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2021-11-16张娟娟
张娟娟
(陕西省富县中医医院内科,陕西 富县 727500)
消化性溃疡出血多发于老年人群,常表现为呕血、黑便等,临床多以西药治疗为主[1-2]。凝血酶为临床常用止血药,可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毛细血管、小血管、实质性脏器出血或其他机体出血。奥美拉唑可浓集于酸性环境中,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防御机制,改善病情,但治疗后再次出血率较高[3]。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由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气滞血瘀、血不循经所致,治当以温补脾胃、行气理痛、益气生肌为主。本研究用芪芍及草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5例。西医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1~81岁,平均(68.80±3.80)岁;出血病程3~15h,平均(8.23±2.28)h;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8例;便血35例,呕血2例,便血合并呕血8例;病情程度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5例;饮食不当25例,劳累14例,情志因素1例,无明显诱因4例。中西医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2~82岁,平均(67.57±2.56)岁;出血病程2~15h,平均(9.13±2.42)h;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7例;便血36例,呕血2例,便血合并呕血7例;病情程度轻度22例,中度21例,重度2例;饮食不当25例,劳累14例,情志因素1例,无明显诱因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吐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2];②经胃内镜检查存在活动性溃疡;③有呕血、黑便等症状;④年龄60岁以上。
排除标准:①有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③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④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输血、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等综合治疗。并静滴奥美拉唑(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98),每次40mg,日2次,病情较轻后可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53),每次1粒,日1次;凝血酶(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388)口服,每次1000U,日2次。
中西医组加用芪芍及草汤治疗。药用黄芪30g,白芍18g,白及12g,延胡索12g,鹿角胶15g,甘松15g,海螵蛸30g,甘草6g。脾胃虚寒加党参10g,炒白术10g,干姜10g,肝胃不和加佛手10g,香附15g,瘀血阻络加蒲黄、三七各10g(冲服),胃阴不足加麦冬10g,沙参10g,石斛10g。日1剂,水煎服。
两组均治疗7天后统计疗效。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12h、24h、48h,72h出血率。治疗前、治疗后72h、治疗后第7d血清胃泌素(GAS)、白细胞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比较。出血复发率比较。
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呕血、黑便停止,大便潜血试验连续3次阴性,伴随症状明显改善。缓解:呕血、黑便停止或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潜血试验由强阳性转为弱阳性(+),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出血情况无好转,重度出血经治24h后无好转,甚至加重,伴随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或转外科手术治疗。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止血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止血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GAS、IL-6、DAO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AS、IL-6、DAO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AS、IL-6、DAO水平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GAS(ng/L)IL-6(pg/L)DAO(U/mL)治疗前中西医组 45 71.43±8.28 7.89±1.88 5.29±0.72西医组 45 70.54±7.56 7.64±1.52 5.12±0.86 t 0.533 0.694 1.017 P 0.596 0.490 0.312治疗后72h中西医组 45 54.93±6.72 5.33±1.41 3.24±0.47西医组 45 58.19±7.38 6.38±1.70 4.06±0.58 t 2.191 3.189 7.368 P 0.031 0.002 <0.001中西医组 45 48.65±5.27 3.56±0.95 2.76±0.36西医组 45 52.06±6.81 4.63±1.19 3.43±0.44 t 2.657 4.714 7.906 P 0.009 <0.001 <0.001治疗第7d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PT(s) TT(s) APTT(s) Fib(g/L)治疗前中西医组 45 14.80±3.27 20.80±2.53 34.02±3.47 4.63±0.56西医组 45 14.57±3.35 20.57±2.75 33.58±4.98 4.58±0.78 t 0.330 0.413 0.739 0.349 P 0.743 0.681 0.462 0.728治疗后中西医组 45 8.57±0.95 11.75±2.86 21.33±3.60 2.08±0.28西医组 45 10.60±2.35 16.58±3.16 27.95±4.89 2.99±0.43 t 5.372 7.602 7.313 11.897 P<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出血复发比较。随访6个月,中医组剔除脱落病例2例,西医组剔除脱落病例4例。中医组出血复发1例,西医组出血复发8例;复发率中医组2.33%,西医组复发率1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08,P=0.028)。
6 讨 论
消化性溃疡是由胃酸分泌较多、胃黏膜受损、菌类感染等引起的常见慢性疾病,而上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其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较中青年人群高。临床治疗多以抑酸与保护胃黏膜为主[4-5]。凝血酶为局部速效止血药,可促进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转换成不溶纤维蛋白,进而快速止血[6-7]。奥美拉唑可制止H+向胃中转运,进而降低胃液酸性,产生抑酸的作用,其不仅可抑制基础胃酸,还可抑制食物刺激等致使的胃酸分泌[8-9]。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中医“便血”“呕血”范畴。病机为气滞血瘀,脾胃虚寒。芪芍及草汤[10]方中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可益气补中、清热解毒;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心、肝、脾经,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归肺、肝、胃经,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鹿角胶性温,味甘、咸,归肝、肾经,可补精益气;甘松性温,味辛、甘,归脾、胃经,可行气止痛、开郁醒脾;白芍性微寒,味甘、酸、苦,归肝、脾经,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海螵蛸性微温,味咸、涩,归肝、肾经,可收敛止血、止酸止痛;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脾、胃、大肠、小肠经,可泻火解毒、止血。诸药合用,具有益气生肌、制酸止血、行气止痛功效。芪芍及草汤中海螵蛸所含碳酸钙可产于机体凝血过程,可覆盖于出血部位,促进纤维蛋白析出,缩短凝血时间;鹿角胶可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含量,促进凝血。甘草可抑制离体肠管,解除平滑肌痉挛;鹿角胶可减轻胃黏膜糜烂、水肿、充血等,改善胃黏膜损伤;甘松可增强肠推进运动,增强胃肠运动协调性;白芍可抑制IL-6等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减少胃黏膜炎性反应,改善胃肠屏障;海螵蛸可提高胃酸pH、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含量,促进溃疡组织愈合。
芪芍及草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