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思考与路径探析

2021-11-16许从从

党政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问题研究建设

许从从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格局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政治功能不全面、队伍建设不完善等实践难点。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在实践中统筹队伍建设、功能建设、制度建设等,注重同步推进、联动发展。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研究

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是党密切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①。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规范发展学生党员,培育优秀青年,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体系中的实践难点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中最基层的贯彻者和实施者。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在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提供助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②。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诸如管理体制不健全、政治功能不全面、队伍建设不完善等实践难点,需要加以解决。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接受所在院系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校党委组织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因工作范围交叉的现实情况,也会对学生党支部进行直接管理,这就势必造成“管理职能交叉”的尴尬局面。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部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协同不够;辅导员、组织员和学生支部书记三类人员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明。

此外,部分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制度缺失。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约束,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表现会出现较大差别,但囿于保护学生、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多重考虑,高校通常选择柔陛处理。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书记人选范围不明确,导致党支部建设规范性、延续性不够。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学生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其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决定着学生党支部的整体建设水平,承担着管理和教育学生党员的核心职责③。在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由毕业班学生党员担任,受制于学习任务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履职懈怠情况较为突出。

2.功能发挥不够全面

高校学生党支部面对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体,重点任务在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引领,其政治功能以及蕴含的政治资源能否得到全面开发是完成其政治任务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明确规定:“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组织学生党员的政治学习和党务工作,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不多,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党员参与支部建设的积极性。就思想引领而言,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创新不够,对于大学生难以产生吸引力,政治引领功能的效果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3.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普通学生从入党申请人到正式党员,意味着身份的转变,政治身份的转变应该伴随着思想的进步和责任的加重,但是一些学生党员在身份转变之后并没有领悟政治责任感的增加,反而出现党员责任感缺失、政治敏感性缺失和纪律意识的缺失。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的原因探析

1.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特征的主观影响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上,需要我们正视学生党员的个性特征和群体思维。首先,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其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大学生对于政治缺乏深入的体会与思考,对于政治的了解常常局限于书本或者课堂,缺乏社会经验和政治实践的大学生难以真正对理论学习产生共鸣,即使有了解也是浅尝辄止,思想认知深度的缺乏造成了他们在入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作为党员的政治身份。其次,大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信息传播效率大幅提升,大学生接受渠道的范围得到了拓展,面對海量的信息流,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各类不良言论的干扰,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最后,大学阶段校园环境轻松活跃,大学生受到约束少,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不乐于接受严格的党纪约束。

2.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层面的客观事实

作为基层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自身特殊性,其并非像教工党支部一样,具有相对稳定的党员构成,能够提供较有力的组织载体支撑。由于学生党员流动性强、组织结构不稳定,高校学生党支部往往随着一届届学生来去更替不断变动。

第一,学生党支部在纵向设置上容易产生错位。由于受到党员发展时间和流程的限制,大一、大二年级都鲜有学生党员,这样依托行政建制建立的学生党支部必然需要跨班级、跨专业、跨年级的复杂设置。学生党员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和相处,造成了学生党支部的松散和混乱。此外,由学生党员担任的党支部书记、入党介绍人、入党联系人更迭频繁,对学生党支部的稳定都带来一定影响。

第二,学生党支部在横向设置上存在现实短板。学生党员的发展周期和学业就业成为其参与党支部建设的矛盾焦点。一方面,按照现有的大学生入党程序,一名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预备党员,至少要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程序,到高年级时学生党员面临的学业、升学和就业压力开始陡增。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中,大部分正式党员集中在毕业班,而毕业生党员又承担了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入党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等诸多党支部内的重要职责,且受制于毕业生党员不住学校的现实困境,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有所折扣。

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层面的现实制约

无论是高校相关部门,还是基层学生党支部,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上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予以解决。一是党员教育的前“紧”后松。由于入党程序中对于接受入党教育的硬陛要求和制度约束,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尚能够认真参加一系列的入党教育和培训,但在入党后,尤其是在转正后,接受学习培训成为了“软任务”,学生党员容易出现精神上的懈怠。此外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重点放在了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考察和培养工作中,对于学生在入党后的思想教育放松了要求。二是党员发展和管理上“紧”下松。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于基层党支部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缺乏有效的抓手;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党员在面临学业、实习、科研同党建工作冲突时,通常选择前者,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逃避参加支部工作。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路径

