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萎汤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1-11-16卞孝平张思宇
张 宁,卞孝平,张 坤,张思宇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固有腺体萎缩、胃黏膜层变薄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多认为与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相关[1]。目前临床缺乏治疗CAG特异性方案,在根除Hp感染的同时强化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上皮组织生长是现代医学主要治疗原则,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胃黏膜病变[2]。CAG属中医“痞满”范畴,多与肝气郁结有关,进而克伐中土,发为肝胃不和之证,治疗应以疏肝益气、健脾和胃为主[3]。本研究自拟胃萎汤辅治CAG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2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33~67岁,平均(50.23±8.21)岁;病程1~7年,平均(3.86±1.40)年;胃腺体萎缩程度小于1/3者25例,1/3~2/3者30例,大于2/3者6例。对照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34~69岁,平均(51.41±8.35)岁;病程1~7年,平均(4.04±1.32)年;胃腺体萎缩程度小于1/3者24例,1/3~2/3者33例,大于2/3者4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符合CAG西医诊断标准[4]:均伴有恶心呕吐、胃脘部胀满、疼痛等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主要为白相,存在颗粒状黏膜,皱襞变平,血管透见,存在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②符合肝胃不和型CAG中医诊断标准[5]:胃脘胀满疼痛,食欲减退,嗳气反酸,善太息,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表现、胃镜检查、中医四诊等确诊;②Hp检查结果呈阳性;③认知、沟通能力、精神正常,可有效配合临床治疗与检查;④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重要器官(肝肾等)功能障碍;②合并消化道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③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存在或疑有恶变;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⑤对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案存在使用禁忌证;⑥既往胃肠手术史;⑦药物、酒精滥用史;⑧恶性肿瘤;⑨合并血液、免疫系统疾病;⑩近2周内有抗抑酸、抗菌等相关治疗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口服雷贝拉唑(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92),1次10mg,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1),1次0.5g,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63),1次1000mg,日2次;口服枸橼酸铋钾(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1次0.6g,日2次。另外口服维酶素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3023044),1次0.8g,日3次。
研究组加用胃萎汤治疗。药用醋柴胡5g,醋香附10g,郁金6g,炒枳壳10g,陈皮6g,炒白芍15g,白花蛇舌草15g,合欢皮10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影响消化系统的药物,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3 观察指标
胃镜分级: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程度,未见黏膜颗粒样改变、皱襞变薄等病变为0级;黏膜呈细颗粒,血管部分透见,单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为Ⅰ级;黏膜呈中等颗粒,血管连续透见,多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为Ⅱ级;黏膜呈粗大颗粒,皱襞消失,血管达表层,弥漫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为Ⅲ级;即分级越高胃黏膜病变越严重。
血清免疫指标水平: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约5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80)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
胃黏膜损伤修复指标水平:以ELISA法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内皮素-1(ET-1)水平,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应用Ridit分析,Z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治愈:恶心呕吐、胃脘部胀满、疼痛等临床症状、胃黏膜病变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50%~75%。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胃镜分级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胃镜分级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IgA IgM Ig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1 1.62±0.40 2.57±0.65* 0.96±0.32 1.85±0.40* 8.06±1.08 12.18±2.44*对照组 61 1.65±0.37 2.13±0.60* 0.90±0.34 1.47±0.45* 8.24±1.13 10.62±2.35*t 0.430 3.885 1.004 4.929 0.899 3.597 P 0.668 <0.001 0.318 <0.001 0.37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损伤修复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损伤修复指标比较 (g/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损伤修复指标比较 (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PGE2(pg/mL) ET-1(ng/L) MDA(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1 203.18±20.06 270.62±24.87* 85.15±6.87 64.28±3.70* 6.16±1.07 3.58±0.60*对照组 61 201.77±19.82 251.93±25.72* 83.92±6.93 72.66±4.13* 5.97±1.11 4.82±0.67*t 0.391 4.080 0.985 11.803 0.963 10.768 P 0.697 <0.001 0.327 <0.001 0.338 <0.001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口干2例,腹泻2例,胸闷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对照组出现口干1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34,P=0.715)。
6 讨 论
CAG属临床常见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长期Hp感染可导致胃黏膜上皮反复受损,进而出现固有腺体减少等病理性改变,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癌变风险的关键。在质子泵抑制剂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维酶素片是现阶段西医治疗CAG常用方法之一,其中维酶素片是黄豆经生物发酵后精制而成的复方制剂,可有效补充B族维生素,缓解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减轻胃黏膜损伤。
中医认为,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受损可使水谷运化失调,周身失于濡养,进而出现痞满;而肝主疏泄,是脾升胃降原动力,可影响脾胃功能,肝木过盛则克脾伤胃,胃腑失和,气机不畅[6]。当以疏肝和胃、健脾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胃萎汤由柴胡疏肝汤化裁而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郁金、醋香附疏肝理气、宽中和胃,陈皮、炒枳壳理气和胃,合欢皮解郁和血,蛇舌草清热解毒,白芍柔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研究组联用胃萎汤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对CAG胃镜分级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且治疗安全性良好。为分析胃萎汤治疗CAG的相关机制,研究围绕免疫及胃黏膜损伤修复指标作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及血清PGE2、ET-1、MD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CAG患者体液免疫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Ig含量较低,可加速病情进展[7]。此外,PGE2是促进胃黏膜修复的重要因子,具有改善微循环、保护胃黏膜作用,ET-1可刺激血管收缩,其血清水平降低可使胃局部血流供应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促进受损胃黏膜修复,而MDA属脂质过氧化产物,其血清水平可有效反映机体过氧化损伤程度[8]。联用胃萎汤治疗可通过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抑制病情进展,同时通过调控PGE2、ET-1、MDA等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受损胃黏膜修复,可能是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的重要机制,且与组方中各药物药理作用密不可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醋柴胡、炒枳壳具有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香附、郁金、合欢皮、白花蛇舌草可抗炎、抗菌,陈皮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清除氧自由基,白芍免疫调节作用较强[9]。
胃萎汤辅治CAG效果较好,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从而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