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视域下“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体系构建

2021-11-15王颖

外国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专业思政

王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1)

0 “课程思政”问题的提出

在习近平(2017:378)关于“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重要讲话背景下,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高宁 等,2020)“课程思政”的构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教育纲领,是一种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知识学习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各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工作刻不容缓。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与课程实践,对于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突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学生专业成才与科学素养的精神成人的双项培养意义重大。

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仅体现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也反映出其逻辑、思辨和认知能力。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套用模板”的同质化现象。教师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传授、篇章结构的训练、词汇语法的强化,却忽略了写作的创造性,更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导致学生机械背诵模板,作文千篇一律,接受性知识不能转化为语言个性化的有效输出。还有些作文单独看,句子的词汇和语法尚可,综合而言却华丽辞藻,矫揉造作,以小我为中心而没有实际内容,更缺少国家情怀、国际视野的大格局;另外受专业因素影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到各种西方文化思想(张世耘,2000:63)和价值观念。当今世界波谲云诡、敏感复杂,如何让他们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抵制西方不良的意识形态侵蚀,避免盲目的崇洋媚外,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时代使命,把握中国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势在必行。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的教育纲领以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尝试和改革。截至2021年2月8日,从CNKI中检索到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论文5118篇(核心期刊191篇),将课程思政和英语教学融合的论文共654篇(核心期刊13篇),与英语写作相融合的思政论文五篇,仅占教学论文总数的0.1%,占英语教学论文总数的0.8%。其中两篇关于商务英语写作,一篇为高职旅游专业实用英语,仅两篇有关英语专业写作:严明贵(2019)注重挖掘《英语写作》课程中中国元素;徐薇(2020)探讨了文化自信与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不难发现,课程思政在国内教学(包括英语教学)中已有较为广泛的实践,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实践基础,但是在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英语专业写作(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非常有限,不够深入,质量上有待提高(核心期刊0篇),且尚未有以理论框架作指导的写作思政论文。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论,构建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就是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使思政教育与英语写作教学协调同步,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1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与可行性实践

“产出导向法” 即POA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是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基于中国教育中重输入轻输出的现状,结合教学需求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教育教学理论。POA理论体系共分为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文秋芳,2015:548)。如图1:

图1 POA 理论体系

POA的“教学理念”作为本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由“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三个原则构成(文秋芳,2015:548)。POA提倡的“学习中心说”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其倡导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采取最佳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用一体说”区别于传统的注重输入、忽视有效输出的“学用分离”的教学方法,其主张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与最终的交际运用相联系,达到“学”与“用”有机融合、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应用的无缝对接;“全人教育说”有别于传统的工具性目标占主导地位的英语课程的实施,遵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提出的外语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的统一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POA的“教学假设”作为本体系中的理论支持,提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教学假设,打破了输入—输出的教学设计,遵循输出—输入—输出顺序,将输出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驱动力和最终达成目标。“驱动—促成—评价”是POA理论中“教学流程”的核心要素,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施关键。驱动环节中,教师呈现交际场景和布置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使学生意识到自我语言形式中的缺失(Izumi,2002:545)从而激发学生语言发展的潜在动力 (Hanaoka,2007:459);促成环节中,教师为产出任务提供适当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选择性学习,促成任务产出;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课内、外产出任务即学习效果的即时或延时评价,是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输出时经常面临着“学而不会用”“学用分离”的尴尬局面,而POA的教学理念恰巧能解决这种学用脱节的弊端,促使学生写作输出能力的“学”与现实交际性的“用”紧密联系;同时POA的“全人教育说”,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课程思政本身要求就是以品格塑造统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四者有机结合,扎实树立“三全育人”(全人教育)目标(刘正光 等,2020);另外POA“教学流程”中的驱动—促成—评价的三个核心环节为笔者构建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体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上三点原因正是笔者运用POA理论指导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所在。POA理论运用到英语写作的研究刚刚起步(符韵,2021:24),本研究也是运用POA理论指导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

