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自然教育缺失成因研究

2021-11-15姚媛嫄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缺失成因

摘要:儿童自然教育缺失是在自然教育逐渐式微,儿童融入大自然的活动减少的情况下,造成儿童的成长障碍。在学校相关的课堂教育中,只是碎片式的传授动植物的名字,让孩子接受了一套他们并不理解的名称体系,缺乏了对生命个体的情感认知,更无法生发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抽象情感。注重不同方法的研究,开展自然教育知识宣传,引导儿童在自然中学习成长,自然缺失的及早纠正,可以构架儿童对自然生命个体的认识体系。

关键词:自然教育、缺失、成因、对策

一、自然教育概念的形成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该文提到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洛夫在书中强调,自然缺失症是当今社会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我国在本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教育缺失对人成长的负面影响。张欣窈在《自然缺失症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厦门为例》中写道,自然缺失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我们的科学知识在增加的同时,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在减少。这样,真正走进自然中去,反而会变得无所适从。

儿童自然教育缺失是在自然教育逐渐式微,儿童融入大自然的活动减少的情况下,造成儿童的成长障碍。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研究自然、儿童、教育三者的有效融合,掌握儿童对自然的自我融入规律,形成真实有效自然教育。

从教育形式上说,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自然教育缺失具体表现就是身体出现肥胖、行为多动,注意力下降、片面武断,喜欢独处、寡言少语、忧郁怪异。在社交能力、性格发展、沟通能力等方面也有不足。

二、儿童自然教育的现状

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乡村和城市的每个孩子都对电子生活感到新奇,当上代人在草地追逐打闹时,我们的孩子在电脑手机上鏖战。“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父母认为孩子在家安全卫生,另外父母都不同程度的让孩子更早的接受教育,极大的阻碍了现在孩子对自然的直接接触机会,而这给孩子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身体出现肥胖、行为多动。认知上感觉缺乏、注意力下降、片面武断;性格上喜欢独处,寡言少语,忧郁怪异。在社交能力、性格发展、沟通能力等方面也有不足。种种问题都与自然教育缺失有关。

2.当下,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新冠病毒等各种自然问题也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众多的研究都表明,造成一系列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都与人对自然的漠视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有关。究其原因还是在儿童时期对孩子自然教育缺失引起的,自然教育能让儿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唤起孩子对生命的热爱,让儿童都周围的动植物感兴趣,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良性互动,课题就是基于这种现状提出的。

3.在学校教育中,自然教育也被边缘化。在学校相关的课堂教育中,只是碎片式的传授动植物的名字,让孩子接受了一套他们并不理解的名称体系,缺乏了对生命个体的情感认知,更无法生发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抽象情感。家长更倾向于儿童学业成绩的高低和特长的培养,对自然教育很不关心。自然缺失的及早纠正,可以构架儿童对自然生命个体的认识体系。

三.改善儿童自然教育缺失的方法

1.注重不同方法的研究: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选取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比,搞清城乡儿童自然教育缺失的现状和异同,经过综合分析和判断,明确问题的指向性。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座谈、问卷调查、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资料归纳法: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整理相关材料,为得到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判断依据。组织儿童积极参加远足活动,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去伪存真,建构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坚持学习相关的论著,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卢梭的《爱弥儿》,约瑟夫·克奈尔的《倾听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摘抄并撰写一些心得体会。精心研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掌握小学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分析现在儿童自然教育缺失成因做到了理论指导,研究编制调查问卷。

3.开展自然教育知识宣传。利用周队会、班会、国旗下演讲、自然教育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自然教育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促进各方面提高对自然教育的认识。以道德与法治劳动技术课为载体,构建与自然的有效衔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建议学校定期开展每个季度的户外活动。在双周的班队会中,开展自然教育类宣传,例如我要争做环保小卫士、我和自然是朋友手抄报、爸爸(妈妈)和我去森林、爷爷带我去种菜等,较好地激发出了学校和家庭对自然教育的热情。另外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家长让孩子其力亲为一些劳动类家务或其他的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珍惜爱护生命的意识。鼓励儿童亲手养花、栽植,观察动植物的生长,体会生命成长历程,培养热爱生命的意识。建立美好的瞬间暨我在自然中成长摄影活动,留下儿童与家长的亲情互动,培养了儿童团结友爱的美好品质。

4.引导儿童在自然中学习成长。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儿童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很高,在学校的支持下,带领学生参加蔬菜的种植,到野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来分析天气和方向的关系,采摘各种蘑菇,认识食用蘑菇与有毒蘑菇的区别。儿童自信阳光的心态表现得真实,科学的探索质疑精神有了极大地提升。做好自然教育的宣传,利用板报、致家長的一封信、环保从我做起倡议书、亲子户外互动等,引起家长对自然教育的重视,积极的带领孩子体验自然。

四.结语

大自然教育缺失引起儿童身心发展问题中,学校的片面追求成绩导致的相关课堂被严重挤压的现状,存在的现实很突出,忽视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真实体验,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有混淆。儿童在自然教育中的“以自然为师”,在自然中自我发展,自我观察与探究被人为隔断。家长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仍需提高。

对课堂与自然世界的互动不够,学校教育割裂了儿童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对儿童的健康心态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了儿童的吃穿住行,忽视了儿童对自然始终充满渴求的天性。在今后的教育中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儿童自然缺失症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付文中.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1)

[2]自然缺失现状下的幼儿园自然教育解析[J].苗伟霞. 家教世界.2021(03)

作者简介:姚媛嫄(1980.12-)女  汉 甘肃省天水市 本科 中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品德与自然教育

课题项目:清水县草川铺乡中心小学《儿童自然教育缺失成因研究》是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批号:TS[2020]GH224。课题的负责人是姚媛嫄。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缺失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