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循经感传现象观察

2021-11-16虞跃跃王洪彬武淑娟崔建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泻法针法受试者

虞跃跃 ,陈 敏 ,许 涛 ,王洪彬 ,孙 娜 ,武淑娟 ,崔建美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210;2.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热补法,其理论依据来源于《黄帝内经》《难经》,是由“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在传统手法“烧山火”的基础上化繁就简,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而创立的一种特色手法,是郑氏家传手法的代表手法之一。热补法的操作方法不需在穴位局部进行分层针刺,仅在一部就可以完成,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揣穴、候气、重用押手等细节,操作方法也很简单,由捻转补泻、提插补泻、三五助补泻、开阖补泻组成[1]。

甘肃郑氏针法作为全国第一批正式批准的针灸学术流派,在针灸学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为了更好地传承郑氏针法,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成立了全国中医药学会郑氏针法传承工作室,并将郑氏针法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在《实验针灸学》实验课程中,为培养同学的科研思维,在课余时间开展了郑氏针法循经感传的系列研究,本次试验主要观察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循经感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志愿者,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非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大学生70 名,其中男32名,女38 名,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基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年龄(22±1.305)岁,BMI 指数(22.564±9.766)kg/m2。所有受试对象均自愿参加本次测试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女性受试者月经期间不进行试验。热补法需在平补平泻法得气的基础上施术,将在平补平泻法中得气感不强和无得气感的受试者进行剔除,不纳入试验数据的收集。在本次试验过程中,为保持手法的稳定性,所有针刺手法都是由同一术者操作,术者为经过培训并反复实践的中医学院本科四年级学生。针具选取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40 mm)。

1.2 方 法

1.2.1 平补平泻法 受试者仰卧位,下肢放松,固定穴位,局部用75%酒精棉球进行消毒,采用指切进针法,针刺入皮下1 寸深,采用捻转手法使其得气。对于针感不明显者采用均匀的捻转或提插手法使之得气,询问其有无循经感传并记录距离。操作过程中,术者无指力的上浮或者下沉。

1.2.2 热补法 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进行热补法,其具体操作为,重用押手,连续施行捻转补法5 次,提插补法5 次,捻转补法5 次,此为一轮热补法,此间不停歇[3];术后左手仍然重按穴位,询问受试者针下有无热感及循经感传方向及距离,有则记录,若无则继续施术几轮热补法,直到受试者不能耐受为度。每次操作均不超过5 轮,最后按照受试者的描述记录。注意在试验过程中不能对试验对象进行心理诱导,并嘱其认真体会针下感觉。

1.2.3 试验记录 详细询问受试者的针下感觉(包括热感、酸胀感、麻感、蚁行感等)及循经感传方向,准确量取传感距离,分别记录所有受试者足太阴脾经左右两侧的热感及在下肢内侧前缘循经感传距离,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呈正态分布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呈偏态分布时,用中位数(1/4 位数,3/4 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 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的志愿者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出现热感情况比较

男女受试者在进行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操作后,共有42 例受试者产生热感,男受试者产生热感合计18 例,女受试者产生热感合计24 例,热感产生率为60%。对不同性别产生热感的比例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557>0.05)。结果见表 1。

2.2 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左右两侧出现热感情况比较

用热补法针刺左右两侧三阴交穴后,左右两侧均有热感者17 例,左侧有热感而右侧无热感者13 例,左侧无热感而右侧有热感者12 例,左右两侧均无热感者28 例。将左右两侧产生热感的数据进行配对χ2检验,如表2 所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8415>0.05)。

2.3 不同性别志愿者平补平泻法与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循经感传距离的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男、女生平补平泻法针刺左侧三阴交穴后的感传距离,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7,P=0.059>0.05);比较男、女生平补平泻法针刺右侧三阴交穴的感传距离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2,P=0.167>0.05)。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男、女生热补法针刺左侧三阴交穴后的感传距离,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8,P=0.766>0.05);比较男、女生热补法针刺右侧三阴交穴后的感传距离,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02,P=0.840>0.05)。以上数据说明性别不影响平补平泻法和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的循经感传距离。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志愿者平补平泻法与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循经感传距离的比较 (cm)

2.4 平补平泻法与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左右两侧循经感传距离的比较

将平补平泻法中左右两侧循经感传距离进行比较,Z=-0.503,P=0.615>0.05;热补法中左右两侧循经感传距离进行比较,Z=-1.385,P=0.166>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用同一种操作手法施于左右两侧三阴交穴无偏差,同时反映了本试验中施术者的针刺手法具有稳定性。结果见表4。

表4 平补平泻法与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左右两侧循经感传距离的比较 (cm)

基于手法及临床资料的稳定性,对平补平泻法和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左右两侧循经感传距离进行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左侧的循经感传距离比较,Z=-2.797,P=0.005<0.05,右侧的循经感传距离比较,Z=-1.974,P=0.048<0.05,平补平泻法和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左右两侧循经感传距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左右两侧分别施予平补平泻法和热补法时,热补法能够加强左右两侧的循经感传距离。

3 讨 论

郑魁山教授(1918 年-2010 年)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首届名中医,被誉为“西北针王”,他师承祖业,悬壶济世,研读经典,继承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手法,在针灸领域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他一生倡导并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对中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5]。为了较好地传承郑氏针法,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于2014 年成立了“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工作室的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和跟诊,并将郑氏针法在日常教学运行中传承至本校学生。

