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

2021-11-15肖明清唐敏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学习强国强国思政

肖明清 唐敏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一、“学习强国”平台是时代所趋

(一)坚守意识阵地的现实需要

在高度开放和包容的国际环境中,各国利益联系紧密,互不可分,这同时也让以“文化交流”为名的文化入侵者有机可乘。信息侵略是通过文化软输出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征服”的政治斗争手段。一些国家利用自己在传媒和信息的优势,将本国的思想文化逐渐地嫁接和取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之中,使其弱化他国的传统文化地位。[1]为了解“学习强国”平台对网络思政工作的借鉴意义,我进行了包含10 个省市和部分国外人士的调查。本次调查的有效填写人数为200 人,调查时间为2021 年3 月6日至2021 年4 月10 日。在调查“您认为‘学习强国’平台对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力如何”的问题中,有效填写人数为109 人,题目形式为单选题。如图 1 所示,33.03%的人认为“学习强国”平台对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力很大,47.71%的人认为“学习强国”平台对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力较大。这说明了大部分人通过使用“学习强国”平台使自己的思想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学习强国”平台的出现填补了我国之前在网络平台意识形态领域的空白,符合了网络思政建设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的有力举措

习总书记同志在谈到培养新时代合格党员时强调,要着重培养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的素质。这要求党员做到心中有党和办事守规、摆正态度。因此,“学习强国”平台也就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党课相比,“学习强国”平台的线上党课的学习时间自由且充足,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也为党员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平台。“学习强国”平台设有“打电话”“视频会议”“添加好友”等社交功能,为党员们的学习创造了交流的机会。在调查“您平时是几个人观看‘学习强国’平台”的问题中,有效填写人数为109 人,题目形式为单选题。如图 2 所示,85.32%的人平时一个人观看“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10.09%的人平时是2 至5 人一起观看“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1.83%的人平时是5 至10 人一起观看“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2.75%的人平时是10 人以上一起观看“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通过对全体党员进行宣传教育从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反腐败斗争。[2]因此,由党领导的公共、专业的网络思政学习平台的出现,有利于巩固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三)适应媒体融合的必然要求

在万物皆媒的环境,市场取向的趋利性和传受失衡导致了大量的信息超载、泛滥和浪费现象,造成了人们无法在网络世界快速获取有效信息。这也就产生了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舆论影响超越客观事实的“后真相”时代。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往往通过数字媒介了解外界,所接收的信息是经媒介选择、加工和报道后的信息产品,人们处在大众传播媒介重构后的“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受传播媒介主导,人们只能被动接受,制约了人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和认知。被动接受知识积累使人们逐步丢失了自我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陷入虚幻的信息满足而丧失行动能力,导致社会实践能力逐步缺失,即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理论”。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一个专业的微党课平台的出现正是时代所趋。

二、“学习强国”平台的优势所在

(一)以聚汇力,媒体整合传播

“学习强国”平台旨在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新型学习环境。[3]平台分为“强国通”“百灵”“学习”“电视台”“电台”五大部分,观看视频无广告,内容海量优质,支持用户个性化订阅。供稿主要来自各大党媒党刊,整合了各权威媒体的优质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互通,实现了传播效益的最大化。[4]平台内容涵盖视、听、读、写多种传播形式,是传统媒体在宣传方式上由单一到多元、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学习强国”平台运用新媒体创新宣传途径,从零散、自发宣传到整合传播,形成了思想统一、话语强劲的宣传矩阵。[5]

(二)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影响

党员注册学习账号,加入相应的组织,组成由点及面的线上学习小组。学习组织的党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和群聊功能进行学习交流,并根据党员的学习进度从组织中产生学习标兵,激励党员多学好学。另外,部分单位及学校鼓励党员或先进分子每日登录学习强国平台学习,这是重视工作能力和精神建设同步提高的体现。电视媒介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向大众传播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内容,即乔治·格伯纳等提出的“培养分析”(涵化)理论。久而久之,这些意识形态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社会观。与此类似,学习强国平台通过定期学习的方式让青年的思想自然发生转变和进步。并推出“每日一曲”“每日金句”等固定栏目,不断将习总书记新思想融入其中,这也是对青年的涵化影响。网络思政工作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宣传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三)以奖促学,积分激励学习