2 POA视域下“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体系构建

2.1 教学目标

本体系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培养的学生不再是简单的专业成才,同时也是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精神成人。①知识目标: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措辞→造句→段落→篇章从局部到整体的知识脉络、初步掌握基本修辞、段落发展、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②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实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逻辑思辨能力。③价值目标:建立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2.2 教学理念

在POA体系构建过程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特别是融入课程思政的实现方面,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坚持从学生视角设计教学流程、思考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案例驱动、探究式讨论、任务竞赛、网络答题等多元学习形式组织教学,实现课堂和课程前后的有机衔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梳理和总结课程的育人核心要素,做到立德树人的自然实现:如在段落发展的过程法中,输入向外国人介绍包饺子的教学活动,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在解决问题法时提出解决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输出驱动,培养学生从自我做起节约用水的意识;在类比法时通过温室里的花朵与被父母宠爱的孩子的类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社会担当的品质。所有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环节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张力、魅力和吸引力,提高了科学育人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流程

2.3.1 输出驱动——实现细化有温度、有难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流程不同,POA指导下的教学需要教师先设计输出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影像等多元资源精心选取具有前沿性、时效性、教育性、可读性与相关性的“思政味”话题,挖掘思政融入点,把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显性教育教学中,设计思政目标、授课要点、授课形式、教学方法与预期成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得越具体越细化,就越有可操作性。

(1)教师呈现交际场景

在新授课前,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呈现他们在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交际情景和布置挑战性的思政话题,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在设计段落发展的归因法的交际场景为:近年来我国人才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时至今日,尤其是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大环境下,小组合作讨论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看待中国人才外流现象,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中国情怀;把段落列举法的交际场景设计为小组交流讨论分析读书的优点,让学生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读书中提高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设计段落表达观点的交际场景可通过观看一幅网瘾正在溺死青少年的漫画,让学生发表对网瘾的观点,以端正学生们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所有一系列话题的探讨都不是教师盲目的提出,而是精心地为产出任务奠定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2)产出任务尝试

学生对上面的交际场景进行产出尝试,但苦于词汇表达的匮乏和段落发展技巧的局限,用英语分析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难度,输出内容的深度和结构的逻辑性都有待提高,以此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学生“饥饿状态”下的求知欲望。

(3)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

教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促成课程的具体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相融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达成的最终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用结合的产出任务。因此产出任务中的思政元素既要有温度,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交际价值;也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过难或过易的任务都无法高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产出任务分为复习性和迁移性两种(文秋芳,2015: 554)。如归因法的复习性产出任务可以让学生课上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一篇BrainDraininChina的口语作文,迁移性任务让学生课下用中文录制一段采访视频,调查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对留在国内还是出国的态度和看法,并写一篇不少于200字StayHomeorLiveAbroad的作文,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小组成果分享和多元评价。

2.3.2 输入促成——实现优化有广度、有深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材料

传统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教师常常受到教材的影响和局限,照本宣科。但现用英语写作教材(2009版)上的范文已经不能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师生和时代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不唯书,来源于教材更要超越教材。综合每节课要讲授的知识和目标的相关度和当前国内外最新动态的结合度,引导学生建立起“专业知识——思政因素”相互交融的统一体。具有关联性、时代性的输入材料是对学生在语言知识、思维层面上高质高效完成输出任务必备的补充和强化,它与输出任务吻合得越好,学生就越能拓展、分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在输出任务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亮点纷呈。

输入促成有三个环节,如表1所示(文秋芳,2015:554):

表1 促成的教学步骤和要求

三个环节中,第二个环节学生选择性学习即选择产出任务所需内容、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文秋芳,2015:554)是输入促成的关键和升华。本文主要对这三部分进行教学阐述,三部分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没有先后顺序。

