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2021-11-16唐钟涛唐彬舒
唐钟涛,唐彬舒
(四川省蓬安县妇幼保健院,四川 蓬安 637800)
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为常见上肢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0.0%左右,占前臂骨折的75.0%左右[1]。中医手法复位操作简单、创伤小、治疗成本低[2]。但术后肿胀、疼痛消退速度缓慢,康复锻炼时间开展晚,影响术后康复。本研究用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术后加用四黄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8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就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8.84±2.86)岁;右侧21例,左侧23例;骨折类型为A3型18例,B3型14例,C1型8例,C2型2例,C3型2例。观察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60~83岁,平均(69.10±2.85)岁;右侧20例,左侧24例;骨折类型为A3型15例,B3型15例,C1型8例,C2型4例,C3型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根据诊断标准[3],有暴力损伤导致,外伤史,腕关节肿胀、疼痛,远端畸形,活动障碍;经X线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②为单纯性闭合骨折;③对研究的方法、具体事宜知情,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陈旧性或开放性骨折;②伴严重多脏器疾病;③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骨折史等影响关节功能评定;④精神分裂症、认知异常。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术。根据骨折类型进行操作,伸直型骨折(以右侧为例):患者坐位,助手协助患者固定躯体、患肢肘部,使患肢前伸,位于中立位,患肢近端用左手反握住,骨折近端处经拇指按压,远端桡侧、背侧经右手虎口、拇指按压,双手缓慢对抗拔伸,纠正桡侧偏移。有效牵引,右手、左手拇指分别对应骨折远端、近端,进行推压、推顶,解决背侧偏移问题。再对骨折近端位用右食指压迫,在牵引作用下逐渐将左手放开,使患肢得以旋后。待肢体复位满意后,用小夹板对患肢的掌侧、背侧、尺侧及桡侧进行固定,各个小夹板间距离1cm,中号绷带包扎。要求患者每周到院复查,更换绷带,连续4周;共固定7周。
观察组术后外敷四黄散。药用黄芩、生大黄、黄连各1kg及生黄栀2kg,研磨成粉,混合均匀,分成100g袋装。每袋加入30mL蜂蜜与300mL野菊花汁,搅拌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患处,随后用纱布包裹,再用小夹板外固定。每2天换药1次,每周3次,共3周。
3 观察指标
术后患肢肿胀、疼痛消退天数,计算骨折愈合周数。术前、术后3周患肢掌倾角、尺偏角度数,采用X线机透视观察。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术后3周评价腕关节,用腕关节Mayo评定表[4],总分值0~100分,涉及5个大项:疼痛、功能、活动程度(与健侧比较、检查患肢)、握力,各0~25分,以及旋转功能(附加项)。优为分值90分以上,良为分值范围80~89分,可为范围60~79分,差为分值范围<60分。
5 治疗结果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 例(%)
两组患肢恢复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肢恢复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肢恢复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 肿胀消退(d) 疼痛缓解(d) 骨折愈合(周)观察组 44 15.53±4.28 26.54±2.76 9.86±1.51对照组 44 23.95±4.37 35.96±3.48 12.98±1.82 t 9.131 14.068 8.751 P<0.001 <0.001 <0.001
两组腕关节活动角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腕关节活动角度比较 (°,±s)
表3 两组腕关节活动角度比较 (°,±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掌倾角 尺偏角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 44-8.04±1.08 13.27±1.12*11.95±2.52 23.35±2.49*对照组 44-7.96±1.05 10.96±1.20*12.10±2.53 19.89±2.40*t 0.352 9.335 0.279 6.636 P 0.725 <0.001 0.781 <0.001
6 讨 论
中医手法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手段,《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曰:“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拨入;骨向右,则向左边拨入。”故在既往医家就对骨折中医复位方法提出建议,能够纠正骨折后肢体短缩、骨折成交偏移等情况,并能恢复关节平整性,增加骨折端长度。同时联合小夹板固定,便于调整固定部位及松紧程度,且不会骨折部位及软组织,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恢复骨折端正常血液运行,减轻患肢疼痛及受损程度,提高患肢康复效果。但固定术后患者肢体长期制动,肿胀、疼痛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提高康复效果。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脉络损伤,瘀血内生,阻于脉络,造成气机凝滞,诱发肿胀、疼痛程度。因此,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补气。四黄散外敷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部位,经皮吸收药效,能够提高用药针对性及作用效果。方中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生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化瘀通经,黄连清热除湿、泻火解毒,生黄栀消肿镇痛、清热除湿、凉血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解毒之功。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肢肿胀、疼痛消退天数以及骨折愈合周数短于对照组,术后关节活动角度高于对照组。证实固定术后四黄散外敷,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增加关节活动角度。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芩有抗炎、抑菌作用,并能抑制机体变态反应,缓解术后疼痛[5];生黄栀有止痛、缓解患肢肿胀的作用,可修复受损的软组织[6];黄连能够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抑制细菌凝固酶的生成,有抑菌、抗炎效果,用野菊花调制消肿化瘀、清热解毒,利于术后血液运行,增强术后肢体康复效果[7];大黄能促进凝血,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收缩与脆性情况,起到止血、消肿的作用[8]。
综上所述,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腕关节康复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