“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学习积分制,登录、收藏和分享等学习行为都可以获得积分。用户可以通过学习报表看到自己的积分段位和全国排名,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另外,用户可以通过强国城的点点通用学习积分兑换书籍、农产品、流量包和文创产品,是学习福利的具象化。用户在学习的同时还能获得积分奖励,并鼓励用户有目的地学习,提高了用户的学习积极性。平台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融的学习方式,延长了用户持续学习的时间,培养了用户勤学的好习惯。[6]

三、“学习强国”平台对网络思政工作的借鉴意义

(一)融入国际潮流,占领宣传高地

对外注重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我国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文化。借助国际电影节、音乐会等对外交流活动为展示我国文化搭建舞台,加强公众外交,利用旅游、人际传播等非新闻性的传播渠道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发扬以儒家先圣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重视国外孔子学院的教学建设。对内要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能反映本国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的作品,做好本国文化的宣传者。

思政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的思想领地相对空白且发展潜力大,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对象。要想青少年的思想不被外来思想占领,就必须先丰富和创新本国文化,先入为主地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增进人们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加大对科研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全民崇尚科学文化知识的氛围。将民族文化融入青少年感兴趣的现代文化之中,鼓励能体现中国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的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并参与全球传播竞争、文化竞争、思想竞争。加大开发思想学习类APP,打造专业的微党课,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红色网站。

(二)培养人才队伍,改进教育方式

在调查“您认为当前思想教育怎样开展才能更有成效”的问题中,有效填写人数为109 人,题目形式为多选题。如图 3 所示,70.64%的人认为改进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和69.72%的人认为加强理论创新、提高思想教育者理论水平对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卓有成效。通过调查,我们应该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教学有方的年轻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师间关于教学技能的学习和交流活动,确保每位教师对思政知识传达的有效性和透彻性。

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不仅要培养思政教育的新式人才队伍,打好思政建设的地基,加强本校品牌网站建设,还要特别重视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在思想政治工作层面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推动互联网思政工作高效开展。[7]内容上,确保思政教育紧跟社会时事,有效融入学生专业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实干和创新的能力;技术上,提高教师网络教学的能力,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课堂的有机融合,打造智能化思政课堂。

(三)融入实际生活,创新宣传形式

在调查“在信息接收中,哪些传播方式能吸引您的注意力”的问题中,有效填写人数为109 人,题目形式为多选题。如图 4 所示,69.72%的人更容易被短视频形式的信息所吸引和58.72%的人更容易被图片形式的信息所吸引,以文字为主的传播方式依然占据重要位置,电影和电视机形式的新型传播方式渐渐兴起。由此可见,要加强思想引导,必须将理论知识“软植入”青少年的头脑中。擅于将时代流行元素与党的理论知识相融合,将思政教育理论鲜活化,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短视频、漫画等。以兴趣教学为导向,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思政教育生活化、创新化。将党的理论知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悄无声息融入思政教育之中,发挥催化作用。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阵地建设和网络思政工作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急需完善的任务。新媒体阵地建设和网络思政工作是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体三方面长期改进和完善,不可一蹴而就。国内、国外两手抓,内入民心,外抢高地,打好思想政治攻坚战。既要壮大思政队伍,又要丰富和创新本国思想文化,还要融入实际生活、拥抱世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新媒体阵地建设和网络思政工作就要谋进步、求创新,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思政环境才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强国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安市高新区侨联积极推进侨眷侨属安装使用“学习强国”APP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党支部掀起“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高潮
江苏阜宁:“学习强国”成为党员干警提升综合能力“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