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童真,让语文课堂活力飞扬
2021-11-16祝燕飞
祝燕飞
【摘要】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不注重呵护学生的童真。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以“童真”为核心,倾听儿童的内心,尊重儿童的内心需求,让教学更具人情味,让语文课堂更加活力飞扬。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童真教育;内心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向真而行:童真课堂的品格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个真正好的课堂,应当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可以自由徜徉,无拘无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的知识。但在现今的教学氛围里,学生一个个犹如小大人,被动接受知识,灵气与活力顿失,童真不再。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学生只会更加厌恶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的童真,让学生重获学习的快乐。
一、立于学生视野,读懂儿童心灵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师总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感悟与思考。尤其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不浪费教学时间,教师总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教自己喜欢教的内容,教自认为重要的内容,从来不曾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曾考虑学生是否喜欢、接受教师的“代劳”。新课改意味着教育领域亟须新的教学理念,尊重童真、以学生为主体应成为教师的教学共识。对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如此才可读懂学生的心灵。
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中,西门豹通过环环相扣的策略,于无形中实现四个目的——救下新娘,破除官绅巫婆的阴谋,惩治无良官员,教化百姓,可谓一石四鸟,令人拍案叫绝。针对这篇课文,大多数教师将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对西门豹大智大勇的叹服之情上,主要为了实现情感上的教育目的。但是,小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比起西门豹的性格,学生更关心故事情节,他们更想有机会演一演西门豹,展现自己的魅力。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而忽略学生的想法,又如何吸引学生?因此,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发挥巧思,将西门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展现得活灵活现,表演可谓惟妙惟肖,课堂氛围也变得热闹多了。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做学生的知音,读懂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真正享受课堂,爱上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注意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或沉醉课堂,或口若悬河,学生却表现得极为淡漠,对教师所讲的一切漠不关心,毫不在意。究其原因,教师并未从学生的视角展开教学。只有用学生的眼睛“看”课文,尊重学生的需要,才能让教学顺利实施。
二、选择童真话题,激发求知兴味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在课堂上随文本预设一些所谓“有价值”的问题,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问题要么无趣,要么脱离学生的实际,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上,真正高效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不能总是想当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学生喜欢吃苹果,教师便给学生提供苹果即可,不需要把橘子塞给学生,更不需要告诉学生橘子富含维生素,多吃有好处。语文教学同理。因此,在教学文本时,教师一定要选取童真话题,选择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味。
例如,在教学《忆读书》一文时,大部分教师将重心放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同时不忘给学生“上价值”,让学生学习冰心的精神,做一名爱读书的学生。但是,这样的教学有什么意义?比如,书里写到冰心特别迷《三国演义》《水浒传》,可是这只代表其个人的读书倾向,无法引发小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不妨选取一个更具童真色彩的话题:请小学生分享一本自己最喜欢读、印象最深刻的书。首先,这个话题比较开放,每个小学生都有话可说。其次,这个话题和学生自身结合度高,便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阅读《淘气包马小跳》的心路,他喜欢马小跳,感觉好像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的学生喜欢《哈利·波特》,每天都幻想自己可以坐上魔法列车到霍格华茨魔法学校上学,想和哈利·波特、赫敏做朋友……学生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诉说着,既和他人分享读书的喜悦,也从他人的分享中得到更多快乐,无形中更坚定了读书的心。
在课堂教学中,童真的话题可以帮助教师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教师发现童真世界的美好。因为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选择一个贴近学生心灵的话题,一定可以引发其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他们愿意放下防备心理,和教师成为朋友,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
三、珍视点滴感悟,鼓励表达自我