(1)内容促成

内容促成注重写作范本内容的选择。结合教材,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前查阅与时代接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多模态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建立多方位思维,依托知识的传授,落实育人目标。如在教授归因法内容前,教师布置学生查阅与中国防疫相关的材料,并于授课前一天发给教师,经过筛选课堂上呈现如下: ①《78分钟完成火神山设计方案》(中国日报双语新闻);②《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日报双语新闻);③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播报,时长00:52);④抗疫电影《最美逆行者》(片段10:44-12:14);⑤ My motherland and I (英文歌曲视频)。通过视频、新闻报道、作文范文、歌曲等鲜活的材料展示加上选中材料组学生生动的讲解、小组热烈的讨论和教师材料;⑥Brain Drain in China作文范本的补充、分析与诠释,学生们在独立思考和互助学习中进入最近发展区,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对国内外形势及全球的新冠疫情最新进展有了全面了解。通过对比、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社会性思考: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以及采取了一系列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会到了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最终学生把个人行为与国家融为一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幸运,同时也意识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需要青年一代去建设和担当。带着这份义不容辞的使命感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课上BrainDraininChina口语输出。任务的产出在内容上有了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如尾段部分学生们从两个大小不同层面出发解决问题: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要有报效祖国的意识——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用于伟大祖国的建设中(个人层面);国家要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如优化生活和工作条件,保护中国的人力资源,甚至吸引人才回国(国家层面)。

(2)语言形式促成

如果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语言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优美呈现的语言形式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艺术呈现。以输入文本2《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的一个句子为例:

Since COVID-19 broke out, China has takenthemostcomprehensive,rigorousandthorough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ndsecuredmajorstrategicoutcomesin thedomesticfightagainst the virus.

学生通过分析鉴赏、教师引导领悟到:1)作者通过三个并列的形容词最高级themostcomprehensive,rigorousandthorough,将措施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彰显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凸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抗击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的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英明举措,构建全民参与严密防控体系,培养学生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securemajorstrategicoutcomes“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生动地描绘出中国人民抗击的新冠肺炎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而是一场没有硝烟、需要智慧谋略的战争,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智慧和雄厚的实力;4) in thedomesticfightagainst…在这个介词短语中简单的“fight”动词名词化的用法提亮了句子的色泽度,烘托了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引起所有中国人的共鸣。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句子中四个亮点表达,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措辞艺术,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和伟大,更加坚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优势。在此基础上,教师举一反三进行强化练习:用多个并列的形容词做插入语、多个并列的副词修饰动词、多个递进的动词连用、形容词动词名词化等,从而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上会用、善用、巧用语言表达形式,写出具有深度内涵的清新隽永美文。

(3)话语结构促成

话语结构是句子间、段落间的连接规则。英语是一种依靠语言的形式把句子成分连接起来的形合语言。语法准确、词汇优美的句子也不一定能组成话语结构得体的段落和条理清晰的篇章,恰如一颗颗再饱满的珍珠,也必须有一根丝线连接,因此句与句及段与段间衔接这条丝线对篇章的促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胡壮麟(1996)把衔接界定为:指称性、结构衔接、逻辑连接、词汇衔接。以文本1的最后一段为例引导学生讨论话语结构表达(句与句间衔接)。本段中三句话,句与句间甚至句子内部都用不同的衔接技巧使整个段落紧凑有序,层次清晰,浑然一体。

①It is true that … ②Accordingly(逻辑连接), it’s urge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work out more favorable policies,suchas(词汇衔接)…,even(逻辑连接)…③Onlyinthisway(指称性),can we …

学生讨论输入文本⑥段落间的衔接技巧,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构建归因法写作的话语结构参考图,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提升,具备掌握学习能力基础上可延伸的终身学习能力。例如通过构建归因话语结构参考图,学生们在写WhySomeAnimalsDieOut,CheatingonCampus,WaterShortageinChina等类似文章时就会得心应手,也能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诚实守信品德和珍惜国家资源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写作中,从自我做起,付诸行动,既有国际视野,也有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深文章的内涵。

2.3.3 多元评价——实现强化有准度、有效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1)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学业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写作学习的强化、深入和提高。强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准确、全面评价学生英语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将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界定为50%平时成绩的形成性评价与50%期末卷面测试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其中平时成绩不仅包括对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个人观点表达及平时作文等知识能力掌握的评价,而且也有对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小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等品德素质的客观、科学、全面评价。为此教师特意实行了鼓励机制,制定了学生成长进步记录档案、教师观察记录表和学习效果电子评价表(王颖,2018:159),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2)师生评价、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

