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表达水平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的关系研究

2021-11-15王晓锋张立新张晓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栓塞分级血管

王晓锋,张立新,张晓乐

颅内动脉瘤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长期随访发现需再次治疗患者数量居高不下[1-3]。有研究报道部分栓塞的动脉瘤、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患者在接受治疗17个月内复发率高达30%[4]。探究预示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对于颅内动脉瘤筛查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由200个及以上核苷酸组成的RNA,广泛参与机体病理生理活动[5]。目前有多种lncRNA被证实参与了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过程,如lncRNA ENST00000607042、lncRNA TCONS_00000200和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met ast asi 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MALAT)1等[6-8]。有研究显示lncRNA MALAT1与微小RNA(miRNA)-143竞争性结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从而诱导颅内动脉瘤发生[8]。本研究探讨lncRNA MALAT1表达与颅内动脉瘤复发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DSA或CTA检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②动脉瘤破裂或未破裂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③凝血功能正常;④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烟雾病、夹层动脉瘤等疾病;②既往有脑外伤、脑卒中史;③年龄>70岁;④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⑤随访失联。168例患者中男61例,女107例;年龄36~63(50.51±5.67)岁;有吸烟史33例,糖尿病史35例,高血压史63例;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56例,大脑中动脉51例,后交通动脉32例,后循环动脉29例;小型动脉瘤(瘤体长径<5 mm)45例,中型动脉瘤(瘤体长径5~10 mm)55例,大型动脉瘤(瘤体长径>10 mm)68例;动脉瘤宽颈(瘤体颈宽≥4 mm,或颈体比>0.5)62例,窄颈(瘤体颈宽<4 mm且颈体比≤0.5)106例;动脉瘤破裂78例,未破裂90例;术后即刻DSA显影的动脉瘤栓塞程度(Raymond分级)Ⅰ级(完全栓塞)110例,Ⅱ级(瘤颈显影)42例,Ⅲ级(瘤体显影)16例。采用复诊或电话方式随访,获取血管内栓塞治疗2年内复发情况。本研究将瘤体显影较之前扩大或术后再次出血定义为复发。根据血管内栓塞治疗2年内颅内动脉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31)和未复发组(n=137)。本研究已获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9]检测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抽取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前和术后24 h内空腹外周静脉血10 mL,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验。TRIzol试剂(日本TaKaRa公司)提取血浆中总RNA,反转录试剂盒(日本TaKaRa公司)将RNA反转录成cDNA,PCR仪(山东博科科学仪器公司)扩增cDNA,扩增条件为93℃5 min,93℃15 s,62℃30 s,70℃30 s,35个循环。引物由上海吉玛制药技术公司设计,lncRNA MALAT1序列F:5′-GCAG GGAGAATTGCGTCATT-3′,R:5′-TTCTTCGCAG AATTGCGTCATT-3′;内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序列F:5′-TCCCATCACCATCTTCCA-3′,R:5′-CATCACGCCACAGTTTTCC-3′。选择10例与颅内动脉瘤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血浆lncRNA MALAT1平均值作为校正对照。用2-△△Ct计算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各指标诊断效能,并计算最佳截断点。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动脉瘤位置和动脉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动脉瘤宽颈占比、动脉瘤破裂占比、Raymond分级Ⅱ/Ⅲ级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受试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最邻近原则)后,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颈、动脉瘤破裂和Raymond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复发组术前和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复发组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术前lncRNA MALAT1评价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93(95%CI:0.607~0.780)、2.69、83.87%、59.12%,术后lncRNA MALAT1评价复发的AUC、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8(95%CI:0.845~0.950)、2.06、74.19%、89.78%,▲lncRNA MALAT1评价复发的AUC、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520(95%CI:0.418~0.622)、1.11、87.10%、28.47%,术后lncRNA MALAT1评价复发的AUC高于术前lncRNA MALAT1和▲lncRNA MALA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73、7.854,P<0.001),见图1。

图1 lncRNA MALAT1评价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复发的ROC曲线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表2 两组患者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比较

将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颈、动脉瘤破裂、Raymond分级和术后lncRNA MALAT1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颈、Raymond分级、术后lncRNA MALAT1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见表3。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法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其复发的剂量-效应关系,节点个数为4时Akaike信息准则(AIC)值是102.137(呈最小),分析结果显示术后lncRNA MALAT1与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有关(χ2=15.95,P=0.001),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χ2=1.54,P=0.463);将术后lncRNA MALAT1评价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最佳截断点作为参考点,术后lncRNA MALAT1<2.16时复发风险低,>2.16时复发风险高,见图2。

图2 术后lncRNA MALAT1与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剂量-效应关系图

表3 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lncRNA MALAT1已被报道参与多种疾病如直肠癌[9]、下咽鳞状细胞癌[10]、阿尔茨海默病[11]和颅内动脉瘤[8]等发生发展过程。Gao等[8]研究证实lncRNA MALAT1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高表达,且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143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从而诱导颅内动脉瘤发生。基于该研究,推测lncRNA MALAT1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有关,其表达水平或可预示颅内动脉瘤复发。本研究比较了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前和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复发组术前和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复发组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结果提示lncRNA MALAT1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有关,或可成为预示颅内动脉瘤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Nakamura等[12]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瘤直径>10 mm是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动脉瘤瘤体大,难以实现致密栓塞,因此栓塞后复发率高。颅内动脉瘤颈宽>4 mm常需要再次治疗[13]。动脉瘤宽颈所承受的血流冲击力大,随时间进展可使瘤体内弹簧圈被压缩,致密栓塞率降低,最终导致复发。动脉瘤完全栓塞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次完全栓塞患者[14]。既往研究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多认为与动脉瘤颈、动脉瘤大小和Raymond分级有关[15-17]。还有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瘤初始状态与复发有关[18],破裂动脉瘤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中首次栓塞后有高达17.4%需再次治疗[19]。为避免环扎因素影响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动脉瘤颈、Raymond分级是栓塞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因素,而动脉瘤大小、动脉瘤破裂均与复发无关,推测其原因与纳入研究分析的样本量小有关,后续还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本研究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术后lncRNA MALAT1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lncRNA MALAT1与栓塞治疗后复发呈线性关系,随其表达水平升高,复发风险亦随之升高。推测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亦随之升高,进而诱发动脉瘤体增大,瘤体内弹簧圈不足以达到致密栓塞,致使动脉瘤复发。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一是仅检测术前和术后2个时点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尚不能确定术后lncRNA MALAT1是评价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最佳时点;二是纳入研究分析的样本量较小,使统计分析结果与已报道文献结果存在一定出入。后续将针对上述不足再次开展研究,以充实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降低。术后低lncRNA MALAT1提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风险低。

猜你喜欢

栓塞分级血管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血管里的河流
分级诊疗路难行?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