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为载体推动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2021-11-15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组织部
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组织部
重庆市大渡口区以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利益联结、共建共享,努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案例背景
大渡口区属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地处重庆市西南部。随着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钢”)环保搬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升级,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拓展,园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等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重钢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公租房小区、商品房小区等交错并存,如何构建一个能把城市中各类组织的力量集聚集约起来,形成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最大化的载体平台,统筹系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大渡口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为此,大渡口区在坚持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融合建设、开放建设的理念下,提出以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实现党建平台区域化、组织功能最优化、组织联结利益化、联系服务群众精准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项目化,努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条块结合的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区、街镇、社区为单位组建“1+8+63”的区域党建共同体,建立1个区级党建共同体、8个街镇党建共同体、63个社区党建共同体。二是集合行业领域资源组建行业党建共同体,主要负责统筹解决本行业参与城市基层党建的主要问题和服务群众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完成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等重大任务。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在大渡口区领导带头联系走访重点企业的基础上,面向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募党员志愿者,成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行业党建共同体,定期走访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统筹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组建专业党建共同体,主要负责解决城市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完善党建共同体有效运行机制
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要高效运行,必须建立完善一套运行机制,注重推进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强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机制性联系。一是建立议事协商机制。共同体建设的重大事项由全体成员集体协商,成员之间的事务共同会商。规范共同体会议召开的时间、次数、原则等事项。二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涉及共同体的日常事项和重大问题,由发起党组织或成员提出,经发起党组织审定后提交共同体会议集体讨论,形成集体决议。共同体成员单位无论层级高低、隶属与否、规模大小,一律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三是建立执行监督机制。共同体议定事项,成员共同遵守执行,由共同体成员承担的事项,办结后在下一次共同体会议上通报,向相关方面反馈办理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公布。街镇、社区党建共同体无法协调解决的事项,可逐级提交上一级党建共同体联动解决。
(三)构建严密组织体系
加强党建共同体建设,必须首先健全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体系,增强基层组织力。一是在纵向方面,按照“街道建‘大工委’、社区建‘大党委’、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小组”的思路,建立8个街道“大工委”、63个社区“大党委”,由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发起成立党建共同体。同时,创新组织设置,成立328个网格党支部,设置468个楼栋党小组,构建起上下贯通、工作联动和配合严密的组织体系。注重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为“一张网”,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社区干部和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实现“多网合一”,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二是在横向方面,按照“建设共同体、签订共建协议、契约化运行”的思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辖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组织,组织8个街镇、63个社区与530个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组织等共同体成员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实行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强化组织横向联动。
(四)建强街道、做优社区
一是强化街道党工委“龙头”带动作用,使之成为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核心。赋予街道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等权力,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探索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双向联动制度,细化完善街道社区与区级部门单位、共同体成员单位双向压实责任、双向考核激励、双向评价干部、双向沟通协调“四个双向”制度,进一步强化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二是强化社区党组织“堡垒”聚合功能,使社区党组织成为社区群众的“主心骨”。大渡口区委组织部协调区财政局每年为每个社区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会同区民政局统筹困难党员帮扶、社区阵地建设、社工服务项目、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资金。同时,大渡口区委组织部还会同区民政局制定出台《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办法》,在员额管理、统一招考、职业资格认定准入、设置党务专职岗等方面走在前列,解决社区工作者身份、待遇、出路等问题。此外,还坚持每年从社区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格规范社会事务准入和挂牌,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四张清单”,为基层减负40%以上,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工作者岗位的吸引力。
(五)强化党员兜底共管
由社区党组织负责兜底管理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社区党员干部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进行全覆盖走访联系,做到定期排查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台账。联合党建共同体成员重钢公司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协同加强对4547名国企退休人员党员共管,针对性开展分类管理、党内关怀,邀请他们列席参加共同体会议、社区院坝会、民情恳谈会等,促使他们主动建言献策,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开展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活动,从而既给老党员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作用的平台,又丰富和延展了组织共建的载体抓手。
(六)做深做实联系服务基层
推行“一到二岗三单”报到服务制度,细化“民生服务团”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事项,每月15日确定为在职党员报到日,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通过社区党员设岗、党员认岗,实行群众“点单”、党员“接单”、党组织“办单”,定人、定时、定任务,使党员发挥作用,实行积分制管理,切实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党员干部走访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成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行业党建共同体,建立走访、收集、办理、反馈的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研发运用基层党建智慧云服务平台,健全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和走访联系服务群众、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问题收集、办理、反馈等功能,加强共同体运行管理。
(七)做实党建引领物业
指导大渡口区住建委党组及时成立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加强对全区物业行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物业行业的政治引领。全面推行物业业委会党组织、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三进入”,通过单建、联建、派建等方式在物业公司、业委会中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物业公司选派党建指导员加强联系指导。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党组织书记,物业公司、业委会党员负责人吸纳进党建共同体,兼任社区大党委成员。坚持业委会和物业企业涉及群众利益和关切的重大决策,提前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全面推行业委会筹备、选举、监督“三把关”,提前介入业委会成立或换届选举,做好人选酝酿、组织动员等工作,新成立和换届的业委会成员中党员达到60%。在物业服务企业入驻前,指导做好资质审查、实地考察等工作;指导做好业委会选举、程序把关、建章立制等工作;组建由相关共同体成员单位为主体的物业服务和业委会监督委员会,加强日常运转、制度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等方面的监督。全面推行党组织与物业、业委会三方的资源、工作、责任“三联动”,建立资源、服务、需求“三张清单”,增强资源整合和服务供给能力;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工作协同;把小区治理情况作为社区党组织年度考核、物业企业评先评优的依据,压实抓好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责任。通过创新党建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有效化解小区物业矛盾,加强小区治理。
三、工作成效
(一)实现党在城市社区的全面领导
建设党建共同体,进一步强化了街道党组织“龙头”带动作用和社区党组织“堡垒”聚合功能,突显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进一步加强了对共同体成员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由党组织唱“独角戏”向各方参与的“大合唱”转变。
(二)实现城市基层党建的互联互动
依托街道社区牵头组建党建共同体,通过党组织共建使城市各类组织、各类群体成为利益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街道社区党组织把辖区的社会单位、群团组织、群众组织联结到一起,在共同体的统筹协调下开展活动,形成共抓基层党建、共同联系服务群众、共抓社会治理的良好格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实现由松散向紧密转变。
(三)实现辖区单位的共驻共建共享
搭建联动平台和活动载体,通过签订共同体协议等形式,统筹推进开展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服务共推、治理共促等活动,推动共驻共建共享,有效将驻街道社区范围内的组织、人才、阵地等资源统抓统管起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由分散向集约转变。
(四)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街道社区党建共同体建立了议事协商、民主决策、执行监督、多方联动机制,确保共同体成员通过平等协商、自治管理,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定的事大家执行”,有效解决城市基层组织点多面广、人员思想复杂,管理职责不清、不到位等问题。社区各类组织议事有机制、干事有舞台、沟通有桥梁、互助有渠道,形成党组织领导下高效、扁平的城市社会治理格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由单向向多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