儿童的内心犹如一座宝藏,里面既有诗情画意,也有醉人的风景,不仅色彩斑斓,而且令人目眩神迷。儿童不会拒绝思考,不会拒绝想象,凡所见之物、所听之声都可以化为一只只翩跹起舞的蝴蝶,在儿童的内心深处交织成美丽的彩霞。然而,如此充满灵气、充满活力的灵魂,为什么到了课堂就变得沉默寡言?这是教师必须反思的问题。尤其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投入课堂,教师需要珍视学生的点滴感悟,主动倾听学生,鼓励学生表达真实自我,分享真实想法。这样学生才能“重获生机”。
例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写了一个叫王戎的小孩子,在看到路边树上长着累累的李子时,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一拥而上,而是冷眼旁观。众人不解其意,他却说李子是苦的,其他孩子一尝发现确实如此。后来问及原因,小王戎表示,如果李子不苦,早就被别人摘完了,怎么会留下来,可见是苦的无疑。众人皆称赞王戎的聪明机智。但是,有位学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如果这条路比较荒僻,其他人并不知道这里有很多李子树,或以为是他人的私有财产而不敢摘取,所以才会留下这么多李子,那王戎的说法就完全说不通了,毕竟没有尝过,凭什么肯定李子就一定是苦的呢?”这个看法确实非常新颖,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很多同学的附和。于是,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你的看法的确有可能,毕竟古代地广人稀。也许真如你所说,有可能其他人并不知道有这些李子。”话音一转,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虽然书上交代了这些李子是苦的,但是我们需要学习刚才这位同学的精神,敢于对文本质疑。由此可见,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要亲身尝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不能完全从常理上推测。”通过小小的表扬,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教师的苦心,也会因为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同而欣喜,自然会展现独特的个性,也会爱上语文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會提出很多看法和观点,这些观点可能令人眼前一亮,也可能片面错误。但是,教师一定要珍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理解。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享受课堂。
四、师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心声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只是身份不同,立场不同,但是生命本身是平等的。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至上”的观点犹如附骨之疽,只会造成师生情感的剥离,不会起到任何正面效果。作为教师,一定不可将自己置于神坛之上。教师赋予自身“神性”,和学生的距离只会日益遥远,再也不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平等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海的女儿》一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表现得格外积极,你一言我一语,表达了对这个故事的深入思考。比如,有的学生表示:“小美人鱼当初不该这样冲动,因为她对人类的一见钟情,不仅害了自己,而且连累了自己的姐妹,根本不值得推崇。”有的学生表示:“小美人鱼的善良只是针对王子,她对自己的姐姐为什么没有流露出丝毫情谊?姐姐们为了她重返海洋,不惜牺牲美丽的头发,可是小美人鱼从头到尾没有为姐姐考虑过,真的很自私。”有的学生认为:“既然小美人鱼宁愿化为泡沫也不愿意伤害王子,那她为什么不敢告诉王子自己的真实身份呢?万一巫婆只是吓唬她呢?何况,她可以有很多办法实现目的呀,比如写下来,画下来。”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表现得这样成熟,完全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但这样的交流是有益的,因为学生的理解是真挚的,而这是真学课文的表现。
这些看法来自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学生最真挚、最真实的想法,是学生自己发表的真知灼见,绝对不亚于教参中的答案,因为这些是学生对文本最深刻、最直接的体验,是语文教学中最美丽的风景。
五、善待学生回答,巧妙引导学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伯利纳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激励,那么他的学习劲头就会无限提升,其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反之,学生会表现得萎靡不振、缺乏动力,成绩也会一落千丈。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启示。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不开金口”,哪怕听到学生再精彩的回答,哪怕学生学得再卖力,这些教师也是无动于衷,根本不会给出任何回应。事实上,教师必须善待学生的回答,善待学生每一个珍贵的瞬间,给予科学、客观的引导。这样学生才有充足的动力学下去。
例如,在教学《白鹭》一文时,教师讲到“鹭”这个字时,随机邀请一位学生组词。没想到这个学生站起来后,不假思索地说:“马路的路。”这样的回答立刻引发哄堂大笑。有的学生甚至公开嘲笑该生:“什么马路呀?看清字了吗?”听到这样的声音,该生立刻表现出局促不安,恨不得钻进地缝里,整张脸涨红了。但是,教师并没有加入嘲笑的队伍,而是不紧不慢地说:“他没错,只是没有说完,现在你继续说,马路的路加上——”学生立刻反应过来,很快补上一句:“马路的路加上一个鸟字旁,可以组词为‘鹭鸟。”说完便如释重负地坐了下去。
每个学生都难免在课堂上出错,闹笑话,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如果善待学生的回答,并在学生处于尴尬的状态时用巧智解救学生,一定会让学生铭记于心,学得更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倾听童真、善待童真、呵护童真、尊重童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只有充满童真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流连忘返,让学生沉醉其中,难以忘怀。
【参考文献】
杨琼.彰显童真童趣 遨游想象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在场”谈[J].青海教育,202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