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览之窗

2021-11-16

党史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集中力量宋庆龄饮水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机制由构建到逐步完善的历程

中国能够制定和持续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导向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机制的构建起于要办成工业化这件大事。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仍处于农业社会,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准了重点,明确了以工业为战略性先导产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时,由于资本稀缺,加上遭受资本主义国家禁运封锁,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也只能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技术力量集中到办好工业化这件大事上。

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建立后不久就表现出来,针对这些弊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进行过放权的尝试。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根据发展了的实际要求,对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导向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进行完善。

一是构建和完善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资源向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导向下的大事集中配置的机制。二是构建和完善发挥好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协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导向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三是构建和完善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下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导向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

集中力量办大事机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构建起新的机制,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够更加开放地与世界经济相融。

(深山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6期,郑有贵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尽可能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增强国家实力,赶超世界先进国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和实施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赶超战略。

为扎实推动“向科学进军”和科技赶超战略,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增加对科学研究的经费支持;提出“百家争鸣”科学研究方针;明确“以任务带学科”的规划原则,领导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明确科技发展方向,部署科研任务;科学领导科技攻关实践行动;领导开展群众性技术革命运动,引导科学家走近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科学事业。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和科技赶超战略,符合中国人民的兴国强国愿望,科学家们为之振奋,以实际行动争做社会主义科技赶超的先行者和奋斗者。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向科学进军”和科技赶超伟大事业,铸造了内容丰富的中国科学家精神。该精神以爱国为核心信念,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构成,以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奋斗、协同、育人为实践和方法论原则,是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六個方面的有机集合体。

(远方摘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3期,丁俊萍、李庆文)

我国“科技举国体制”的由来

“科技举国体制”是21世纪初中国学界正式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一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具有“计划性”“举国”“政府主导”等特点,以及国家和项目两个层次的内涵特征。该概念的核心是“举国体制”,其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竞技体育领域,后来逐渐被引入产业界、科技界。

1985年,曹湘君在《体育概论》教材中正式提出“举国体制”的概念,用以指代我国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是一种“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政府领导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的举国体制”。

1995年3月5日,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殷瑞钰院士在第五次全国连铸工作会议的报告中用“举国体制”来概括技术革新采用的全国行动的组织形式。这是产业界首次引入“举国体制”的概念。

2009年3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时指出,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突破原有的科技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层面的障碍,建立组织高效、责权明晰、监督有力、运行通畅的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建议借鉴“两弹一星”和北京奥运的成功经验,建立举国体制。

2010年6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使用“举国体制”的提法。

此后,“科技举国体制”概念逐渐为人所知。事实上,“科技举国体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雅志摘自《科学研究》2020年第11期,雷丽芳、潜伟、吕科伟文)

新中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历史进程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新中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起步阶段(1949—1979年):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主要以修建小型灌饮结合工程为主,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与兴修水利、防旱抗旱、农田灌溉结合起来;拓展阶段(1980—1999年):以实施防病改水工程为主,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改换原高氟饮用水源,或对原高氟饮用水源进行降氟处理,明确了农村饮水、缺水标准,制定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发展规划;推进阶段(2000—2004年):以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为主,注重加强对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加速阶段(2005—2015年):以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主,即由解决水量问题向注重水量与水质并进转变;攻坚阶段(2016年以来):以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主,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检验,建设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举措,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看云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3期,韩广富、张新岩文)

中国政府开展的一次“杂技外交”

1956年6月中旬,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在北京演出,引起轰动。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领导及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看后,均认为节目很好,准备让其承担出访任务。

1957年8月11日,由周恩来批准,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以“中国杂技艺术团”的名义出访埃及、叙利亚等六国,圆满完成了访演任务,于1958年5月11日回到北京。当时,除埃及和叙利亚外,其余几个国家均未和中国建交。因此,这次出访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开展的一次“杂技外交”。

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外交工作,我国艺术团常常以“中国人民友好使者”或“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名义出访。

(麦农摘自《炎黄春秋》2021年第8期,田润民文)

宋庆龄缘何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新政协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曾致电宋庆龄,邀请其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宋庆龄复函周恩来表示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婉言谢绝了北上邀请。6月25日,奉中共中央之命,邓颖超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是的亲笔信抵达上海。

早在邓颖超来沪邀请宋庆龄赴平之前,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便致函宋庆龄,请她以民革代表的身份北上出席新政协,但宋庆龄婉拒了李济深的北上之请。

就宋庆龄以何种名义出席新政协的问题,8月7日,邓颖超在致中央并周恩来电中作了汇报。她说,宋对被定为新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一事,最初有以下意见:“一、仍以旁听身份列席。二、对与张治中、邵力子等列名,没有什么意见。三、對担任妇联代表颇为顾虑,如不会说话,不能反映团体意见,不能经常参加团体的工作等。”经她多方解释说明,宋不再坚持己见,并说:“请你们替我考虑,你们觉得怎样好,就怎样办。”

邓此电表明,宋庆龄并不想以任何团体的名义作为出席新政协的正式代表,因而她要求以旁听身份列席,即使与其他人一起列名也没有关系。但是,邓颖超希望她能以妇联代表的名义作为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虽经邓多方解释说明,宋不再坚持己见,但她的“请你们替我考虑”的表态说明她对邓颖超的意见还是十分勉强的。8月13日,周恩来以中央名义电邓:“未虞电悉。孙夫人究以何种名义出任新政协代表,等孙来平后,与她当面商定较为合适。”

9月21日至30日,宋庆龄作为无党派人士,以特别邀请代表的身份,在北平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登高摘自《星火:世纪杂志党史专题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朱玖琳文)

猜你喜欢

集中力量宋庆龄饮水
宋庆龄,三城记
简易饮水鸟
宋庆龄
张庆伟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 集中力量集成举措集聚动能 推动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集中力量减少相对贫困 促进共同富裕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集中力量突破难点
防丢干伞饮水杯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