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紫砂泥绘之中看中国传统的技艺手法和文化韵味

2021-11-1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林逋紫砂壶紫砂

吴 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饮茶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明代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提到:“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可以看出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可以充分地把茶叶原本的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在文人雅士的推广之下,紫砂壶的发展经历了从量的飞越到质的改变,一些装饰手法被运用于紫砂壶上面,除了我们熟知的陶刻装饰以外,泥绘也作为一种常见的手法,为灰头土脸的紫砂带来了一些巨大的改变。紫砂泥绘的技法,流行于清代晚期,主要是通过紫砂矿料本来的底色,而很少添加化学元素,用毛笔蘸上稀薄的泥浆,在紫砂半干的胎体上面作画,有单色的,也有多色的,题材多是山水画卷、花鸟鱼虫之类,烧成以后具有层次感强、立体的艺术效果。

这件紫砂《六方壶》主要是采用了泥绘的手法进行装饰,而且颜色的运用也非常漂亮,令人观之啧啧称赞。对于紫砂泥绘,其实是一种宫廷的风格,但是也被寻常的百姓深深喜爱,于是在许多的紫砂器型之中展示出来,方器也是很好的载体。此壶壶身呈现六面设计,挺拔多姿,线条俊朗,壶嘴弯流昂扬,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盖六边,压合壶口,气密性良好,上面点缀的壶钮则是圆珠形态,方圆结合,刚柔相济。壶身的泥绘装饰主要内容是梅花、鹤和其他植物,色彩各不相同,但是和谐自然,完美地呈现出我们古人一种“梅妻鹤子”的向往和精神内涵。窗外一枝梅花,旁边白鹤陪伴,几本古书,一壶香茗,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只能够在极致之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才能实现,也只能够采用中国传统的技法展示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泥绘作品,可以说作者把绘画的技巧运用得融会贯通,以刀为笔,以砂为墨,以坯为纸,充分地展示了紫砂泥绘的特点,最后呈现出来的惟妙惟肖和丰富的层次感,还有靓丽的色泽,在长期的泡养之下,还会发生一些神奇的变化,更是令人赏心悦目,体会到其中浓郁的文化韵味。

宋代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人事二》中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讲述的是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的千古名句,在后来的演变之中,也多比喻隐逸的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许多的文人雅士都希望拥有这样的生活。在紫砂艺术之中,这样的题材通过紫砂泥绘的形式表现,可谓是最为恰到好处。从紫砂的泥绘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元素,诸如梅花、竹子等等植物的影子,同时还有许多民间耳熟能详的题材被充分地展示出来,紫砂泥绘的色彩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多种颜色的组合,非常的接地气,同时又能够让我们广大的壶友一目了然地欣赏到艺术之美,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体验,同时也在长期的把玩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紫砂泥绘作为一种紫砂常见的装饰手法,在很大程度上面弥补了紫砂自身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加入了许多的人文气息和文人思想,让紫砂从简单的实用器飞越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享受,也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泥绘世界,走入古人悠然自得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放松身心,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达到内心的安静与平和。

猜你喜欢

林逋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林逋:独立独行,寄情梅鹤度余生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林逋,北宋第一“宅男”是网红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