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堂特殊的团体心理辅导课
2021-11-16刘永
刘永
音乐声渐渐停息,啜泣声却依旧此起彼伏。孩子们或三两个拥抱在一起,或静静地回忆、默默地注视……这是我上的一节团体心理辅导课结束时的画面。
事情是这样的,近段时间,不少家长反应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说什么都不听,你跟他讲道理,他有一大堆道理把你怼回去,真是翅膀硬了,管不了了!孩子呢,也很委屈,他们抱怨父母越来越不理解自己,唠叨太多,管束太多,自己一点儿私人空间都没有。
为此,我设计了这节团体辅导课,引导学生认识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技巧。
整个活动分为“我演你猜”活动暖身、观看情景剧,续演剧本、角色扮演,探寻方法、催眠导航,感悟成长几部分。
观看情景剧(学生扮演孩子晚上玩游戏不写作业,妈妈催促,导致口角大战)让学生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若有所思。渐渐地,学生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似乎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
角色扮演生活中父母催促孩子写作业的情景,孩子们的语气、语调、表情活灵活现,如同真实发生一般。
妈妈:作业写完了吗?
孩子:哎呀,别催了,烦不烦呀!!一天就知道说说说,我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妈妈:今天降温,多穿点儿衣服。
孩子:不穿不穿,我不冷。
妈妈:你看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孩子:不冷就是不冷,冷不冷我自己還不知道吗,你就别操心了。
妈妈:眼睛离书远点儿,太近了容易近视。
孩子:我——知——道——了!麻烦!!
妈妈: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
孩子:什么打架呀,我们是闹着玩呢!别总小题大做好不好?
妈妈:老师打电话说——
孩子:你就这么不信你儿子呀!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得了,得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角色体验中学生们开始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小飒分享说:“扮演妈妈时,我心里很难受,听着孩子刺耳的话,我委屈地想哭,平时我也是这样顶撞妈妈的,真对不起妈妈!以后我一定改正!”
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是催眠导航,感悟成长。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下来。随着一声啼哭,背景音乐响起,老师的引导词,仿佛把学生带回了刚刚出生时,父母孩子之间是纯粹的欢喜、欣赏: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第一天上幼儿园的神气,生病后妈妈的焦急表情、体贴照顾,一起玩耍时的开怀大笑,不断浮现在学生脑海。音乐回转,引导词也把学生带到了当前:
渐渐地,我长大了,长高了,小男孩变成了英俊的少年,小不点变成了漂亮的小姑娘。那个少年、那个姑娘轻轻地走到爸爸妈妈面前,看着他们的模样,看着他们已不再年轻的容貌,看着他们两鬓的白发,看着他们头上夹杂着的青丝。是啊,我在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却在一天天变老,曾几何时,我把你们的关心当作唠叨,面对你们的指责,我报以十倍的怒吼,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深深地伤害了你们,伤害了我最亲的亲人,对不起!对不起!以后不会了,请你们原谅!
此时,教室内哭声一片。哭,不一定是伤心难过,也许是感动成长,曾经残留在心中的负能量借泪水得以宣泄,亦是一种疗愈!
趁学生们流露浓浓的感情之机,我们将最真实的心里话写在了“成长卡片”上,作为这节课的礼物送给自己,永远珍藏!
老师寄语:小小卡片,写的是文字,寄托的是真情。愿处于青春期的你们能体会到深沉而伟大的父母之爱。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矛盾很正常,愿你们能插上沟通的智慧之翼,化矛盾为和谐,化干戈为玉帛。让良好的沟通助力和睦美好的家庭!
很庆幸,这节“亲子沟通体验营”团体辅导课能走进学生心里,帮他们打开心扉,重拾家庭温暖,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不易。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