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2021-11-16冰,赵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消化性氨基黄芪

李 冰,赵 义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及70%~85%的胃溃疡与Hp感染有关[1],国外的一项大样本调查研究显示,Hp阳性患者一生患消化性溃疡的机率是Hp阴性者的3~10倍[2]。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以保护胃黏膜及抗Hp治疗为主,但病情易反复,且大量反复应用抗Hp药物可导致广泛耐药性[3-4]。本研究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我院老年病科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患者,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2~78岁,平均(67.4±6.1)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5±2.1)年;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食管下段溃疡3例;溃疡直径1~13mm,平均7.2±2.9mm;Hp阳性36例(72.0%)。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1~76岁,平均(66.9±6.7)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3.9±2.5)年;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23例,食管下段溃疡1例;溃疡直径1~15mm,平均7.8±3.1mm;Hp阳性34例(68.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5]制定。周期性、节律性、慢性上腹痛伴反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Hp阳性,或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可见胃或十二指肠有龛影或球部变形。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5]中脾胃虚弱证的辨证,主症为胃痛、胃胀、疼痛喜按、空腹甚痛、进食后缓解,次症为纳呆、疲倦,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弱。

纳入标准:①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证;③年龄≥60周岁;④病程大于等于3个月;⑤知情知悉并同意本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①恶性消化道溃疡;②复合型溃疡,或溃疡数目超过2个;③伴有严重心、肝、肾、肺脏器官病变;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精神疾病;⑤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27分[6]);⑥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手术者;⑦严重不良嗜好,如酗酒、吸食毒品。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3168)20mg,每日1~2次;阿莫西林胶囊(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302245)0.5g,每日3次;枸橼酸铋钾胶囊(康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20098)0.6g,每次2粒,每日2次;克拉霉素(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04)0.5g,每日2次。口服2周,2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周,其余停药。

研究组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黄芪15g,白芍15g,桂枝15g,生姜10g,炙甘草10g,大枣6枚。伴有泛吐清水加陈皮10g,茯苓15g,姜半夏10g;伴腹痛剧烈、阳虚加吴茱萸15g,椒目10g,制附片10g;伴肠鸣加泽泻15g,猪苓10g;伴疲倦加生龙骨10g;伴胃脘冷痛加干姜10g,豆蔻15g,人参10g;伴腹部胀满,加大腹皮10g,木香10g。水浸泡30min后文火煎煮30min,煎煮3次,每次取汁100mL,3煎混合,三餐前服用。连服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评分为胃痛,胃胀,纳呆,疲倦,舌质,脉搏6个方面,采用link4级评分法,分为正常(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并计算症状总分。

Hp根除率:参考参照《实用内科学》[8]中关于Hp阳性判断标准。

其它指标: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取空腹静脉血3mL,室温下静置6h后离心,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全部血清标本,EGF药盒由北京海克锐生物技术中心提供,严格参考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②氨基已糖:取胃窦前壁组织1块,洗净研磨成匀浆1mL,离心取上清液0.5mL,加入浓HCL0.5mL,混匀,高压3.0min后,加入8.3mol/L和NaOH和乙酰丙酮溶液各0.5mL并置于沸水浴中15min,冷却后获取标本90μl,显色剂50μ,采用日立7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氨基已糖水平。

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7]

痊愈:溃疡及炎症完全消失。显效:溃疡消失,炎症获得明显改善。有效:溃疡面积缩小超过50%。无效:溃疡面积缩小小于等于50%。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项目 对照组(50例) 研究组(50例)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胃痛 4.27±1.16 2.62±1.08* 4.33±1.22 1.42±0.69* 7.509 <0.001胃胀 4.46±1.22 2.71±1.13* 4.29±1.28 1.30±0.70* 3.619 <0.001纳呆 3.89±1.05 2.51±0.98* 3.93±1.11 1.24±0.55* 9.320 <0.001疲倦 3.73±1.18 2.66±0.89* 3.80±1.24 1.39±0.48* 10.379 <0.001舌质 3.40±1.31 2.36±0.83* 3.46±1.23 1.52±0.61* 6.285 <0.001脉搏 2.75±1.40 1.69±0.57* 2.83±1.52 1.27±0.31* 5.561 <0.001总分 22.50±4.81 14.55±2.72 22.64±5.07 8.14±1.68* 15.448 <0.001

两组Hp根除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Hp根除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EGF及氨基己糖水平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GF及氨基己糖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GF及氨基己糖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01。

组别 例 EGF(μg/L) 氨基已糖(mg/g上清液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0.57±0.24 0.64±0.31 41.83±14.19 43.21±16.80研究组 50 0.51±0.28 0.79±0.34*42.51±14.76 48.93±15.11*t 0.498 2.305 0.806 2.241 P 0.619 0.023 0.422 0.035

6 讨 论

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与吸烟、饮食、精神心理与应激因素、非甾体抗炎药、遗传、Hp感染,胃酸及蛋白酶失衡等因素有关[9]。消化性溃疡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发病率有所不同,报道显示发达国际Hp阳性率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Hp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多数抗菌药物在低pH环境活性下降,无法有效穿透黏液层作用于细菌。迄今尚无单一药物可有效根除Hp,因而临床上常将抑胃酸分泌药、抗酸药其协同作用的胶体联合应用。Hp治疗可分为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为基础的2大类,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为基础的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中的2种组成三联疗法,或质子泵抑制剂、胶体铋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中的2种组成的4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机为调摄不当,六淫伤中;饮食不节,食滞伤胃;忧思恼怒、肝气犯胃;脾胃虚弱、饥饱失常等。脾失健运,胃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常,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可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其中脾胃虚弱证十分常见[10]。黄芪建中汤出自于《金匮要略》,由张仲景所创,主治诸虚劳不足,阴阳失衡、气血具虚。方中黄芪益气补虚,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痊愈、抗炎、提升免疫功能等功效[11];桂枝温阳化气、辛散升举,具有改善血循环、抗炎和抑制幽口螺旋杆菌等功效[12];白芍缓急止痛、补血养血,可缓解胁痛,腹痛;甘草缓急止痛,清火去躁;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成分,有助于促进胃黏膜保护,促进溃疡愈合[13]。伴有泛吐清水加陈皮、茯苓、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伴腹痛、阳虚加吴茱萸、椒目、制附片缓急止痛,补中益气,强健脾胃,固肠止泻;伴肠鸣加泽泻、猪苓利水,渗湿,泄热;伴疲倦加生龙骨镇静,收敛,固涩;伴胃脘冷痛加干姜、豆蔻、人参除寒通气,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伴腹部胀满加大腹皮、木香泄有形之积滞,散无形之滞气。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消化性氨基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黄芪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