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2021-11-16李京冈张敏
李京冈 张敏
[摘 要] 受自身性质与特征影响,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不受重视,相比本科高校教育,其社会地位较低。项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职业教育来说,提高项目课程质量就相当于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首先站在职业教育角度阐述项目课程内容,包括主要特征和类型;然后从社会、政府、思想与意识等方面出发,论述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职业院校项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描述。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154-02
一、站在职业教育角度看项目课程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会更多出现在职业教育中,这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在职业教育中,项目课程会从企业生产、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和企业服务等多个角度出发,将实际工作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或者将典型项目课程教育内容放到具体企业工作内容中来进行教授,这主要取决于具体教育方式和办学模式。在国外职业教育中,院校课程设置会与企业工作项目相挂钩,然后从学制、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实习模式等多个方面出发打造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英国的三明治职业教育。职业资格标准与认证也是项目课程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学生项目任务完成效果和程度相挂钩。
(二)项目课程的主要特征
项目课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必须与企业工作内容相挂钩。
2.项目课程学习必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3.项目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但与二者相联系。
4.项目课程内容编制与具体实施需打破传统学科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横向构建。
5.具备从学习到工作、从学校到企业的双重过渡能力,时刻围绕“就业准备”这一核心要素实施项目课程教育。
6.一切与项目课程教学有关的场景必须是真实工作场景,如需要有实训基地来做支持,需尽量保证环境的真实性。
(三)项目课程类型
当前比较主要的几种项目课程类型有:叠加式项目课程、结合式项目课程、完全型项目课程。
关于叠加式项目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完基本学科课程后,通过完成具体项目任务来检验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于结合式项目课程,通过结合实际项目来对原有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改造。
关于完全型项目课程,需紧紧围绕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来构建学科课程体系。
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于社会层面的问题
如果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参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并未给予职业教育足够支持,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院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在于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相融和交错,而非先理论后实践。但若想实现这一效果,企业就必须给予足够支持,比如A企业需要与5~1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能够针对各院校学制设定来给学生实习和实训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平台;比如甲院校与5~1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保证不同程度和特点的学生均能进入适合自己的企业中去实习、实训、工作。整个过程所需要的一切费用都必须由企业和学校来共同承担,因为从表象层上看,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来培养学生,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每一位学生都能放置在适合他们发展的工作位置上;而从内在建设机制上看,学校和企业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是社会需要人才,学校需要学生,企业需要员工,而不是人需要社会和工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要比我们认识得更加深刻和具体,因此,他们所制订出的人才培养计划更人性化、更客观、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并不愿意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免费的实习环境,除了自身经济实力不允许外,也忌惮学生积累足够工作经验后辞职这一普遍性行为,因此对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并不感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项目课程只能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
(二)基于政府层面的问题
职业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同,它更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甚至很多内容的学习都需要有真实的场景和环境来做支持。相比学校独立去开发实践资源或建立实训场所,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对提升实践效果会更有帮助,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在缺少足够诱惑力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单方面出资与学校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就需要发挥相应職能,给予企业和学校一定比例补贴,或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企业与学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德国政府每年会向那些注册公司(指与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援助,鼓励企业向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训机会,援助额视近三年配对成功率而定。反观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并未给予企业足够多的支持。
三、职业院校项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校方课程开发能力不强
项目课程开发需要紧密联系课程内容和教育需求,其中必须侧重技术层面的开发。对课程开发者来说,首先需要对课程内容、项目内容、开发内涵有深刻理解和认识,知道项目课程的实际意义,明确项目课程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只有明确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项目课程内容。
(二)项目课程结构设置与任务设置不合理
文章第一部分叙述了三种项目课程类型,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结构设置和任务设置也有明显区别,如果将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也一并考虑进去,那么课程结构表现形式则会呈现出高度多样化,比如递进式结构、网络式结构、分解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等。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内容教学来说,采用不同结构模式进行教学所收获到的效果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异,但如果将学生人格、气质等因素考虑进去,结果就不同了。人格心理学将人的气质分成四类: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根据每个学生的人格气质类型来选定课程结构模式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事实上,受教育者自身认知影响、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结构设置与任务设置还远远达不到人性化程度。
(三)项目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
众所周知,项目课程是以具体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为核心内容来组织教学,针对不同内容、项目和任务,课程学时长短也有很大不同。项目课程学时分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根据具体项目和任务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设置学时;二是未能根据学生类型来设置学时。关于前者,当前很多职业院校正在着手解决,并且随着更多企业参与进项目课程建设中,该方面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解决。但对于后者,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职业院校会愿意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围绕学生特质来设置学时长短。
(四)未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和材料
在整个项目课程教学中,受诸多因素限制,学校无法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设备和材料,更多需要学生和老师发挥想象来完成项目任务。而在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里,虽然校方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训环境,但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单项任务很难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般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寻求企业帮助,要求企业向学校提供实训资源,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像文章第二部分所论述那样,在当前大环境下,一些企业不愿意为学校提供长期实训支持,加之当地政府迟迟无法出台新的援助政策,致使校企合作更多流于形式。换个角度看,增强学校间的连续,取长补短,共建实训基础,为项目课程实施与学生实践提供更多机会,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但这样做仅仅解决了校内实训问题,若想真正实现理论学习与项目任务或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必须有至少一家知名企业愿意提供帮助。
针对本文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当前比较受认可的一种解决办法是打破现有教学体系,重新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并重点围绕项目课程来构建体系,一般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当体系完善了才能进行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倘若此逻辑正确,那么我们同样会认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才能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这与企业家以经济缘由拒绝向职业院校提供项目支持如出一辙。如果社会各界人士均认为此逻辑正确,那么我们永远不可能为课程改革储备好师资,因为教师能力是由课程体系来决定的,如果不先对课程体系作出改革,教师能力和水平永远无法得到根本性提升,也缺乏转变能力的动力,当前教育现状便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课程改革毕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期工程。从“复杂”来看,课程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都要做到周密计划、全盘考虑,尤其要设计好配套措施。从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效果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来源,并不是变换模式和方法就能解決的。而对于职业教育和项目课程来说,积极参考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们发现自身问题和构建全新的教育体系与课程体系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岳刚.探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6,3(26):319-320,323.
[2]高娟.探究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219.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