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作品《松竹梅提梁》的文化魅力
2021-11-15周宇
周 宇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是一门古老的手艺,紫砂艺人采用丁蜀镇出土的紫砂泥料进行手工制作,呈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具,体现了原生态的本质,也展现了手工艺术的卓然品味。从古至今,紫砂壶都在延续着古朴雅致的风格,并将这种朴实的特质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到了现代社会,琳琅满目的现代工艺五彩缤纷,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古朴的紫砂壶无疑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吸引。
紫砂壶的金贵不仅在于泥料的珍贵,还在于手法的独特。对紫砂手工艺来说,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手法,把自己对紫砂文化的理解,赋予紫砂壶新的内涵,新的生命。艺人打破传统,旋转角度思考,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制壶手法,力求于更多地创造富有内涵的、富有生命的紫砂壶。紫砂壶的金贵就在于艺术家们手法的独特。
紫砂器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和类别,这是紫砂的进步,而拓展和丰富则是艺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紫砂泥的好处之一就是有着超强的可塑性,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根据手艺人的心意随意捏塑成型。艺人根据紫砂泥的这一特征进行仿生设计,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其他陶瓷作品难以达到的。因此从清朝陈鸣远大师开始,紫砂花器被纳入了紫砂之列,并从此开宗立派,引领了一代风尚。所谓花器,有别于传统壶型,它从自然中取形,又从传统文化中取意,最终达到以壶达意的目的。
在紫砂花器创作中,松竹梅一直是大家争相创作的主题。这三种植物,每一个单独拎出就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精神能力。松是顽强的,梅是坚毅的,竹是充满了韧劲的,因这些相近的品质,它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三友”。紫砂壶《松竹梅提梁》正是将这“三友”集中在了壶身上,每一个部位化身为一种植物,不仅形象传神,也是将它们的精神都融进壶艺之中。
《松竹梅提梁》作品壶身周身圆润,器型饱满,运用独特的雕塑技术作为装饰,与壶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壶把运用提梁造型,曲线优美,其造型呈竹段,加以竹节,提梁把与壶身衔接处紧贴着壶身延伸几片竹叶,同时还贴了一窜梅花。壶嘴是一弯流设计,短小的壶嘴,渐渐收缩的壶口,与壶身的整体形象搭配起来,大小合适,比例恰当。同时壶嘴也是由竹节设计而来,清晰的竹芽分布其上,惟妙惟肖。壶钮是整把壶的点睛之处,也使主题更加突出。苍劲穹隆的松树截取其中一段,横置于壶盖上,就成为形神兼具的壶钮。盖面上散落着零散的松枝、松球,流露出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壶身是饱满的圆形,鼓腹突出,紫泥制作,壶表光洁,即使没有任何刻绘篆画,依然给人以文化气息。
竹子被誉为“君子”,具有君子的品格。古人贤士顺应竹子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喜欢把它栽种在院子里,竹子的感物喻志、清廉高洁能提升气场,令人心安,周而复始,为生活增色。苏东坡有句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的精神品格,早已为文人墨客滋养和包容。在紫泥制作的《松竹梅提梁》上,艺人在略微夸张的竹把上加强了力量,使得作品中蕴含了竹子情怀,契合竹子的君子之风一脉相承。
在民间松树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恶劣的天气、糟糕的环境都不能让它死亡,除非是根茎被挖或者拦腰占断。因此松树除了四季常青之外还是刚强坚硬的象征,并且这种象征精神一直深受文人们的青睐。此款《松竹梅提梁》壶钮处集合了松的精华,造型和意蕴上都采集了松的坚韧和沉稳,相得益彰、精彩纷呈,展示了艺人极高的技艺和专业的创作精神。
关于梅花,自古至今咏梅赞梅的诗句文章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了。单说造型,其花没有梨花雅丽,没有桃花妖艳,没有牡丹富贵,也不及蔷薇肆意,但其千百年形成的品格力量对中华儿女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此款作品中,梅花娇艳顽强的形象出现在壶表上,充满神韵,显示出了典雅朴素之美。贴塑制作细腻,技艺卓绝,将朴素的紫砂壶中蕴含的那一抹雅致与灵动都展示出来。
竹的坚韧、松的苍劲、梅的顽强,三者是冬天里的一道风景线,也是紫砂作品中的一抹亮色。紫砂春华,紫韵芬芳,这是紫砂特有的诗意。此款《松竹梅提梁》,以松竹梅为主角,在壶身上运用捏、塑、雕等技艺,将松竹梅栩栩如生地雕琢其上。壶身光洁,不需要铭文的装饰,也能通过传神的造型表达出美好的寓意。紫砂栗栗,于砂之间、泥之间布满了祥瑞之气,文人风骨可见一二。
作为花器中的佼佼者,松竹梅这一类型的紫砂作品可谓已经登峰造极,艺人采用特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为参考类型,并以此来丰富茶壶的造型,提升茶壶的意境,升华其品格意义,从而起到正面的教育、引导意义。这种文化输出方式正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也是适合人们审美的作品。由此可见,紫砂壶能够顺利发展和它所呈现的积极向上的造型是分不开的。
现在的宜兴紫砂作为城市的文化产品,已经深入挖掘历史,依靠名人效应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创出了自己的市场和品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宜兴紫砂将继续和绘画、雕刻等工艺美术技艺结合,并继续吸取具有积极意义的物象精华对作品进行融合和装饰,力求于打造出有个性化的产品,有正能量的产品,并以此来宣传中国文化,以文化育人,以文化传播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