对于学生的第一次平时作文,先由教师批阅,制定专门的评分记录表,标注得分及反馈的信息,挑选出三篇不同档次的作文和学生一起分析,提出作文在结构、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并参考专四评分标准给出更加具体的评分细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自评和生生互评。教师的反馈评价在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后发给学生,通过参考评语,学生再进行修改完善完成终稿上传学习分享群,本次最终成绩以初稿和终稿的平均分核算。随后的作文批改教师就可以采取学生匿名互批的方式(两名同学共同评价一名同学作文,对于给出分数差异大的作文老师进行参与)。在批阅作文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批阅的效度,教师会把学生自批和互批环节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也会通过多元评价手段端正态度、培养具有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形成正确的价值理性,这也正是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意义所在。写作课程教学流程如图2:

图2 归因法写作话语结构参考图

图2 写作课程教学流程图

2.4 教学成效

为了验证“产出导向法”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改革成效,笔者对执教的英语专业2019级7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大二上)的体系构建试验。一学期教学后,笔者首先对教授班级的3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2)。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按 “完全同意” 到 “完全不同意”),回收35份问卷全部有效。其次为了更直接了解学生对该体系构建的真实想法,笔者从35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五名同学进行访谈。

表2 POA理论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对于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问卷调查

问卷一共15道题,其中1~5题是对知识目标的反馈调查,从POA输入促成的三方面进行考查:内容促成、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 6~9题是对能力目标的反馈调查,10~14题是对价值目标的反馈调查,第15题是对此体系构建整体的满意度调查。

问卷结果显示,运用POA理论框架,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每一项均有超过 70%的学生持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态度(除问题7 创新思维65.71%外),尤其是问题1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问题13(有助于提高爱国情怀)持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态度分别高达91.42%和94.29%。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对绝大多数学生真正起到了人生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作用。 因此在问题1和问题2 的问卷项(有助于拓展英语作文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时持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态度分别为82.86%和85.71%,主要是通过此体系的构建学生通过互相协作、独立思考和教师引导拓宽了考虑问题的维度和思考的角度,同时也学会了充分挖掘对问题的思辨深度(问题9:82.86%),从无话可说到言之有物,也大大提高了对英语写作的兴趣(问题10:85.71%)。从整体目标达成度可以看到持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态度的知识目标为82.28%;能力目标75.71%;价值目标84.57%,三种目标满意度都在75%以上,其中价值目标最高,这也是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构的真正意义所在,达到了立德树人的预期效果。尤其是对体系构建整体满意度为100%,说明POA理论下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随后随机抽取五名同学进行访谈,五名同学都反映对英语写作课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从对写作的被动学习变成了在课堂上的个人观点陈述、分享交流、协作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最直观的反映在英语写作产出的内容格局、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两名学生表示通过课堂上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真正感到了中国的强大,之前一直想大学毕业后出国,现在已经决定直接国内考研,因为疫情让她和家人切身体会到中国的智慧和担当,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由衷自豪;三名学生强调通过课上小组交流和课下作文互批的环节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四名学生表明特别喜欢老师布置的各种材料的收集整理任务,不仅拓宽了眼界,而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加强了人文素养;一名同学反映由于个人英语基础较差,作文知道写什么内容了,但在词汇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方面还有困难;一名同学反映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同学参与不太积极。通过访谈笔者更加直接了解学生对体系构建优缺点的评价,也为今后体系构建的完善指明了方向。此体系建构试验只进行了一个学期,相信经过第二学期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学生们在能力、知识与人格塑造上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图3 POA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体系构建图

3 结语

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强调能力、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课程思政就是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洪岗,2020:23);同时POA也是契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提出的创新型外语教学理论。运用POA理论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英语写作教学的体系构建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陈旧文本的复制搬家问题,真正体现多模态资料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实现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价值目标的融合。同时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进行能力训练尤其是创新思维的提高,如何把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发挥到最佳化,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达到潜移默化、同频共振的立德树人效果。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英语专业思政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