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究竟应评价什么?
2021-11-15本刊编辑部
“学术评价”之说并非自古有之。中国古代学者做学问重在自律,强调的是立德、立功、立言,因而往往“谨言慎行”。从中国的学术传统来看,学者的学术成就及其作品的学术水平,大多是后人对前人进行盖棺定论。孔子、孟子、二程、朱熹等人的学术地位多是后人赋予的。
中国学术界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评价”,是从西方引进社会科学之后才逐渐开始的。最初的学术评价主要还是评价学人的学术地位。例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对近现代中国学术具有重大贡献的学者,相互之间是特别欣赏的。梁启超自谦:自己著作等身却不如陈寅恪几句话。陈寅恪评价王国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傅斯年评陈寅恪的学问是“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陈寅恪评王国维是在王去世之后,而傅斯年评陈寅恪时陈还健在。据说刘文典曾这样质疑沈从文:“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至于沈从文,连4毛钱可都不该给他!”诸如此类,可能是近现代中国学术界最早的学术评价了。这些评价与荣誉和功利没有太大的关系,因而无论是赞誉还是质疑,都无伤大雅。
学术评价涉及荣誉和功利可能肇始于1948年的“院士”遴选。傅斯年“炮轰”刘文典的代表作《庄子补正》有“无穷错误”,认为其学术水准低下,使得刘文典与“院士”头衔无缘。这或许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学术评价与荣誉和功利牵扯在一起之滥觞。
那么,如果不涉及荣誉和功利,学术评价究竟应评价什么呢?我们认为,一是对学术发展史进行评价,即评价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也就是对学术研究进行纵向比较,从而避免重复性研究;二是对学术研究现状的评价,尤其是对学术研究进行横向比较,从而避免低水平研究;三是对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需求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学术研究进行“现实性”评价,从而避免学术研究空洞化。至于对具体学人和具体成果的评价,必须放置于上述三个维度中进行。如果离开这三个维度,只是孤立地来评价具体学人的学术水平和具体成果的学术质量,就难免会主观臆断,而这正是当下学术机构进行学术评价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学术研究应该成为学人的“志业”,而不仅仅是带着功利心为稻粱谋的“职业”;同样地,学术评价也应是承载学术理想的“志业”,切勿被工具化、功利化。