实践不够全面

马业科学是贯穿马匹育种、繁殖、养殖、调训、生产、竞赛等各环节,注重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涵盖范围广、专业性强,大多试验场或饲养场不具备完整的全产业链实践学习条件。虽然马业科学已形成独立学科,但由于课程多、任务重,使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各种岗位实习机会,仅能针对部分岗位开展专业实习,并且岗位种类单一,对行业大部分方向仅有初步认识和了解,距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仍均在一定差距。

二、结语

马业科学作为一个既有传承又有融合创新的特色专业,对我国现代马产业的发展意义非凡。全面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其他涉农涉牧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我国马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延宁.“互联网+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J].教育探索,2019(1):162.

[2]丁广大,石磊,王昭,等.“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高校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3):264-267.

[3]李鹏,杨红萍.“互联网+教育”的实质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9(27):9-11.

[4]王建文,孟军,姚新奎.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學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 41(3):125-128.

[5]潘庆杰,孙玉江,李桢.青岛农业大学马科学专业建设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马学分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4.

[6]姚新奎,韩国才.马生产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7]青岛农业大学马业科学专业获批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EB/OL].http://news.qau.edu.cn/content/meiti/9b17a931412043a29805c53f89031260.

[8]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武汉商学院马业科学本科专业获教育部审批[EB/OL].http://sports.sina.com.cn/o/2020-03-07/doc-iimxxstf7127446.shtml.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科学专业学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点击科学
部分专业介绍
科学大爆炸
专业修脚店
赶不走的学生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学生写话
科学拔牙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