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军队院校优先发展问题探析
2021-11-17孙建华张建军陶桂生
孙建华,张建军,陶桂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务处,辽宁大连116018)
一、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问题提出
(一)现行研究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1]贯彻人才强军战略,落实军队院校优先发展,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加强相关理论创新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军队院校优先发展问题研究,大都从院校发展投入或产出的角度,分析院校优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措施等方面[2-3],研究倾向于经验总结,体现了归纳、比较思维。整体看,研究缺少对院校优先发展基本概念、内涵的界定,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引入自然科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对军队院校优先发展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就推进军队院校优先发展进行了初步探析。
(二)耗散结构理论
196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数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系统有可能通过涨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4]。这种结构需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所以称为“耗散结构”。并指出,开放系统的总熵为ds=dis+des(熵是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函数,用来说明系统无序化的程度),其中dis 为内部熵流,由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能为正值;des 为外部熵流,由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或物质产生,可以为正值、负值或0。只有外部熵流为负值,系统的总熵才可以保持不变甚至减小,才有可能形成“耗散结构”。该理论解释了一系列形成耗散结构的自然现象,揭示了开放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状态的途径,即提高系统的开放性、保持系统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总熵值。
(三)研究的主要意义
在互联网、新能源、太空探索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的美国人埃隆·马斯克,在回答其取得非凡成就的秘诀时,提出了第一原性思维。第一原性思维,就是在研究事物时,首先应该从事物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事物发展可能性与方向。耗散结构理论是普适性的自然科学理论,适用于一切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发展过程。耗散结构诞生于物理学,但其应用已经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了累累硕果。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系统[5-6],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军队院校优先发展问题,可利用系统方法,对军队院校优先发展进行概念建模,有利于厘清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可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则,对军队院校优先发展进行应用分析,有利于厘清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规律认识。
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模型构建
(一)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
军队院校优先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概念的延伸,军队院校优先发展是指其在军队体系建设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院校发展在军队发展中优先地位的稳固确立以及在规划制定、资源配置中的优先性保障;二是兼顾军队建设近期与远期目标,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产出上要适当超前。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准确阐述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内涵,既要考虑投入,也要考虑产出。院校优先发展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军队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要求,对院校所需资源进行优先保障,促进院校在军队体系内能够处于引领地位,使院校形成“优先投入—运行—优先产出—反馈改进”的循环系统。在此系统中,系统投入为人流(人力资源)、物流(物质资源)、信息流(办学战略、制度机制),产出则为系统的功能(人才培养、科研学术、服务部队)[7-8]。
(二)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理论模型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军队院校优先发展内涵可以理解为,在开放前提下,院校系统通过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包括投入与产出),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驱动作用下,产生负熵流des,对抗由于自身不可逆性自发形成的正熵流dis,使系统的总熵ds 保持不变甚至减小,系统升级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获得持续高质量产出能力)和产生新的能量的过程(高质量产出)。正、负熵流如同正、负温度一样,是从两个对立面描述局部系统的状态函数。总熵是描述系统整体秩序的宏观状态函数,正熵流是描述系统局部无序程度的状态函数,负熵流是描述系统局部有序程度的状态函数。正熵流绝对值的增加意味着系统局部朝着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负熵流绝对值的增加意味着系统局部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正熵流来源于系统内部不可逆的自发过程,负熵流来源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如图1。
图1 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理论模型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运用分析
(一)扩大开放性,是推进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重要前提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开放是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军队院校内部要素之间、不同军队院校之间、院校部队之间、军地之间、国际之间进一步开放,军队院校才能加强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交流合作,适应环境变化,才有可能使军队院校完成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转变,实现院校发展的“高级有序”耗散结构(获得持续高质量产出能力)和产生新的能量(高质量产出)。军队院校要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既要院校内部开放,也要对外开放,既要对国内开放,也要对国际开放。加强军队院校优先发展,应推动院校内部学科之间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推动院校与部队深度融合,加强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使院校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推动院校融入国家军民融合总体发展布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军地联合育人、联合办学,促进院校转型升级;推动院校融入国际军事合作体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9-11]。
(二)远离平衡态,是推进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重要动力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远离平衡态是开放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分布是不均匀的,系统只有处于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新的耗散结构,实质是在系统内构建动态竞争机制。在军队院校系统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差异明显,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对象也差异显著,只有坚持多样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重点发展,才能使军队院校系统保持远离平衡态,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加强军队优先发展,应着眼军事斗争准备新态势、军事理论发展新变化,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突出电磁、网络、太空等领域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要求,优先投入相关院校和领域;开展重点院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在院校系统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竞相引领军队建设发展的生动局面[12]。
(三)降低总熵值,是推进军队院校优先发展的重要途径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总熵是系统整体秩序的宏观状态函数,总熵降低意味着系统有序度增强,总熵升高意味着系统有序度降低,因此尽量降低总熵,保持系统低熵运行是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重要途径。系统的总熵ds=dis+des,降低总熵,需要提高系统外部的负熵流des和降低系统内部的正熵流dis。军队院校的外部系统负熵流des 主要与投入质量、产出效益有关,内部系统正熵流dis 主要与自身运行效率有关。加强军队院校优先发展,应提高投入质量,加大优质资源投入,优先为院校配置高水平师资、先进教学装备和一流基础设施;提高产出效益,加强军队院校投入战略规划和过程管理,建立投入跟踪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优质资源投入能够产生高质量效益;提高院校内部运行效率,及时更新办校治学思想理念,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内涵建设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投入与产出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只有合理设计投入,才能高质量产出。把握这种非线性关系,军队院校优先发展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才能迎来厚积薄发的结果[13]。
四、结语
本文从阐明军队院校优先发展基本内涵出发,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军队院校优先发展模型,从理论层面探析了推进院校优先发展的理念、规律和途径,实现了自然科学与教育学理论的融合,力图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