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理论内涵与逻辑发展

2021-11-16方松华熊务丰

党政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方松华 熊务丰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完善,都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遵循党的革命逻辑,坚持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21世纪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逻辑;新时代;社会革命;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一个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和政治精神就是革命性。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遵循党的革命逻辑,坚持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①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

在古代,天命有变、神器更易、朝代更迭谓之革命。在近代,先进阶级推翻落后阶级的政治统治谓之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对社会进行的重大而根本的改造或变革,是社会形态发生质的飞跃或变迁。所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概念通常是指广义的社会革命,狭义的政治革命只是社会革命在政治和阶级斗争领域的必然产物和集中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政治革命,这一革命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和彻底的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近现代中国通过漫长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体制,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远的社会革命,当然也伴随着党在这一时期所开展的深刻的自我革命。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主张引导农民“参与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斗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始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中国革命要赢得胜利,就必须开展以“土地革命”为核心的社会革命,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正是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在围绕“土地问题”展开的社会革命中,在与国民党政权的武装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迎来了新中国成立。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们党也曾经犯了诸如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的理论錯误,犯了“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的路线错误,但中国共产党正是秉承了一贯的革命品格,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让我们党日益走向理论成熟和政治成熟,从而成长为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改造中国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造中国社会的序曲,更为重大的任务还在后面,即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更为深刻的社会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已经结束,随着民主革命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始提上历史日程。这一革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围绕政权展开的政治革命,而是在革命政权的领导下展开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其他关系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陛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一革命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中。1952年,我们党提出针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推动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实现对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关系的革命性变革,实现了对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架构和功能的革命性转换。它标志着几千年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消灭,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这是现当代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3.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新一轮伟大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开创的,并且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一轮伟大革命。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②。改革开放,就其所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言,它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就其针对社会主义自身的正统信条和传统体制而言,又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改革开放带来的首先是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③这一论断打破了那种视“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的同义语”的正统信条,从此,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的正统信条的理论束缚中解放出来,果断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计划体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其次,改革开放带来的是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改革是体制演进的重要方式。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原创性贡献,便是将市场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结合起来,从而开启了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就其在中国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改革开放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是现当代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最为关键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主义的自我变革。改革开放的一个根本性成就,就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旨在实现市场体制与社会主义的创造性结合,从而将市场从资本主义的制度逻辑中解放出来,并贯穿以社会主义的制度原则。这一原创性的贡献既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发展困局,又破解了困扰现代社会的发展难题,是社会主义内部的一场自我革命。

二、习近平关于革命的重要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逻辑的丰富和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刀刃向内、坚决进行自我革命的同时,领导人民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向纵深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对于自身的革命性质和革命品格、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逻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的认识、理解与把握,集中体现在习近平一系列关于革命的重要论述中。

1.重申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革命既是一种传统,又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使命。革命精神和其他信念不同,它拥有巨大的价值,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遗志,还可以借助它谋划未来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明确指出:“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④ 基于此,习近平特地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⑤。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在这次伟大觉醒中,我们党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从而“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功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所以,习近平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⑥

2.凸显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不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每一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转变、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是一场自我革命。对此,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⑦

众所周知,一个政党只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改造和自我更新,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命力与创造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更要勇于直面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敢于正视和纠正自身的错误,“不断锤炼自我革命的精神”,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地兴党和强党”⑧。中國共产党之所以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之所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欣欣向荣,就是因为我们党一直敢于和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正因为此,习近平指出, “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⑨。

坚持进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党的革命性在党的建设领域的一贯体现。在自我革命中,党既是革命的主体,又是革命的客体。习近平指出,自我革命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党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因此,我们党要经受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的考验,就要敢于、勇于和善于进行自我革命,并且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变革。

3.以不断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

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场全方位且非常复杂的变革,所以必须进行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才能完成。社会革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涉及各个方面,即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这是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革命。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⑩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指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根本性转变或质的飞跃,最深层次的革命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其他关系的革命,政治革命只是社会革命在政治领域的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重要标志,就是它能够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前列,代表社会发展的要求,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品质引领社会变革,推动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既是中华民族史上最深刻的革命,也是近代人类史上最深刻的革命。从我们党刚诞生之际便谋划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到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仍在进行的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承担起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使命和责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断自我革命,从而“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了伟大的社会革命”⑾。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21世纪的继续和深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以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21世纪的深化和发展。

1.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具有新的内涵和性质、应对新的矛盾和问题的伟大社会革命。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和影响。

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動中国文化繁荣昌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2.推进21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工程”是毛泽东在1939年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⒁,它特指“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造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中对党自身展开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此基础上,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革命中进行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着重指出,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自觉进行自我革命,痛下决心、刀刃向内,从根源上解决思想问题、组织问题以及作风问题等,及时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建设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能够承受各种考验、应对各种挑战、规避各类风险,始终赢得人民的信任、拥护和爱戴,有着蓬勃的生命和朝气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因此,要在21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切实增强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将我们党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继续领导中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3.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伟大斗争”这一重要概念是毛泽东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他基于对当时世界的基本认识,提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⒂。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⒃。

进行伟大斗争,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针对面临的一系列矛盾、问题、阻力、挑战和风险,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重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亟须提升全球治理水平,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得国际力量对比更加平衡,世界体系的深层变革加剧国际秩序的深刻调整。此外,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正如习近平所说的,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走完了“前半程”,接下来的后半程,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为此,我们党“要胸怀两个大局,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⒅,不断进行坚决的自我革命,深入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领导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奋斗伴随着中国伟大社会革命而展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⒆,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社会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磨难后,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决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国伟大的社会革命,找到民族或文明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展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⒇。为此,我们应当以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更加坚定的意志,继续以坚决的自我革命推动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特点新要求研究”,编号:20@ZH002

注释:

①《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5日,第1版。

②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373页。

④⑨姜洁:《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第1版。

⑤⒆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⑥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第2版。

⑦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求是》2020年第14期。

⑧姜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第1版。

⑩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第1版。

⑾姜洁:《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人民日报》2018年7月5日,第1版。

⒀《求是》评论员:《深刻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伟大社会革命》,《求是》2018年第14期。

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⒂《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⒃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

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第1版。

⒅《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第1版。

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第1版。

方松华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熊务丰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周巍)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