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021-11-15张太原
文/张太原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希望。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有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把产物输送到各处公共仓库里,叫人各取所需”;“我们底共产主义是以劳动专政为原则的”,“没收资本家底财产,转付到全体劳工阶级底公共管理之下”,“各人都是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自由行动,而又不妨碍别人底自由”。这些描绘颇为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大同社会的追求。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前后的“思想转变”时提出,社会主义书籍中所描绘的“人人平等、消灭贫穷的远大理想”使他深受鼓舞,并联想起“中国古代世界大同的学说”。艾思奇后来也谈道:“共产主义社会,曾是中国历史上一切伟大思想家所共有的理想。从老子、墨子、孔孟,以至于孙中山先生,都希望着世界上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能够出现。”但是,几千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并没有从传统中成功开辟通往“大同社会”的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宣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在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在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有更为具体的描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机器、土地、厂房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愿景,依据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方法,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辛探索。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社会主义各派学说的流行”。1923年4月,中国大学举行了一次公民常识测验,其中表示“赞成社会主义”的占76%。1933年,《东方杂志》以《新年的梦想》为题征文,所获征文鲜明表达出民众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国的人都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屋可住”;“从孩提时代起,就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物品,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过着很快乐的自由平等底生活,有书读,有游艺,有一定的休息时间”;等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士的“梦想”是将来中国能实现社会主义。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理想并矢志为之奋斗,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思想潮流相契合;民众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中共追求的理想社会高度合辙,体现出彼时民众的期待与中共的奋斗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不过,思潮背后的中国社会,尽管呈现出“上升”的面貌和趋势,但依然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社会经历了激越的憧憬之后,不得不面对破败不堪的社会现实和通往理想社会的巨大障碍。因此,中共二大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调整了理想目标,提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然而,对于“最低纲领”所讲的“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只有在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后,其理论认知才逐渐明晰起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才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他指出,革命的第一阶段,决不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并不禁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1943年,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第二年,他补充说,这种资本主义,“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为发展这样一种“新资本主义”,“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不能没有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外资援助。在毛泽东同志心中,新民主主义既是一种国家政权形式,又是一种社会形态。这样一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然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也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后来,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在这个社会中,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
可以说,毛泽东同志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追求理想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立足于中国实际,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它是“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这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中国经过这种“国家形式”的必要性;二是强调在经历这一“国家形式”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要性。毛泽东同志关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想法,在20世纪40年代初即开始酝酿,不过,他指出,“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如果说在共和国成立的前三年,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还不够成熟,那么,到1953年,政治上,共产党已取得全国性政权并得到巩固;经济上,国营经济产值大大超越私营经济产值,国营经济上升为主导地位。中共所期待的理想时机已经到来。中共中央确立了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际上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1956年,中国大踏步地迈向了向往已久的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与小康社会建设
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崭新的气象,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局令人振奋不已,党的领导人和群众的热情更加高涨起来。在取得一系列成功的基础上,1958年后中国一度尝试以人民公社的形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因脱离客观实际,最终遭遇严重挫折。经历了社会主义探索的曲折,自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政治文件中逐渐出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并日益为国内各界所认同。到1987年,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正式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酝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领导人和理论界人士,不仅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观点,而且经历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洗礼,从而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自然的”思想资源。在中央起草十三大报告时,一位重要领导人指出,要像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延安写出《新民主主义论》那样,好好写出一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可见“社会主义阶段论”正是在“新民主主义论”的鉴照之下形成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共追求理想社会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及中国所处阶段之际,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并借用中国古语称之为“小康之家”。无意中,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承载人民生活的“家”联系起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将改善人民生活与发展社会主义相关联,提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而易见,邓小平同志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视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并将其作为衡量党的一切事业的根本标准。他还以此诠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实实在在地落到了“人民生活”方面。
1987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中共十三大进一步明确党要实现的人民生活目标。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在当时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表明,经历了磨难与曲折探索的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既承接了中国传统关于小康社会的理想,又对接了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愿景,有选择地吸收传统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有益部分。
1990年的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水平作了更为具体的界定:“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反映出人民群众一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但是,这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而,中共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和目标。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因而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物质生活改善以后,人民的需求更多更广泛了。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的全面性追求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理想社会新蓝图
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原来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全面”指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第二,“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第三,“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第四,“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简单而言,全面小康就是三个“不能少”:一个地区不能少、一个领域不能少、一个人不能少,即要建成一个更高层次、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在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媒体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把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明确地定为党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立党、治国、执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赋予“全面小康”更为具体丰富的内涵,特别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新的奋斗目标。在中共中央的大力推进下,此后小康生活的“全面性”持续加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第一步,用十五年的时间,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更为具体地描绘了新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样态和面貌。
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理想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理想社会建设的新蓝图: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高质量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落到更为具体的领域,层次更加提高,内涵更加丰富。
结语
近代中国的苦难经历催生这样一种历史逻辑:时代呼唤以先进思想为指导的政治组织,通过先进的政治力量引领受到破坏的传统社会建立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并以此为基础致力于理想社会的构建。一种政治力量是否能提出具有吸引力的社会理想,并真正为之奋斗,成为其能否发展壮大及赢得普遍支持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既是这一逻辑的产物,又是这一逻辑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入、具体地描述将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形态,不断地绘制蓝图并为之努力奋斗,成为党在各个时期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凝聚人心的有效动员方式,成为推动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在为理想社会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实际,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调整阶段性目标,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不断将这些经验内化为党的基本理论。其中,“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出和构建,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革命奇迹”的重要因素;向社会主义过渡之所以能够通过“不流血的转变”实现,体现出大多数中国人甚至包括某些资本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向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与人民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出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中心且有具体指标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创造“发展奇迹”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充分昭示着人类实践活动的选择性、前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规律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即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中国自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以来,亿万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不断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雄伟的事业,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它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部分一部分地实现,在前进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而每个时期党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要紧紧围绕民众需要,准确认识并破解问题。只有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持续奋斗中,久久为功,才能日益接近党和人民期待的理想社会,使社会的理想形态从构想演变为现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精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精神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最高理想和阶段目标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与社会实践的调适性的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势必会更广泛地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再创新的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