热补法是由郑魁山教授在传统手法“烧山火”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来。“烧山火”为复式针刺手法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烧山火”之名最早见于《金针赋》,由于医家的不同理解,其操作也各不相同[6]。2008 年国家颁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规定了烧山火的具体操作:将穴位可刺深度分为天(浅层)、人(中层)、地(深层)三部,进针时左手按在所取穴位之处,右手持针于患者呼气时缓慢进针,得气后将针缓慢提至天部,按先天部(透皮)、再人部(肌肉层)、后地部(至骨面)的顺序,每层依次各做捻转补法九数(九个呼吸),将针行至地部留针,称为“烧山火”补法一度,如此反复操作三度。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20 min,待针下松弛时,在受试者吸气时疾速出针,疾按针孔。“烧山火”主要用于治疗寒证、虚证。

热补法是在“烧山火”的基础上化繁就简,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而创立的一种特色针法。热补法的操作方法不需对腧穴局部进行分层,仅在人部(腧穴深层)这一部就可以完成。相比传统针刺手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揣穴、候气、重用押手等细节上,在操作时要双手配合,重用左手,其操作方法也很简单,由捻转补泻(指针刺中以向左捻转或向右捻转来区分补泻)、提插补泻(指针刺得气后,针重插轻提为补,轻插重提为泻)、三五助补泻(郑老在“热补”手法操作中采用三、五之数取代九、六之数的繁琐,同时三、五之数与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相配合同样能取得热、凉之效果)和开阖补泻(指出针时按闭针孔,以防正气随针孔发散于外)组成。与传统复式针法“烧山火”相比较,热补法的操作不局限于肌肉丰厚的部位,扩大了临床选穴和应用范围,进而扩大了其适应症。

热补法的临床应用广泛,可运用于头面五官病症、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小儿脑瘫、小儿上胞下垂、网膜出血、链霉素中毒性耳聋、肩周炎、产后身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7-10]。故课题组成员将郑氏针法适时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尤其在实验实训课程中进行讲授和传播,本试验就是基于《实验针灸学实验》开展的。本次试验针刺操作时间为2019 年10 月26日和2019 年10 月27 日,具体操作时间为08:00-12:00,14:00-18:00。热补法和平补平泻手法的操作者均为工作室成员陈敏,其他作者共同完成了本篇论文的设计与书写工作。由于开设《实验针灸学实验》课程的为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同学已掌握基本的针灸知识与技能,经过前期预试验发现,针灸推拿学专业同学对循经感传存在特殊敏感性,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其具有主观暗示的作用,故正式试验开始后排除针灸推拿学专业同学进行试验。最终纳入统计学的受试者均尚未学习针灸学相关知识,无主观暗示动机。

本试验选取三阴交穴,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属足太阴脾经腧穴,亦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调补肝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效。三阴交穴下主要有隐神经、胫神经分布,隐神经的神经纤维来自腰髓L4神经节段,胫神经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腰髓L5~骶髓S1神经节段[11]。子宫的神经节段主要在胸髓T11~腰髓L2及骶髓S2~骶髓S4。三阴交与子宫有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分布[12]。因此,三阴交在妇科病症上的运用颇为广泛,如月经病[13]、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14]。此外,三阴交还可以治疗失眠[15-16]、抑郁[17]、尿潴留[18]、习惯性便秘等,是临床常用腧穴之一。本试验采用三阴交穴进行试验,既保证了取穴的安全性,又具有指导临床价值。由于三阴交穴对女性月经有明显影响,故本试验进行中均避开月经周期。

三阴交穴的主治作用以循经“远治作用”为主,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针刺三阴交穴如能达到“循经感传”至病所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循经感传是指针刺得气后,针感沿着经脉走行传导的现象。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是针刺所得之经气沿着经脉走行传导到病变部位,是行气的主要目的,亦是得气的最佳表现[19]。本试验的“热补法”和“平补平泻法”两组循经感传距离均是在得气基础上进行测量的。

近年来,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人们利用现代实验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循经感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刻[20]。循经感传主要从针感感应和针感传导两方面描述,包括“刺激穴位-产生得气感-沿经脉传导-被大脑感知”等环节。随着现代针灸研究的开展,循经感传现象不再仅是临床实践的现象,更是阐明经络实质与经络现象本质的一个研究方向[21],对针刺疗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许多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循经感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循经感传的产生与针刺手法密切相关,但具体感传机理有待进一步确认[22]。因此,我们通过测定三阴交循经感传情况来进一步验证热补法的临床疗效。

本次试验中,特将纳入试验数据的所有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左右两侧三阴交穴的针下感觉及左右两侧的循经感传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男女生的循经感传距离进行对比分析,性别也没有对热感和循经感传距离产生影响。就针刺手法而言,热补法的显性率为60%,并且热补法有加强循经感传距离的作用,因此在治疗虚、寒性病症时采用热补法的疗效可能比平补平泻手法显著,在穴位的远治作用上也可能比平补平泻疗效好。

试验过程中有出现足心热、足大趾热的特殊情况,通过对于这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推测其可能是因为针感沿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太阴脾经向下感传,提示我们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可能治疗某些寒性或阳虚病症有显著效果,需通过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分析。后续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观察其他腧穴的循经感传现象以及热补法对于寒性或虚寒病症的疗效。

猜你喜欢

泻法针法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太阳穴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