1.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支部建设的起点,也决定着支部建设的方向。高校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主平台作用,把好党员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育。要明确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建立由支部把关、支部培养、支部发展的核心流程,实现基层团支部推优和上级党组织审批的有效衔接。作为主体方,学生党支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真正将有共产主义信仰、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入党,从源头把好信仰关和政治关④。

与此同时,高校要牢牢把握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育人作用。在入党谈话、思想汇报、组织生活、季度考察等发展工作中,切实发挥学生党支部“全过程、全方位”考察培养的优势,做好学生党员的个性化教育,充分引导正式党员履行党员义务,既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又要突出学生党支部政治引领的“深度”。同时,也要协调好毕业生党员的分工,减少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季的工作压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法多渠道开展考察和培养工作。上级党组织也需要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引导学生党支部完成党员发展各环节工作的落实,推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督查的常态化机制。

2.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保证支部工作落实落地

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建设,应该以政治引领为核心,同时适应高校规律和學生特点,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着手。

外部,即在高校层面,应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为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发挥提供指导和搭建平台,打通学生党支部服务班级、社区、学校乃至社会的通道。要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内容,同时避免与团组织、班级、社团的功能重合,创造多样化的作用发挥模式,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得上”;同时还要督促全体学生党员在全校范围内“亮身份”,要让学生群体知道党员、看见党员、监督党员,让党员身份在校园中“看得见”,通过外部监督规范学生党员言行,提高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学生群体对于党支部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内部,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围绕政治引领功能,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党员教育等方面推动党支部开展有特色、品牌化的创建模式,利用好党支部的体制机制,在功能发挥中,培养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要做好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建设。党支部要促进支部党员队伍的团结凝聚,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领头羊”功能,明确支部委员分工,推动委员之间协调合作。

3.加强党建工作顶层设计,着力提升支部工作质量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除了聚焦微观层面的具体举措,也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

其一,选优配强组织机构。高校应从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和建设规范,在明确标准的基础上,由支部开展具体的人员选拔工作,充分考虑权责一致的问题。为此,高校可以试点由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和优势。此外,重视加强支部委员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和考核体系,推动支部委员充分参与到支部建设工作中,减轻支部书记的压力,有效实现支部委员会职能分工的落实。

其二,切实完善支部建制。针对学生党支部依托行政建制设立的惯例,为便于支部开展工作以及党员队伍建设,应以便捷、高效为原则,按照“常态下不超过30人、暂态下不超过50人”的标准,采取适当的方式设立学生党支部,同时根据高校特点,也应该允许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采取跨专业、跨年级或者研究生和本科生混合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多样化的学生党支部建制方案。

其三,细化落实考核标准。高校应该针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建立独立的考核体系,与学生党建目标管理相结合,将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分类形成考核指标,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价体系,将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的考核纳入辅导员年终考核体系,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引导学生党支部建设朝着科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学生党支部各项“软任务”转变为“硬指标”。

其四,严抓支部规范建设。高校应指导、督促学生党支部完成建章立制,用扎实的制度体系夯实党支部建设的基石。充分发挥党支部对于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上的优势,在支部层面督促学生在“入党前”和“入党后”保持一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视党内法纪法规教育,严格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增强全体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严的习惯将促使学生党员在政治的起始点上就保持良好的政治习惯,把规矩和纪律融入血液,养成良好政治品格,传承优秀政治基因⑤。

注释:

①刘永平、逢方圆、宋博:《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初探》,《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②王小莉、刘佳煊:《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政论坛》2020年第7期。

③陈大胜:《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略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8期。

④吴巧慧:《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的内涵与路径》,《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20年第5期。

⑤余乙兵:《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优化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 周巍)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问题研究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