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困境及路径重构

2021-11-17成建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学术办学学院

成建宇

[摘           要]  直面新时代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困境,在深化治理体系改革上持续发力,支撑和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使党建、行政和学术更加协调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变,提升基层局部现代化治理能力,实现学校整体现代化治理。

[关    键   词]  高校管理;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困境;重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06-02

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主要在理念、定位、结构、制度等方面存在着阶段性困境。高校要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治理架构和规章制度,重构高校二级学院现代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学院的改革发展,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建设。

一、高校二级学院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治理理念过于落后,顶层设计缺乏创新与系统性

高校治理体系的治理理念和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两大环节,但是受社会诸多因素和高校治理体系本身复杂特殊性的影响,二级学院在治理理念上通常是凭借学校指令展开机械性行动和考核,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政令的一致性,但是由于长期的惯性思维,在治理理念中缺乏主动和自由。同时,治理理念的落后也导致顶层设计缺乏创新与系统性,治理改革自下而上的优势缺失,削弱了基层实体的改革动力和办学活力,难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双提升。

(二)治理决策亟须完善,领导体制与决策机构工作效率不高

不同于学校层面的治理体系的下沉或者简单移植,二级学院自身治理结构和运行模式需要在学校领导体制下以独特的院情和运作模式为前提,形成自身针对性的领导体制及决策机构,其行政职能和权力也呈现出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强的特征。2018年,教育部党组将二级学院内设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决策权归属党委会,自此之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一跃成为学院最高的决策机构,更大程度地保障了学院治理体制改革及权力的运行。在此背景下,学院领导体制与决策机构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效率不高的情况。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在“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为推进学院在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工作方面做出更有力、更精准的决策。

(三)内部治理结构复杂,学院管理及配置受限

作为基层办学实体,二级学院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中扩大学院的人事、财务管理自主权,但是与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外部治理结构过于集权化,学院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这“三大权力”各自为政,之间利益主体取向各异,权责不明晰、责权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对学院内部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治理制度不够健全,不利于学院稳定发展

现阶段,高校的治理制度日趋完善,而针对二级学院治理制度普遍存在不健全的情况,要么学术委员会的职能界定未覆盖导致管理空白,导致在责任的界定上存在不对称,要么就是教学质量监管机制、可控财务运行的流程和规范制度操作性不强导致形同虚设,很难在重要事项中发挥主导作用,或者实验室安全管理考评等执行力不强等,这些情况对学院的规范运行、文化认同等长期发展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路径重构

(一)创新学院治理理念,创造“共同统治文化环境”

在针对二级学院的治理过程中,要将学院治理作为一门动静结合的科学来展开研究,其静态形式以法律法规入手,保证治理过程的有法可依、循序渐进;其动态形式则要处理好大学里各种利害关系者的治理共识,包括学校的执行顺序和学校活力的关系,创造“共同统治文化环境”,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要通过理念创新,构筑起学院治理的上层建筑,既要让学院治理理念成为文化组成,同时又要让理念创新成为共治文化体系的引领[1]。二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向学院治理的各利益相关者宣传阐释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治理模式,扩大治理的民主性、广泛性和开放性。三要凝练形成与学院学科特色、专业特点、管理理念相统一的治理文化,在重振精氣神、提升软实力、重塑新形象的过程中引导学院价值认同,引领学院治理新发展。四要在兼顾知识分子特点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保持改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

(二)优化党政领导体系,明晰学院决策机制

二级学院是高校的办学根基,更是育人的实施主体,在领导体制和治理体系中,一要通过完善党内法规,更有力地支持院长行使职权,确保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二要明晰学院决策机制,从制度安排上明晰学院党政职能分工,强化目标管理,保持在制度框架内高度协同、分工负责,确保学院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三要以在学院主要岗位工作的经历和实绩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条件,注重选拔德才兼备、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守好一方重要阵地[3]。四要敢于突破原有体制局限和利益格局,集中精力履行岗位职责,全身心投入学院管理和公共办学资源拓展的同时,对其教学科研等学术业务指标进行量化。五要在尊重学院“学术自由”和学术主体特征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好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在学术事项方面的突出作用,使行政权力更好地为学术运行保驾护航,实现学院学术事务的科学治理。

(三)按照分级治理原则,理顺校院责权利关系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外部治理体系改革主要聚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校院责权利关系。一要按照“分级治理”原则,明确学校与学院、部门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重点明确委托代理的责权范围[4]。二要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需求,借助“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二级学院试点改革,在学科学术、教学监督、专业设置、人事聘任方面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二级学院的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三要配备强有力的学院领导班子稳妥承接责权,同时据责定岗,将服务学院发展和师生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引导内设机构切实从管理向服务角色转变。四要拓展系主管教学的有限职责,赋予系主任和支部书记更多的权限,支持其在日常管理和推动发展中尽己所能。五要突出监督权力的运行,提升师生员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形成全员参与、人人负责、追求一流的办学环境和氛围,增强学院治理力量。

(四)以改善内部管理体系为目标,提高学院内部管理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要以改善内部管理体系为目标。一要全面施行清单式内部管理模式,明确学院党委、系党支部、行政班子、学术组织、民主监督组织各自的职责要求和管理边界,同时分阶段制定作业路线图和时限表,建立定期提醒预警机制,确保既定任务达成。二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和平台,推进“智慧学院”建设,打造“一键式一站式”服务,在营造专心学术、潜心治学的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师生线上办事水平。三要最大限度发挥支部、系、班级、教研室、导师、辅导员的作用,使组织优势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高效运转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中彰显并发挥到极致。

(五)建立现代治理规范约束,实现学院治理文化自觉

管理是治理的静态表征,制度是管理的实施手段。只有建立现代治理规范约束理念,对现有的管理制度持续重建,并通过强化民主监督体系来保证制度执行,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治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实现学院治理文化自觉。

一要以公平性为原则,建立全覆盖、执行性强的学院制度体系,使决策和执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做到制度先行。二要明确学院的办学定位、权责和组织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制定学院章程,并将其作为学院治理的“宪法”,推动学院办学行稳致远。三要通过细化教代会、学代会等民主管理组织的运行规则来明晰政治、行政和学术三大权力的分工和界限,在保障各自利益的同时,尽力实现权力协调制衡,同时多方有效联动形成办学合力,实现学院治理和谐共进。四要坚持政治巡察与责任审计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校内巡察工作方案,发挥巡察利剑的探照灯作用,让该负责的责任体担起责。五要建立二级学院纪委,强化保障制度执行、过程管控和目标管理,为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实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强力解决学院内部执行力不强的顽疾。

综上所述,在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上持续发力,支撑和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使党建、行政和学术更加协调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变,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更是重构高校二级学院现代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南国君,卫婷婷.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困境及路径重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41-46,67.

[2]李俊柱,王海鹏,赵小龙,等.加强和完善二级学院制度建设,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10):65-66.

[3]盛况,罗志敏.公办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及其实现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21(3):41-45,51.

[4]彭焕彬.高校二級学院“五型”领导班子的创建及其治理运行机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42(1):1-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学术办学学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